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他說:“能救一個是一個”

2023年09月28日15:46 |
小字號

“能救一個是一個”,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主角程勇說過的一句話,是致敬生命的呼聲,是平凡善意的結晶,也是在當年18歲的小張心裡種下的一顆種子。

如今,這顆拯救生命的種子終於開花結果——日前,小張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一名血液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小張成為了上海市第596例,虹口區第1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圖片

需要請假的新警?

在虹口公安分局江灣派出所的教導員召集新警們開始的第一節座談課上,一位年輕的新警有點不好意思地找到教導員,提出要請假。他就是今年七月大學剛畢業入職虹口公安分局江灣派出所的小張。

“自己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一開始有點擔心耽誤工作。小張撓撓頭,“但大家對我的支持,讓我徹底沒了后顧之憂!”

“小張剛來不久,第一次聽說他要去捐獻造血干細胞,難免有些驚訝。但更多的還是支持和鼓勵!” 虹口公安分局江灣派出所教導員杭培榮笑著告訴記者,“他是我們整個江灣派出所青年民警學習的榜樣!”

圖片

兩次毫不猶豫的“我願意”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接到電話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小張依舊難掩激動。

2019年登記入庫以來,小張接到了兩通配型成功的電話。“第一次是幾年前,當時心情就很激動!不過當年同意后沒有再收到捐獻消息了,可能是配型度更高的人已經成功捐獻了。”

概率極低的“髓緣”再次找到了小張,今年6月,小張第二次毫不猶豫地說出了“我願意”,他還細致地詢問了自己的排名,“這次我排第一!”小張眼睛裡閃著光。

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運動和針管內血液的流動,生命的火種正在傳遞……

圖片

隻要有可能,就有必要

家人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小張的力量來源。雖然擔憂孩子的健康,但在小張的解釋和講解下,家人還是給予了無條件的支持。

小張的父親告訴記者,小張對捐獻造血干細胞很了解, “他能詳細地和我們講解每一步流程,打消我們的疑慮,而且這是救人的善事,我們相信他!支持他!”

圖片

“我在高中的時候有聽過相關的講座,比較了解整個過程。” 小張自信地說,“我了解到,接受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患者,治愈率能達到80%。其實即便幾率不大,但隻要有這種可能性,我覺得就有加入的必要!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在小張心裡,生命的寶貴無法用數據和幾率來衡量,“能救一個是一個”,就是他秉持的信念。

“《我不是藥神》裡面的主角程勇,我蠻佩服他的。雖然是電影會有藝術加工,但他當時有一句話是‘能救一個是一個’,這句話說到了我心裡。我就是抱著這種心情!”

圖片

談及未來的打算,23歲的新警小張想要努力成為業務骨干,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多保重身體,多體驗生活的樂趣,希望未來也能多投入公益事業,熱誠回報社會和祖國。”這是小張留給受捐者的話,也是他身體力行的詮釋。

圖片

當天,市、區紅十字會的相關負責人前來慰問,並向小張頒發了帶有唯一編碼的榮譽証書、榮譽獎牌和感謝信。

圖片

近年來,虹口區紅十字會致力於造血干細胞入庫志願者的招募,目前已有3000余名愛心青年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其中2023年截至目前新增341人。

圖片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