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加強行業監管、深化放管服 滬公安助力經濟發展

2023年09月25日16:13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最新】加強行業服務監管、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海公安推出六方面30項舉措,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公安局介紹,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出保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行業服務監管、服務保障重大戰略等六方面30項舉措。詳見↓

一、保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一)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秩序和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緊盯我市優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及科創企業,嚴查嚴處走私、侵犯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損害商譽、職務侵佔、網絡黑客攻擊等影響市場健康發展和企業正常經營的突出犯罪,保障市場經濟秩序。

(二)全面強化涉企風險預警防范。護航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及時動態捕捉預警經濟金融領域“風險因子”,加強涉企風險預警處置,嚴防發生系統性、區域性經濟風險。深化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對企業、商務樓宇等周邊巡邏防控,妥處涉企類警情。加強對企業財務等特定人員的反詐宣傳,發送預警宣傳短信、開展上門走訪、推廣安裝反詐APP,保護企業“錢袋子”。

(三)規范涉企案件辦理程序。貫徹執行新修訂的經濟犯罪案件立案追訴標准,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配合市司法局推進“解紛一件事”,用多元方法化解經濟矛盾糾紛,杜絕使用刑事、行政手段違規插手干預經濟糾紛。

(四)規范涉企執法行為。健全完善公安行政處罰裁量基准體系。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指導,依法審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規范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杜絕“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凍結問題。設立全市統一的資金凍結24小時值守答復熱線,受理資金查凍方面咨詢、投訴、舉報。

(五)加強涉企執法協作。加強食品、藥品、環境等民生領域行刑銜接、跨區域合作和警企協作,深挖徹查損害民生犯罪黑灰產業鏈,全力翦除有礙市場消費恢復和提振的消極因素。聚焦經濟金融領域和跨境賭博、電信網絡詐騙等突出犯罪,加強國際執法合作,積極開展打擊跨國犯罪和境外追逃追贓工作。

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六)優化行政許可辦理。深化浴場、賓館“一業一証”改革,完善行業綜合許可制度,降低行業准入成本。壓縮行政許可審批時限,將核發《爆破作業審批》的承諾辦結時限調整為6個工作日,將核發《保安員証》的承諾辦結時限調整為當場辦結。

(七)完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制定公章刻制業、保安培訓單位備案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全面實施行政許可事項和備案事項清單管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創新創業活力。

(八)深化告知承諾制度改革。推動核發《上海市公共安全防范工程設計施工單位核准書》、互聯網上網營業場所信息網絡安全審核等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進一步簡化証明材料和辦理環節。對已實施告知承諾制的核發特種行業許可証(旅館業、公章刻制業)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九)便利就近辦理交管牌証。持續推進小型汽車變更登記和駕駛証初領、增駕理論考試等業務下放至各分局交警支隊。優化摩托車科目一考試內容,改進摩托車考試組織方式,實現科目二、科目三道路駕駛技能合並考試,並著力為群眾提供就近便捷交管服務。

(十)提升部門聯動審批效能。配合市文化旅游局推動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演出類)並聯審批,促進演出類市場繁榮發展。配合市交通委推動大件運輸許可“一件事”改革,推動公路超限運輸許可、機動車運載超限不可解體物品許可並聯審批。配合市交通委推進一般項目挖掘道路施工“一件事”,探索擴大“道路工程建設交通安全許可”事項適用范圍。

加強行業服務監管

(十一)加強新興業態服務管理。聚焦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經濟,網約房、民宿、電競酒店、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等新業態,堅持規范監管與促進發展並重,及時研判風險隱患,強化區域聯動、警種聯勤執法,加強法律和政策研究,推動健康有序發展。搭建與互聯網企業的警企直連平台,依托上海網警工作站,及時獲取並處置違法有害信息,推動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加強無人機管理,依托“一網通辦”平台實現實名登記、飛行報告等事項線上辦理。

(十二)推進新型綜合監管體系建設。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體系。將旅館業、公章刻制業、廢舊金屬收購業、保安從業單位和保安培訓單位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范圍,進一步健全完善槍支彈藥、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監管制度機制,探索推進保安服務行業跨部門綜合監管,提升監管效能。歸集經營主體違法行為信用信息,配合市司法局完成企業專用信用報告代替有無違法記錄証明工作。配合市高院優化企業破產辦理和判決執行機制,提升辦理破產和執行便利度。

(十三)推動交通管理精細化。加強路口交通組織管理,優化交通信號配時,在交通流潮汐特點明顯的道路設置潮汐車道,探索設置多乘員車道。在學校、醫院門口因地制宜設置限時停車位,支持鼓勵住宅小區和企業機構停車位錯時共享。扎實推進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監測路網交通運行態勢,強化區域間協同配合,建立健全疏導分流保障機制,及時處置道路交通事故等突發情況。

(十四)優化貨運車輛通行政策。優先保障菜籃子、搬場等重點民生物資運輸車輛在禁貨區域通行需求。落實外地來滬貨車電子通行碼1個工作日內審批的便利舉措。平衡道路通行和民生需求,在遵循“夜間為主”“非黃線道路”“避高峰”等原則基礎上,著力解決貨車停車卸貨難題。

(十五)完善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建立危化品運輸部門協同聯動監管機制,健全危險貨物等重點運輸企業交通安全評價制度,多部門聯合約談高風險等級的重點運輸企業,推動加強全過程閉環安全監管。全面排查消除重點車輛、重點企業、重點路段安全隱患,集中整治重點交通違法行為。

