定了!上海書城10月28日全新開業,以書為城,展開一個垂直的書香之城

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經過近兩年升級改造,迎來重新開業倒計時,尤其是夜間亮燈后,透亮的建筑璀璨奪目,令市民分外期待。
全新亮相的上海書城 新華傳媒提供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新華傳媒了解到,上海書城將於10月28日本周六全新亮相,迎接市民讀者到訪,帶來全民閱讀新氣象、新文化生活和新文化消費體驗。
當總設計師俞挺看到上海書城,一句話進入他的腦海——“上海書城,是書的世界”。他以書為主題,“以書為城”的理念,重新打造全新的上海書城。煥新歸來的書城,建筑外立面被設計成一冊冊書組成一個巨大城市的形象。
全新上海書城進入開業倒計時 施晨露 攝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連日來市民在夜間目睹的“水晶宮”效果,是外立面一塊塊鋁板背后透出的光。鋁板狀似書脊,“封面”上有一個個孔,仔細看,可以發現陸家嘴“三件套”等市民熟悉的城市風景線。“與其說是‘水晶宮’,我們更願意想象它為上海這座城的萬家燈火。一個生活的城市被抽象成一個書的城市,展現的是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生機勃勃的生活和精神。當夜幕降臨,用穿孔鋁板做成的‘以書為城’的外立面閃閃發光,透出的是浦江兩岸的萬家燈火,是上海這座城市蒸蒸日上,充滿信心和自豪的光輝。”俞挺說。
外立面鋁板上的小孔有玄機 施晨露 攝
“以書為城”,書依然是上海書城的主角。全新開業的上海書城對書目進行重新盤點、歸類、精選,十余萬種、幾十萬冊書比之前隻增不減。二樓是“文淵一舸”區,陳列古今中外大量名人名著,按照作者國籍、著書時間等線索,全面有序地將書籍呈現給讀者,其中的“作家書房”直接把作家的書房搬進書城,在書城這個公共空間中劃分出一塊半私密性空間,能讓讀者在靜謐舒適的環境中收獲沉浸式閱讀體驗,也將會是新作最先與讀者見面的地方。三樓作為社科大本營,精選黨政類、歷史類、經管類、哲學類圖書。四樓為“童心啟航”區,選擇兼具教育和娛樂價值的兒童圖書,鼓勵孩子們熱愛閱讀,幫助他們培養閱讀習慣。五樓教輔書覆蓋學生各個學習階段。六樓以生活休閑與藝術類圖書為主。七樓囊括學術專業和藝術設計類型的書籍,為學生、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多層次、更專業的前沿成果。
市民讀者走進書城的第一眼,看到的會是一座紅色“書山”。讓書城裡的人看到外面的城,讓書城外的人看到裡面的書,新的上海書城將首層開放出來,成為公共文化廣場。站在紅色“書山”上,既可以俯瞰福州路,又能領悟“書山有路勤為徑”的箴言。這個廣場也是市民進入書城內部的路線起點。俞挺介紹,“它將福州路水平的步行路線,從室外引入室內,從水平轉為二樓至七樓的垂直,將整個書城的內部空間打造出一個垂直、微型的城市。”
與之前建筑結構最大的不同在於,新的上海書城從頂樓屋頂到地上二層形成貫通中庭,每一部分用玻璃地板進行分隔,光線可以從頂樓照耀“書山”,三個採光中庭則成為“垂直”城市內部的三個小型文化廣場。“上海書城的入口不僅是書店入口,更是全年齡人群體驗新文化生活的入口。”俞挺為紅色“書山”設計了殘疾人坡道和輪椅電梯,無障礙元素融入整個書城。
正如城市的特點是豐富,在書城裡同樣可以來一場小型citywalk。書架猶如綠樹,掩映著各式新的文化生活。今年7月,上海新華傳媒成立上海插畫藝術中心,與運維合作方上海宜錄文化共建“上海插畫藝術中心”品牌。上海插畫藝術中心落地書城7樓,將舉辦首展“儂好,上海”,展出三位挪威插畫師瑪麗·康斯塔·約翰森、比約恩·瑞尼·萊恩和克裡斯汀·羅斯基夫2019年參加Magikon出版社和中國上海國際兒童書展組織的為期17天的上海藝術家之旅期間創作的繪畫作品。
創立於2020年的貓頭鷹喜劇入駐6樓書城小劇場,與上海書城合作開展喜劇集市,推出全國首家在大型書店裡的喜劇主題演繹空間。未來,貓頭鷹喜劇不僅將在劇場內進行常態化的脫口秀演出,還會嘗試多元演出內容,讓戲劇與閱讀聯動,為市民帶來“一站式”文化體驗。
