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微改造后,長寧這個小區推門可見綠、河岸可漫步!

2023年09月22日15:15 |
小字號

推門見綠、漫步河岸,對於程家橋街道春花苑二期的居民來說是家門口的“小確幸”。85米長的沿河地塊,破牆改造后成為一道“透光、透風、透綠”的亮麗風景線。

位於哈密路青溪路交會處的春花苑二期建造於2000年,小區並不大,僅有2棟樓共88戶居民。

走到小區底部,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對岸上海動物園的風景一覽無遺,滿眼綠色“扑面而來”,一派碧水清溪的自然畫卷徐徐展開。“前不久,圍牆被拆掉了,安裝了防護欄杆,微風拂面的晚上,有了路燈的點綴,水岸更美了。”小區居民王阿姨開心地說。

小區裡靠河道的地方原本是一面約2米高的圍牆,因年久失修,牆面破損開裂嚴重又污跡斑駁起皮脫落,存在安全隱患不說,對岸上海動物園的風景看不到、風也吹不進來,著實是一面“堵心牆”。

近年來,不少居民們找到業委會表達願望,希望把圍牆拆除,能夠“破牆透綠”。奈何小區並沒有維修基金,實在拿不出錢進行改造,事情隻能一拖再拖。

轉眼到了2021年,小區迎來了精品小區改造的機會,拆掉“堵心牆”的呼聲越來越高。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靠河道的圍牆到底能不能拆?怎麼拆?拆了以后怎麼改?一個個問題迎面而來。幾經商量,小區決定由居民區黨總支牽頭,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參與,拉起一支能打硬仗的居民自治團隊,啃下這個微改造的“硬骨頭”。

說干就干。一個個征詢會開起來,才發現“破牆透綠”改造工程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由於小區靠河近,防汛安全自然要放在首位。尤其到了汛期,牆面到底保留多高才符合防汛要求,需要經歷一整個汛期的觀察才會知道。

可時間不等人,需要辦理的審批手續不能停。去年夏季,春花苑二期業委會主任吳明華就異常忙碌,一邊要滿足相關行業管理要求,不斷推進審批流程﹔一邊要跟進具體事項,與河道技術人員、施工隊多次到現場勘察,實地研究改建的可行性方案並一遍遍修改。

期間,在程家橋街道的協調下,王滿泗橋居民區黨總支、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公司、施工方等先后召開了6次專題協調會。經過持續測量和多輪優化,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最終明確了兩項基礎性要求,拆除圍牆時地面上要保留40厘米高的防汛牆,建圍欄時要安裝高度不得低於1.1米的保護性欄杆,確保安全底線不容突破。

不僅如此,設計方案也多次修改,在對原有圍牆進行專業標高測算的基礎上,明確了圍欄、基座、樣式和數量,設計過程中,開創性地設置了擋土牆,減少了水流對路基的沖刷和侵蝕,確保路基穩定。同時,沿河地塊還預設了防汛通道,防止河水漫溢,以便在雨水引流等情況發生時發揮重要作用。

“審批手續順利完成后就開工了,僅用30天,一個漂亮的沿河步道呈現在居民面前。”吳明華說,方案全過程民主、施工全過程公開,在結合全體居民征詢意見基礎上由專業設計團隊設計的“破牆透綠”微改造方案得到一致通過,因此整個施工過程有序推進。

岸綠、景美的河道新面貌讓居民喜笑顏開,漫步岸邊,如今這裡儼然成為“水岸適合漫步,堤岸值得閱讀”的高品質公共休閑空間。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