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在楊浦,腰旗橄欖球正走向更大的世界

2023年10月17日15:28 |
小字號

杭州亞運會落下帷幕,但運動熱情不減。10月15日,2023年“興業銀行杯”上海城市業余聯賽橄欖球聯賽“韻動楊浦·秀出來”高校聯盟腰旗橄欖球公開賽在上海體育大學舉行。

圖片

腰旗橄欖球是近年來新興的都市潮流運動。在楊浦,這項運動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熟知並參與其中。本次高校聯盟腰旗橄欖球公開賽是上海城市業余聯賽橄欖球聯賽在楊浦的第一次落地。

比賽共吸引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等8支高校的球隊參賽。最終,經過激烈對抗,上海理工大學獲得冠軍,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電力大學分獲亞軍、季軍。

圖片

事實上,在腰旗橄欖球領域取得的優異答卷,是上海理工大學深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一個縮影。作為目前上海市唯一開設腰旗橄欖球課程的高校,上海理工大學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上海第一個標准的7人制腰旗橄欖球場,教學團隊還編寫和出版了第一本7人制腰旗橄欖球專業教材。

以興趣鑄專長

讓學生從運動中獲益終身

課上當老師講授動作要領,業余時間走上社會兼職當教練、裁判,畢業后以俱樂部或社群等形式帶動腰旗橄欖球運動的推廣與發展……在“學、訓、賽”融合模式下,上理工腰旗橄欖球學員們在“傳幫帶”中迅速成長,基本上入門一年后就可以指導新學員,許多畢業生還把對腰旗橄欖球的熱愛變成事業發展的“新出口”。

圖片

上理工版藝學院2015屆畢業生肖奇明在校期間作為隊長,見証了學校腰旗橄欖球隊2013年首次斬獲上海市冠軍的“高光時刻”,“那一年,我們隻有一個教練,還沒有標准化的訓練場地,但是隊員們每次都堅持訓練到天黑,在大家齊心協力不斷突破自我的努力下,我們最終拿到了市級冠軍。”自此以后,球隊連續十年斬獲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簡稱NFL)“大學碗”全國大學生腰旗橄欖球上海賽區冠軍並在2016、2019年全國總決賽中斬獲亞軍,以及在2016至2019年上海市大學生美式腰旗橄欖球錦標賽屢次奪冠。

圖片

畢業后,看到飛盤等運動在國內以社群的形式推廣開來,肖奇明便與同學一起創業,在上海組織腰旗橄欖球社群活動,隨著加入人數越來越多,其創立的Huddle社群模式迅速被復制推廣到了北京、成都、武漢、石家庄等多個城市。

“學生在課上、訓練中當教練、裁判,有效鍛煉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溝通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業余時間我們會推薦學生到橄欖球培訓機構等場所做兼職,部分優秀畢業生直接就職於相關俱樂部或社群,助力腰旗橄欖球這項新潮運動在上海市乃至全國范圍內推廣。”上理工體育教學部主任朱曉菱表示。

學生當講師

“翻轉課堂”激發體教新活力

實現“翻轉”的不僅是訓練場上教練和隊員的角色,還有線上體育課程中老師和學生的位置。為了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優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上理工體育教學部探索和打造了由學生自己主講並拍攝的線上視頻課程,輔以理論教材,在學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台“一網暢學”上供學生們隨時觀看學習,讓學生在書本與視頻的對照結合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學生站在老師的位置“邊講邊練”,老師負責補充重點內容和答疑解惑。上理工體育教師萬磊表示,這不僅讓學生鍛煉了語言表述能力、增強了自信,更提升了深度學習和展現自我的能力,實現了由“老師搭台、老師唱戲”的傳統教學模式向“老師搭台、學生唱戲”的轉變,是學校打造更具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索,為以體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圖片

“線上體育課程是輔助我們學習的一個良好渠道,通過課前預習基本掌握動作要領,這成為我們走上講台將自己所學分享給同學們的底氣,課上不懂的內容也可以回看視頻來補習,這是我們增強體能、提升技能的‘知識庫’和‘能量站’……”管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錢嘉煒說道。

在推進體育課程改革的同時,上理工體育教學團隊持續提升專業研究能力,形成以教學實踐為基礎,以科研為引領,繼而反哺教學的良性循環。以腰旗橄欖球為例,教學團隊編寫和出版的7人制腰旗橄欖球專業教材——《美式腰旗橄欖球》,使課程教學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和標准化,極大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也極大便利了該項運動的社會推廣。

圖片

競賽入課、以賽代課

培養社會體育骨干

“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競賽班提供的‘以賽代教’的模式,吸引了更多感興趣的同學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我就是在老師的介紹和推薦下,認識了足球裁判這個角色,通過課程考核后我去考取了足球裁判証書,在多類型足球比賽中做裁判執法。”上理工環建學院2021屆本科畢業生、女足競賽班學員吳迪說道。目前她正在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

競賽入課、以賽代課,是上理工塑造體育教學與實踐新模式、深入推進體育課程改革的創新探索。競賽班選拔專項運動技能較好、管理能力較強、體育專業知識豐富的同學組建隊伍,採用聯賽制,每位同學每周至少參加1次高強度比賽以及2到3次訓練﹔管理模式參照職業俱樂部,學生憑借特長擔任運動員、裁判員、賽事管理人員(如球隊經理)等角色。

圖片

當前競賽班模式已擴展至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軟式曲棍球、腰旗橄欖球、健身舞蹈、空手道、長跑、智力運動、健康減脂等12個項目,每學期1400余位學生參與選課、完成課內競賽場次近千場,一批批學生裁判、教練員還考取了相應的等級証書。

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張華表示,學校將持續強化優勢,促進體教融合,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增強體質,感悟到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團結奮斗的體育之美,並讓有志從事社會體育事業的學生成長為會鍛煉、會欣賞、能評價的社會體育骨干,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