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當代音樂節即將啟幕,11場音樂會上演51位中外作曲家作品

2023年09月14日09:21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9月19日至25日,2023上海當代音樂節將帶來11場當代作品音樂會、5場講座和大師班、2場論壇,引進世界各國最新音樂成果的同時,也搭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舞台。音樂節上,“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將舉行,本屆比賽共收到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114部原創作品。此外,全國音樂院校作曲工作坊、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展演等也將舉行。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上海當代音樂節藝術總監廖昌永說:“上海當代音樂節將秉承‘上海·世界·當代·未來’的宗旨,展示國內外當代作曲家的精品佳作,促進國際音樂文化交流,推出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前沿性、探索性的原創音樂作品,打造青年音樂家展示才華的高端平台。”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上海當代音樂節藝術總監廖昌永

三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曲家馬格努斯·林德伯格、陳其鋼、許舒亞將擔任本屆當代音樂節駐節作曲家。9月19日舉行的開幕式音樂會上也將呈現他們的管弦樂代表作《小夜曲(Serenades)》《逝去的時光(二胡版)》《涅槃》。此外,三位作曲家還將舉辦專題講座,分享創作理念,對話青年學子。

為期一周的音樂節將帶來11場高質量當代作品音樂會,包括三場管弦樂作品音樂會、一場交響聲樂作品音樂會、一場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及六場室內樂作品音樂會。

這些音樂會將呈現51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芬蘭作曲家馬格努斯·林德伯格、韓國作曲家陳銀淑、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法國作曲家特裡斯坦·米哈伊、新西蘭作曲家格倫達·基姆、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拉德維洛維奇,以及中國作曲家趙季平、葉小綱、陳其鋼、許舒亞、徐孟東、何訓田、張千一、秦文琛等。

三位駐節作曲家

此外,經典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將上演已故芬蘭女作曲家凱婭·薩莉亞霍的經典作品《光與重力》,以表達對她的紀念和致敬。

因病久未露面的作曲家陳其鋼,將在座談會介紹新書《悲喜同源——陳其鋼自述》,分享他的藝術人生和作曲家心路歷程。法國作曲家、頻譜音樂創始人之一特裡斯坦·米哈伊和俄羅斯作曲家、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教授亞歷山大·拉德維洛維奇將舉辦大師班,分享他們的創作技法和理念。

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也將在音樂節期間舉行。114部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中,將有10部作品脫穎而出,由高健指揮大地之歌室內交響樂團在決賽音樂會呈現,並角逐最終獎項。本屆“百川獎”由作曲家葉小綱擔綱評委會主席,特裡斯坦·米哈伊、馬格努斯·林德伯格、亞歷山大·拉德維洛維奇、金平以及許舒亞、徐孟東等七位國內外作曲家擔任決賽評委。此外,決賽音樂會與高峰論壇,通過創作、演奏、評論、理論研究的協同發展,形成多元化當代音樂創作的思想碰撞。

“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

本屆音樂節還將“上音作曲工作坊”升級為“全國音樂學院作曲工作坊”,呈現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11所國內音樂院校12位本科作曲學生的作品。

此外,音樂節還邀請新疆藝術劇院木卡姆藝術團,舉辦中國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專題講座以及展演音樂會。2005年,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來自天山腳下的木卡姆將帶領大家感受中國大地上不同文化族群間,音樂藝術的個性與差異。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