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月餅銷售旺季將至,稅惠加碼服務升級傳承“老味道”

手工揉面、捏團包餡、脫模蓋章……近日,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上海亭林東林食品有限公司門市店門前聞香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作為金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亭林月餅傳承到現在已經第5代了。幾十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為的就是最大限度保留月餅的‘老味道’。”公司質量負責人盛凌錕說。
亭林月餅歷經百年而彌新,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扶持讓鄉間“老味道”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曹曉玲告訴記者,作為小規模納稅人,這兩年,東林食品享受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適用3%征收率減按1%征收增值稅等政策,共計減免稅款20萬余元。
“別看減免的稅款數額不大,但對於我們這樣生產旺季隻有三兩月的小企業來說,這些‘真金白銀’就是我們用好料、用足料,堅持手作的底氣。”曹曉玲表示,有了充足的資金,東林食品不僅在工藝傳承上突破創新,更是將神話IP、卡通形象與金山農民畫等地方特色相結合,在產品包裝和營銷上掀起了國潮風。
近些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上海老字號月餅作坊的發展也遭遇瓶頸。為了讓中小企業第一時間接收到稅費優惠政策,上海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細分推送對象,主動甄別食品行業,建立標簽體系,通過“政策找人”精准“投遞”稅收政策,確保企業生產、銷售各環節都能足享稅惠紅包。
而今年,隨著月餅銷路的擴大,企業的開票量也“水漲船高”。面對逐步升級的銷售模式和行業性周期性增長,上海稅務部門深入企業問需送計,提前進行需求預測,針對這類企業淡旺季發票用量,雇佣員工流動性大等“潮汐”特點,以“打包”方式將發票增量、社保費繳納、個稅扣除等惠企政策精准“配送”上門,助企備戰銷售旺季。
上海功德林素食工業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施姜華表示:“我們從不需要擔心開票問題,每逢這個時節,稅務部門都會提前詢問我們的發票需求以及產銷情況。”通過經典淨素月餅結合當下年輕人喜愛分享生活的消費習慣,今年功德林月餅以抖音電商、小紅書等形式建立新的溝通方式,訂單比去年上漲1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