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9月24日開幕 亮點一覽

2023年09月22日20:33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將於9月24日開幕,亮點搶“鮮”看!

市規劃資源局介紹,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第五屆)將於9月24日開幕,9月25日對公眾開放,持續至11月20日。屆時,全市范圍內“1+6+13”共20個展區將共同演繹“共棲”這一主題,展示上海先進的生態發展理念和技術方法,推動生態網絡建設,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主題演繹展區位於徐匯西岸南段,龍耀路至澱浦河5公裡濱江地區。一起來看↓

主題演繹展區中,原上海水泥廠預均化庫經過二次改造,將以“穹頂藝術中心”煥新登場,用作空間藝術季開幕式場館﹔澱浦河北岸的原白貓洗滌劑廠庫房將改造為本屆的“白貓主展館”﹔沿江張家塘港站尚未啟用的配套設施S2水岸匯將作為空間藝術季“十年回顧展和公共教育場館”

主題闡釋

“共棲”(METro-BIOSIS)

共棲是一種關系,關注人與人、與環境要素、與動物植物的相處。

共棲是一種觀念,關注跨文化背景、專業領域、觀察視角的認知。

共棲是一種關照,關注被潛藏著的、更細微的、正在發生的行動。

主題“共棲”,意在表達“生態”“環境”等耳熟能詳的概念從誕生、發展到現今,豐富的整體觀和多元性,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觀為基礎,探討自然與生命如何共棲的思考和想象。“共棲”的英文名稱METro-BIOSIS將生物界表達有機“共棲”、物種“共生”關系的Metabiosis一詞進行了改寫,表達了展覽立足於都市(Metropolis)的觀察思考。

策展理念

在主題之下,展覽將通過多領域、多學科、多視角的展陳,廣泛呈現研究者們的深入探索和科普,藝術家們的敏銳感知和想象,設計師們的積極觀察和創作等內容。展覽試圖構建一種反復切換不同視角的閱讀視窗,反復切換不同領域的對話頻道,在“生態性”“生態觀”“生態感”的策展邏輯下,繪制一種更加包容的公共文化表達與公共藝術圖景。

徐匯西岸濱江

生態、活力、友好、藝術綜合提升

2015年,首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徐匯濱江順利召開,不僅推動了濱江地區的發展和工業遺存的有效利用,也在西岸埋下了藝術的種子,使其逐漸成為上海的藝術中心之一。時至今日,第五屆空間藝術季再次回到徐匯濱江,將展覽活動融入公共空間提升的大背景之下,廣泛整合建筑、景觀、公共藝術、雕塑、裝置、城市家具等多個藝術領域,以龍耀路至澱浦河5公裡的濱江空間為載體,落成了空間、環境和藝術等30余個作品,積極推動西岸的空間品質、文化特質、服務完善。

空間類作品不僅是眾多建筑師的精巧作品,更為濱江人性化的體驗提供多元服務,有嵌入體量靈活、功能豐富的多種形態的“六藝亭”,也有基於既有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環境類作品著眼在一系列臨時綠地的實驗性改造,探索可持續、可參與、可共建的營造途徑,同時,聯合策展團隊大自然保護協會組織策劃了生態主題影展、生境花園等展項。藝術類作品由十余組國內外藝術家和建筑師創作的裝置、雕塑組成,旨在用藝術積極回應主題,激發公共空間的活力,引發公眾的互動和思考。

高目建筑-《河圖洛書亭》

或然景觀與蘇州市園林博物館-《復園Parallel Gardens》

建筑師劉陽-《進山的孩子(Play with nature)》

眾建筑與法拉利織物集團-《卷疊兒/疊兒卷》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生命之態”影像展

克萊達特&佩蒂皮耶-《沐浴者》

徐戈-《風之屋》

白貓主展館

多領域、多學科、多視角呈現

濱江岸線南側澱浦河邊原白貓洗滌劑廠庫房(港口渡口站以南100米)被改造作為“白貓主展館”。建筑改造方案保留了廠房的主體結構和大部分外立面原貌,並對內部空間進行翻新以滿足展覽的需求。外部空間的設計從場地要素出發,將由樓梯和坡道組成的漫游體系植入建筑的外立面和場地植被間的空隙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植物,同時確保外部動線可以順暢地到達各層展區,並滿足觀眾停留觀景的需求。

白貓主展館

白貓主展館內的作品在“共棲”主題之下,分為四個板塊依次展開:從“與誰同棲”的關注,到“置身事內”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許。

“與誰同棲”,一個自言自語的發問,關注到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要素、動物植物,甚至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潛在影響。

“置身事內”,一種反躬自省的態度,以跨媒介的展覽內容,發人深省地討論自然、環境、人、城市等概念背后隱藏的千絲萬縷的想象。

“都市之策”,一種宏觀敘事的策略,通過三條線索組織,呈現關於“都市與環境”的未來規劃和歷史對話,激發大眾對於都市的認知和行動。

“自然答案”,一種轉向日常的探索,見微知著地展示生物多樣性設計、公共空間使用設計以及生態遠見設計的多維探索,展開更廣泛的“共棲”對話。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風土水靈·生境空間》

曹明浩+陳建軍-《居住學校》

同濟大學 + 卷宗-《流域:都市與環境》

邱岸雄-《新山海經I》

楊泳梁 - 《極夜霓虹》

十年回顧

每一季都是一個新的開端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以“文化興市,藝術建城”為理念,打造具有“國際性、公眾性、實踐性”的城市空間藝術品牌活動,繼承發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通過空間藝術布展與城市有機更新實踐的相互推動,賦予城市空間更多的內涵和價值。

自2014年起籌備立項、2015年舉辦第一屆以來,每屆都以不同主題、不同城市空間為基礎,宣傳展示了上海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並產生深遠影響。第一屆的主展區徐匯西岸飛機庫成為西岸文化長廊的藝術中心,第二屆主展區的浦東民生碼頭8萬噸糧倉在閉幕后已舉辦多場先鋒、時尚活動,第三屆將楊浦濱江5.5公裡岸線從工業鏽帶變為生活秀帶,第四屆更是推動了全國52個城市共同簽署《“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上海倡議》。

2023年,第五屆空間藝術季將總結過往十年,在徐匯濱江S2水岸匯(張家塘港站)展出特展:《每一季都是一個新的開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十年展》

《每一季都是一個新的開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十年展》

期待第五屆空間藝術季,為大家帶來上海生態之城新體驗,共棲之地新生活。期待您的到來!

Tango- 《白貓留聲機》

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第五屆)

展覽信息

活動主題:共棲(METro-BIOSIS)

總召集人: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主題演繹展區:徐匯西岸龍耀路至澱浦河濱江地區

白貓主展館地址:三港線港口渡口(龍騰大道/進木港)以南100米

開放時間:2023/9/25 - 2023/11/20

周二至周日 10:00 - 17:00 對公眾免費開放,周一閉館(9月25日、10月2日照常開館)

9月22日,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黃浦展區將在外灘源拉開序幕,精彩紛呈的展覽和活動將持續到11月底。黃浦展區整體策劃致力於聯動“一街一路”工作,充分利用“一江一河”生態資源,展示黃浦低碳社區、環境改造工程、口袋花園、綠色空間、生態水岸等優秀成果,串聯場景演繹、室內外展陳、市民共創活動,合力呈現綠色、低碳、韌性的黃浦街區與江河實景。以呼吁市民關注可持續生活方式,實踐零碳探索,建設“無廢城市”,體驗可持續材料藝術共創,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綠色環保價值,讓每個人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共同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韌性生態之城。

資料:市規劃資源局、黃浦區新聞辦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