(十六)促進汽車消費市場發展。試點實施國產小客車新車上牌前生產企業提前查驗、車輛管理所免予查驗制度。支持新能源充電樁及配套停車位建設管理,優化新能源汽車銷售門店試駕活動監督檢查制度。持續落實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和二手車出口登記便民利企手續,支持符合條件的二手車出口交易服務平台申請開通車輛轉移待出口登記業務。

四、服務保障重大戰略

(十七)提升涉外服務效能。豐富“一網通辦”涉外服務專窗內容,實現外籍人士出入境高頻事項中英文在線預約功能,開通口岸簽証網上預受理,實現“零次跑”在線服務。推動將“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服務范圍由A類外籍人才擴展至B類外籍人才。加強移民融入服務站和涉外社工隊伍建設,提供便利化涉外服務。

(十八)助力涉外商貿往來。對以洽談商務、簽訂合同等為由的臨時緊急來滬外籍人員,提供“24小時”辦証便利﹔對因商貿業務需要多次往返的外籍人員,在其入境后提供換發3年內多次入境有效商貿簽証的便利。外國人申請辦理居留許可在按規定核驗本人有效護照后,可不留存護照原件,方便外國人在此期間持護照辦理有關事項。優化“一帶一路”企業專窗服務和“走出去”企業出入境便捷辦証機制,為相關企業人員提供出入境便利。深化落實新修訂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支持政策,強化對總部企業在出入境便利等方面的服務舉措,推動總部企業在滬集聚業務、拓展功能、提升能級。

(十九)落實涉外便民六項措施。為境外中國企業人員辦理身份証、駕駛証等業務提供便利,推出委托換領駕駛証、延期換領駕駛証、持境外駕駛証延期換領中國駕駛証,委托代辦居民身份証、回國就近換領居民身份証,便利查詢出入境業務和管理政策等6項便利措施。

(二十)助力浦東新區引領發展。在“支持浦東新區出台智能網聯汽車立法配套管理細則”“核發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等方面繼續做好支撐配合工作,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和示范應用,在金橋功能區、臨港新片區開展無人駕駛試點。下放“預計參加人數5000人以上展覽展銷類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權限至浦東分局。

(二十一)優化人才戶籍服務。結合本市實際,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落戶辦理,推動單位集體戶設立,規范社區公共戶管理,為來滬人才提供落戶便利服務。優化人才落戶相關配套政策,為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偶及子女來滬落戶提供便利。積極推動戶口遷移和開具戶籍類証明全國通辦,為人才落戶及開具戶籍類証明提供服務保障。

五、深化區域協作發展

(二十二)深化長三角警務協作機制。建立滬蘇浙皖四地公安機關利企惠企工作協調機制,開展涉企服務聯動。引導鼓勵省際毗鄰地區加強涉企服務,開展治安管理、政務服務、巡邏防控等聯勤聯動。

(二十三)加強長三角涉企案件聯合打擊。對長三角區域涉企的電信詐騙、傳統侵財、嚴重暴力、危害網絡安全等犯罪以及違反長江大保護戰略的行為,開展聯合執法打擊,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屬地公安機關和涉案地公安機關溝通協調,針對多地凍結的涉詐資金協同發力,盡快確定資金歸屬並盡早返還受害企業。

(二十四)規范長三角交通執法行為。在長三角區域內,對未隨車攜帶行駛証等輕微違法行為的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予處罰。

(二十五)深化長三角“跨省通辦”。深化涉企証明材料“免提交”,建立長三角口岸簽証代轉工作機制,為長三角區域企業的來華外國人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口岸辦理口岸簽証提供便利。推動戶籍、身份証、無犯罪記錄証明、赴港澳台相關簽注、邊境通行証等更多業務“跨省通辦”。進一步推動易制毒化學品行業信息數據共享,推進長三角區域企業易制毒化學品購買、運輸許可(備案)証明“全程網辦”。依托長三角區域互聯網企業信息,指導、服務企業及時完成網站備案,全力維護區域網絡安全。

六、提升便民利企服務效能

(二十六)提升“智慧好辦”服務水平。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OCR識別、區塊鏈等技術,拓展“智慧好辦”涉企服務范圍,探索戶口事項“全市通辦”,推動居住証“網上簽注”,深化“統一照片庫”應用,創新推出“智能隨申拍”應用,優化在線為企幫辦服務,實現企業訴求快速響應。

(二十七)深化公安“一件事”改革。會同市司法局推進公安機關保障律師執業“一件事”,整合拓展律師執業資格核驗、律師(攜助理)監所會見預約、律師提交意見材料、律師查詢案件進展、律師查詢戶籍及居住信息等律師執業常見業務,實現“一次登錄、一口辦理”。持續優化居住証辦理“一件事”,推動居住証簽注、居住証信息變更等事項接入“一件事”專欄,進一步方便群眾辦理。

(二十八)提升線上服務效能。推動“企業在線開具本單位在職人員或擬招錄人員犯罪記錄証明服務”等更多高頻事項接入“一網通辦”平台,實現“全程網辦”。依托公安部“平安出海”微信小程序,實現出海船舶和出海人員信息備案全程線上辦理。

(二十九)改進線下窗口服務。推行戶政、治安、交管、出入境事項“一窗受理、綜合服務”,逐步實現群眾“一個窗口辦成大小事”。嚴格落實市政府“兩個免於提交”政策,實現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高效。聚焦群眾辦事堵點、難點、痛點,大力推進“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設,為群眾提供查漏補缺、答疑解惑、疏解情緒等兜底服務。

(三十)支撐“隨申辦企業雲”建設。推動“實有單位信息自主填報”“道路工程建設交通安全許可”等涉企類事項接入“隨申辦企業雲”APP,為企業用戶提供更便捷、精准、智能的移動端辦事體驗。

資料:市公安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