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中藥版”酸梅湯上熱搜 1.34元一帖訂單量暴增

2023年09月15日14:25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中藥版”酸梅湯上熱搜,1.34元一帖訂單量暴增

酸梅湯藥食兩用 但不適合所有人

“醫食同源,藥食同根”,許多大眾熟悉的食材皆可入藥。將中醫藥和飲食烹調結合起來,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時,還能強身健體。近日,浙江省中醫院的酸梅湯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因下單量暴增,1.34元一帖的酸梅湯在院內外共賣出6萬余帖,讓酸梅湯成為當季“爆品”。

酸梅湯是夏季餐桌上的常見飲品,它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究竟如何?每個人都適合酸梅湯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管營養師、無錫SK醫院臨床營養科執行主任談韜帶來“暢飲注意事項”。

“酸梅湯雖是老北京傳統飲料,但其主要原料烏梅產自南方。浙江湖州更是高品質烏梅主產區,杭州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寵兒,佔盡天時地利,網紅酸梅湯更容易傳播。”談韜說,粵港澳地區居民歷來有調制和飲用各種涼茶的傳統,“酸梅湯傳入后,結合當地飲食習慣,往往會加入紅棗、龍眼等多種食材。長期飲用涼茶的習慣,也給酸梅湯的推廣提供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談韜解釋,烏梅味酸,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陳皮味辛,理氣健脾、芳香化濁﹔山楂味酸,開胃消食、活血化瘀。將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可健脾、補氣、生津、解暑。從現代營養學角度而言,烏梅、山楂這一類偏酸性的食物因富含有機酸、膳食纖維等物質,可促進食物消化、改善積食和調節血脂。另外,這些食物富含花青素、槲皮素等類黃酮物質,有不錯的抗氧化功效。“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酸梅湯有不錯的藥食兩用功效,但每個人體質不同,需注意適用人群和服用方法。脾胃功能不好、有消化道潰瘍、易腹瀉的人群就不合適。”

不少市民疑惑:酸梅湯替代奶茶,真的健康嗎?談韜說,醫院或中藥房開具的酸梅湯是一種中藥湯劑,嚴格意義上屬於中藥,主要目的是防治相關疾病,原則上不會為了追求口感添加白砂糖、冰糖等調味,更不會加入食品添加劑。“而普通餐飲店提供的酸梅湯,一般都是商品化的酸梅粉、酸梅膏等通過兌水稀釋后進行售賣。雖然這類酸梅湯飲品還是以烏梅、山楂、陳皮等原料進行熬制,但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白砂糖、果葡糖漿以減少酸味。”

談韜說,對於“中藥版”酸梅湯而言,不僅有明確的適用人群,也有相應的服用要求,建議在醫生辨証施治基礎上合理食用。(記者 黃楊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