升級后的上海書城將實現從圖書賣場到文化空間再到生活美學磁場的提升,實現從傳統零售到新零售時代的跨越。書城將推出悅讀·書城“裡”快閃品牌,圍繞食、閱、玩、樂四種城市生活方式,設置不同區域和布局,舉辦作家簽售會與電影展、大型漫畫書展、攝影展、時裝展、江南文化音樂會、歌手表演、聲樂課堂、聯名文創售賣等活動,吸引市民游客走進書城,“悅讀上海,了解上海”。
首批快閃店位於書城一樓主入口,白玉蘭真絲推出“玉見書中蘭”,本土香氛香薰品牌節氣盒子推出小紅書晒大型玉蘭花打卡照送品牌香“時”香水小樣活動,悅游打造的《未定事件簿》主題快閃店將閃現書城二樓,二樓還引入金融服務機構民生銀行,為市民讀者提供生活配套服務,小林漫畫打造的迷宮書屋將在六樓與讀者見面,創立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將入駐書城四樓,還有萌織社、XT-JOY集合店、One Cup Dear Bear等店鋪。
全新亮相當天,上海書城將發布“新華悅讀”品牌,以書為媒,鏈接企業、政府單位和學校等,滿足不同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上線“上海書城APP”,為讀者提供線上線下雙重服務。上海書城APP不僅服務於上海書城福州路店,更覆蓋上海市內其他書城和新華書店,半日達服務能快速將圖書送達讀者手中。“讀點歷史,學點智慧”《葛劍雄寫史——中國歷史的二十個片斷》新書分享會、“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梁永安新書讀者見面會、“讓孩子愛上閱讀!成為知識學霸!”賽雷三分鐘全彩知識漫畫讀者見面會、吉雪萍《世間的因》新書簽售會等24場活動將於28日、29日兩天率先登場。同時,上海書城將通過APP發放百萬優惠券,為讀者提供優惠。
在“以書為城”的上海書城,可以找到休息、閱讀的地方,可以喝杯咖啡,吃個簡餐,買點筆墨顏料,聽個脫口秀,看展覽,參加讀書會,聽鋼琴演奏……這就是上海,這就是全新的上海書城。
全新的上海書城即將開業 施晨露 攝
鏈接:上海書城“前世今生”
1998年12月30日,作為當年上海市十大實事工程之一,上海書城與“第二屆上海書市”同時拉開帷幕,開啟了上海圖書零售業的“大書城”時代,也為福州路這條著名的書店聚集街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讀者進門要買門票,從福州路、廣東路、湖北路、福建路繞來繞去,連綿不斷幾千號人在排隊。”時任上海書城黨委書記趙建平回憶,連續五六天時間,買票入場的讀者絡繹不絕,讓上海書城開業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事件。從此,福州路上海書城成為上海的一個文化地標,“去書城”對很多上海市民來說,是一個無須道明地址的約定。
上海書城 資料圖片
作為國內最早出現的超大型實體書店之一,上海書城福州路店是上海出版人、讀者、市民的驕傲。2018年12月,書城開業20年之際曾統計一組數據:1999年至2018年前11個月,上海書城累計銷售總額超過30億元,銷售的圖書總冊數超過1.16億冊﹔書城還先后培養出一位上海市勞動模范和兩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勞動模范,是國內圖書發行行業首家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証的企業,編輯出版了行業內第一本規范大書城管理標准的《書城管理模式》,設計運行了國內首套具備智能添配功能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開辦了國內新華書店系統首家網上書店。
2021年10月,上海書城宣布將於當年12月12日后閉店重裝,這是開業23載來的第一次。此后,在重裝前的最后營業時間,市民讀者推著手推車,拖著行李箱,涌向書城購書。2021年12月12日21時40分,薩克斯手吹著閉店音樂《回家》走出店堂,最后一批讀者走出上海書城大門,福州路上開了23年的“書香之門”緩緩關閉,大廳裡的燈光一路熄滅,市民讀者與這座“書香殿堂”依依惜別,期待它的全新亮相。
上海書城如約相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