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實名能否遏制黃牛票?上海文旅局答復代表:重點演出實施“閉環式”管理

隨著演出市場的復蘇繁榮,明星演唱會接踵而來,卻在流通環節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這固然有演出場所空間有限、供大於求的原因,也有黃牛炒作票價的因素。比如近日歌手周杰倫上海巡演首場開唱,因實施強實名制,黃牛集體退票的新聞一度上微博熱搜。
市人大代表朱柯丁認為,實名制有助於打擊黃牛,規范票務市場秩序。最近,他提交的這份建議得到了承辦部門的最新答復。市文旅局表示,對重大演出活動將實施實名制售票、實名制進場、保留售票記錄等,最大程度限制黃牛票生存空間。
那麼,實名制或強實名,是否能真正遏制黃牛倒票行為?
消費者:可流通性給黃牛倒賣空間
線下演出回春,演藝市場趨於活躍。按照“十四五”規劃,上海演出場次到“十四五”期末將達到每年5萬場的目標。
而與演藝市場高增長相伴而生的是“一票難求”,演唱會井噴的另一面是黃牛的猖獗。“要看演出首先要搶票,但這些票真的被手速快的普通觀眾搶到了嗎?顯然沒有。”朱柯丁說。
不少消費者感嘆,為了看場愛豆的演唱會,費了好大的勁也搶不到票,隻能去買黃牛票,少則貼幾百塊,多則上萬,一張演出票通常可以溢價一倍到十倍不等。朱柯丁調研發現,黃牛往往大量集群結社,通過多種手段獨佔票源,形成壟斷、哄抬票價。
細數這一年的演唱會,五月天、周杰倫、伍佰、張學友、TFBOYS……門票秒售罄、黃牛高價賣是常事,比如周杰倫天津演唱會兩張連座票黃牛叫價15萬元,網友直呼“離譜”。
“就好像進入了一個怪圈,演唱會越繁榮,門票銷售越畸形。”朱柯丁調研發現,目前除了一些官方票務網站和渠道外,還存在許多演出票銷售的小公司、小平台,這些平台的售票方式、票務系統有著各種紛繁復雜的內部規則,以及並不透明的銷售路徑,這使得消費者無法分辨出平台銷售資質是否合規,這也就滋生出一系列的票務亂象。
門票的可流通性給了黃牛抬價倒賣的空間。朱柯丁認為,應該統一票務信息管理平台建設,讓每張演出票都有自己獨特的身份信息,再通過實名制購票的方式,讓“一人一票”成為行業規范。“政府通過對票務信息管理平台的統一管理,可以明確了解到票務的流通情況,對於非法倒賣演出票的行為進行精准打擊。”
國內首個演出票務領域行業標准《演出票務服務與技術規范》已於2021年8月起實施,這個標准統一全國演出票務的生成、打印、取票、印刷等具體要求﹔統一全國演出票務購票、檢票、退票等全流程的規范化服務。“這從根本上對全國演出票進行了有效監管,上海應該根據此規范,加快制定出適合本市情況的實施辦法,讓整頓票務亂象有法可依。”朱柯丁說。
承辦部門:重大演出實施實名制“閉環式”管理
線下演出回暖,黃牛症結該如何破?
