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行走古鎮 尋訪上海“朱家角”裡的那些歷史建筑

2023年09月28日17:46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行走古鎮,尋訪“朱家角”裡的歷史建筑

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介紹,朱家角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已形成集市,至明代萬歷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這裡目前是上海保存較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九條老街依水傍河,36座古橋橫跨水上,書香水韻,古風猶存,是上海市民最愛游玩的上海32片郊區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裡面有著豐富的建筑遺產資源值得大家尋訪探索。仲宅、席宅……今天一起來探尋這一幢幢古宅民居↓

朱家角位於青浦中南部,緊靠澱山湖風景區,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滬郊好萊塢”之譽。1991年,朱家角被列為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07年,被評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6年,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仲宅

仲宅位於朱家角鎮勝利街239弄7號,是一幢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的老宅,被上海市政府公布為優秀歷史建筑。坐西朝東,臨東市河。佔地約600平方米,頭埭八個門面,部分樓房,部分平房。進頭埭,入天井,天井用矩形花崗石鋪成,石庫門儀門上方飾清水方磚。

仲宅廳內雕花承重梁和梁托、雕花檐口閣梁、雕花斜溝底出檐梁及燈廊均工藝精細,圖案清晰,是木雕中的上品,極為珍貴。

席宅

席宅坐落於朱家角鎮東湖街席家弄內,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是上海地區為數不多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宅第建筑。該處是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宅院深嚴,氣勢恢宏,富麗堂皇。宅第坐南朝北,正門前臨瑚瑎港,向后延伸至祥凝浜,前后共五井廳堂,現僅存前廳及前后兩個天井。正牆門前設有三級台階,沿河有石駁、河駁和水牆門。前廳建筑高大寬敞,為硬山頂,九架梁,面闊三間,寬10.6米,進深10.5米。頭井寬10.6米,進深6.7米。雕刻於其建筑的磚雕、石雕保存完好,最有價值。

楊氏民宅

(井亭)

井亭位於朱家角鎮西井街56號,井亭民宿改造前是楊氏古宅,始建於清代(十九世紀末),有100多年歷史,因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被上海市政府公布為優秀歷史建筑。

這座佔地760多平方米的古宅是一座典型的三進式中式庭院建筑,一重庭院一道風景。青瓦硬山頂,院落三水歸堂,南側圍牆高聳,上有傳統鏤空雕飾,是難得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庭院式古宅。老宅經過修復,對所有空間進行了優化劃分,讓老宅既保留風韻又富有現代功能。

蔡其忠、蔡其恕宅

蔡其忠宅坐落於朱家角鎮東井街109號,建於民國初年,屬於傳統的三合院式民居,具有明清遺風,是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一幢傳統建筑。該處是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宅院坐北朝南,高大深邃,佔地面積達78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12平方米。為石庫門,二進宅院,深43.3米,寬18米,並建有后花園。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一進正廳七架梁,二進正屋九架梁,左右廂房五架梁。前有儀門,周邊有牆門﹔儀門上有磚雕,方形柱,廊柱間有雕欄,正廳及四周走廊上皆彎檐,梁木、窗戶上均有精細雕刻,室內鋪方磚,天井鋪大方石,樓上木地板,屋室間用木板隔離,后廳二旁設老式木樓梯。

大清郵局

大清郵局位於朱家角鎮西湖街35號(近漕平路),始建於1903年,是清朝光緒年間上海地區十三家通郵站之一,也是目前華東地區唯一留存的清朝郵局遺址。該處是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

大清郵局是朱家角古鎮的名片之一,整修后的郵局保持了原有的正規格局,佔地約10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再現了古鎮郵驛的百年滄桑,展現了中華郵政的悠久歷史。遇重大節慶,還會舉辦代寫書信等臨時性民俗展示活動,游客還可穿上大清郵差的服裝,體驗一下當大清郵差的感覺。

朱家角的一幢幢古宅民居,

是古鎮歷史的記錄者,

訴說著舊時風華,

也寄托著人們懷舊尋根的情懷。

打卡青浦朱家角歷史文化風貌區,

品讀歷史古宅建筑的獨特魅力。

資料: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