記者了解到,市文旅局針對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大、容易造成票價炒作等負面影響的營業性演出,建立了重大演出活動監管機制,由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出入境管理局、市網信辦、各區文旅局組成。
該機制從事前約談、材料審批、現場監管、輿情跟蹤、票務監管、事后反饋全流程對重點演出活動實施“閉環式”管理。“其中包括規定比例面向公眾售票、實名制售票、實名制進場、保留售票記錄等要求,以最大程度限制黃牛票生存空間,給觀眾以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市文旅局表示。
除了建立閉環管理機制,事中事后監管亦被強調。市文旅局表示,加大對售票代理和互聯網售票平台的監管力度,將在滬的演出納入管理對象,加大對加價和倒賣的監管和處罰。
按照閉環管理機制安排,市文旅局在演出當天,將聯合市公安局、市文化執法總隊在現場監督秩序,驅散在現場非法收購、伺機倒賣演出票的黃牛。派專人持執勤証件在演唱會音控台實施監管,確保演出安全進行。演出結束后,要求場地方上報進場人數,和票務銷售記錄進行比對,確保不出現超額接納觀眾的現象。還要求主辦方事后提交總結報告,從演出組織、內容自審、票務銷售等各方面查找問題、總結經驗,切實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周杰倫上海巡回演唱會就是一例,首場演唱當天,“周杰倫上海演唱會強實名”話題就登上微博熱搜。開票前一天,三家票務平台發布公告,宣布本場演出為購票實名制入場,門票可退,但不得轉贈及轉售,演出開始前48小時停止退票。強實名制下,黃牛的“業務”難以展開,隻得紛紛退票。由於一票難求,一些黃牛謊稱可以帶人入場,以此非法牟利,警方加大了查處打擊力度,目前已有4名黃牛被行政拘留。
人大代表:售票公開透明,也要加強監管
那麼,“實名制”是否可以遏制黃牛倒票行為?
記者注意到,周杰倫上海巡回演唱會實施的是“強實名制”。“實名制”和“強實名制”,雖一字之差,卻有區別。“實名制”,隻需要在購票階段完成實名認証,等到演唱會進場時不必再次驗証身份信息。很多黃牛票就滋生於此,因為不影響二次銷售,黃牛們和普通消費者一起搶票囤票,演出前再高價把票賣掉。
而“強實名制”則要求入場時須掃本人身份証和面容才能夠入場,即購票者與觀演人必須一致,這類似於高鐵站檢票。這樣黃牛之前的那套操作就不管用了。
“這既讓黃牛無可乘之機,也保証了粉絲們的利益。”一些觀眾呼吁用“強實名制”的方式堵住黃牛的牟利空間。
但是“強實名制”並不能完全制止黃牛的行動。“黃牛”難以通過倒賣門票獲利,卻涌現了“代拍”的業務,即黃牛獲取個人的身份証件信息后為其進行搶票。
記者發現,代拍儼然成為一種熱門的服務,在淘寶上不乏以代拍為產品的店鋪,比如“周杰倫上海站演唱穩穩代拍鏈接”中有超過6萬人付款。在該鏈接中,代拍價格分為1600元、2200元、2700元三個檔次。1600元對應780元、980元和1280元的看台票﹔2200元對應1680元和2080元的內場票﹔2700元對應2380元的票。而這個價格僅僅是代拍的服務費,並不包括門票本身的費用。張學友幾個城市的巡回演唱會“代搶”鏈接有很多人付款買單,不少買家還點贊評論,“安排的位置很好,票是真的”。
“由此可見,‘強實名制’的確是高效打擊黃牛的一種方式,但並不能一勞永逸,演出門票還有待更加嚴格的監管。”朱柯丁認為,黃牛屢禁不止,與售票機制不透明有關,也與市場高需求分不開。
屢禁不止的黃牛症結如何解?據市文旅局透露,根據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頒布《演出票務系統服務及技術規范》標准,本市正著手建設一個連接本市主要劇場和票務網站的票務系統,實現監控售票、數據統計、動態管理的功能。統計的信息包括演出名稱、日期、場地、票價、票房等基本信息,能實現按日期、按場時按區域的統計功能,還能實時查看劇場出票情況,具備票務監控功能,包括座位、姓名、手機、性別、地址、買家身份証號等信息。
“希望此舉能夠為打擊黃牛提供數據支持。”朱柯丁認為,一方面售票方要完善售票機制,盡量做到公開透明,實行實名制購票﹔另一方面監管方要做好事前監管防范,引導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票﹔同時,觀眾也應自覺抵制“黃牛票”,主動舉報加價行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