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百強企業名單發布 整體營收去年首破10萬億元

2023年09月13日09:29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2023上海百強企業名單發布,經營規模保持增長,新興產業百強企業經濟指標強勁增長

上海百強整體營收去年首破10萬億元

■上海百強企業前十位依次為:中國寶武、上汽集團、中遠海運、交通銀行、上海萬科、中國太保、綠地控股、中建八局、浦發銀行和蘇商建設集團

■新興產業百強企業在疫情期間逆勢成長,經營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強勁勢頭,營業收入達到近1.6萬億元,增長率達到12.05%﹔經濟效益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淨利潤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16.6億元,增長率高達56.99%

■上榜新興產業百強的73家民營企業經營業績表現靚麗,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研發費用和員工人數七大指標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經濟效益指標表現更加突出

昨天,上海市企業聯合會、上海市企業家協會、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和解放日報社聯合發布2023上海企業100強名單,傳遞出上海重要的經濟發展信號。

去年,上海百強企業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多重復雜因素疊加的情況下,實現了經營規模保持增長、新興產業百強企業經濟指標強勁增長的經營業績,成果來之不易。榜單中,中國寶武位列上海百強企業首位。

百強企業突破“三個大關”

2022年,上海百強企業經營規模繼續保持擴張態勢,營業收入指標同時突破三個大關。

一是上海百強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增長3.58%,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近10.5萬億元﹔二是中國寶武營業收入增長11.87%,達到10877.1億元,上海單個企業集團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三是上海百強入圍門檻首次突破100億元營業收入的大關,第100名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03.4億元,比上年提高15億元,上海百強榜單成為營業收入百億元以上級的企業排行榜。

具體來看,上海百強企業前十位依次為:中國寶武、上汽集團、中遠海運、交通銀行、上海萬科、中國太保、綠地控股、中建八局、浦發銀行和蘇商建設集團。

上海百強企業中,電商、黑色冶金、集成電路、海運、建筑等行業營業收入增長幅度較大﹔金融銀行業營業收入表現平穩,略有增長﹔航空運輸行業營業收入繼續下行,觸底跡象明顯﹔房地產行業營業收入有所下降,但經營穩健的上海萬科等公司繼續保持營業收入增長態勢。

其中,中國寶武、中遠海運、中建八局、美團、拼多多、中芯國際、華勤技術等行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較高,增長率在11%至38%之間,這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增加額對支撐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有較大的貢獻。

新興產業百強逆勢成長

榜單顯示,2022年,新興產業百強企業在疫情期間逆勢成長,經營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強勁勢頭,營業收入達到近1.6萬億元,增長率達到12.05%﹔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的同時,經濟效益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淨利潤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16.6億元,增長率高達56.99%。

新興產業百強平均經營規模繼續擴大,100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平均規模分別達到近160億元和284億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25家,營收超千億元級的公司已有3家﹔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9家。這些企業的高速成長壯大,已經成為上海百強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興產業百強有38家信息技術產業公司上榜。2022年,38家信息技術公司營業收入合計達到10060億元,增長率14.72%﹔淨利潤達到609億元,增長率302.44%。38家信息技術公司平均營業收入達到264.7億元,平均資產總額達到423.9億元,平均員工人數達到8090人。

這些數據說明,信息技術公司不僅是新興產業百強中經營規模最大、經營實力最強的產業群體,其經營規模增長幅度和經濟效益增長幅度也都超過了新興產業百強的平均水平,是拉動新興產業百強整體經營業績走高的主要動力。

新興產業百強中,拼多多、美團、得物等電商平台企業的經營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拼多多營業收入達到1305.6億元,增長率38.97%。美團公司營業收入繼續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在生活服務電商領域繼續領跑餐飲電商行業。歐冶雲商、上海鋼聯的經營規模也實現快速增長,在鋼貿領域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

信息技術制造企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最為靚麗。中芯國際經營業績再創新高,營業收入達到495.2億元﹔中微公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站上新的高點﹔華勤技術作為智能終端代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新能源汽車企業經營業績實現較快增長,營業收入達到963.6億元,增長率達到21.38%。其中,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板塊營業收入達到809.0億元,增長率達到14.93%,成為集團2022年營業收入趨於企穩的重要因素。

企業盈利能力分化

2022年,上海百強企業利稅總額指標略有下降。其中,淨利潤指標有所下降,納稅總額指標略有上升。上海百強淨利潤達到5921.8億元,增長率-9.41%,減少額615.1億元﹔納稅總額5550.8億元,增長率4.80%,增加額254.3億元﹔利稅總額合計達到11472.6億元,增長率-3.05%。制造業百強和服務業百強利稅表現與上海百強類似,淨利潤有所下降,納稅總額有所增長﹔民營企業百強淨利潤和納稅總額都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新興產業百強的73家民營企業經營業績表現靚麗,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研發費用和員工人數七大指標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經濟效益指標表現更加突出。

這73家企業實現淨利潤691.9億元,增加額391.7億元,增長率達到130.48%﹔納稅總額219.4億元,增加額31.0億元,增長率達到16.43%﹔利稅總額911.3億元,增加額422.7億元,增長率86.49%,這三大收益指標增速都明顯超過上海百強和新興產業百強的平均水平。

總體上看,除新興產業百強外,百強企業淨利潤發展曲線正處於調整之中。調整的重要原因是2022年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多重復雜因素疊加,各行業景氣度升降不一,導致上榜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分化。

上海百強中淨利潤增加的企業有49家,合計實現淨利潤4031.9億元,淨利潤增加額965.4億元,增長率31.48%﹔淨利潤減少的有51家企業,合計實現淨利潤1889.9億元,淨利潤減少額1580.5億元,增長率-45.54%。

淨利潤增加企業中,增速較快的是電商、海運、集成電路等行業的企業,增長平穩的有建筑、銀行等行業的企業。淨利潤減少的企業,主要是航空運輸、房地產、黑色冶金和汽車等行業的企業。隨著企業外部環境利空已基本出盡,眾多穩增長、促發展政策出台和落地生效,部分淨利潤減少行業的景氣度回升明顯,百強企業淨利潤觸底反彈能量將會不斷積聚,淨利潤重返上升軌道已可期待,尤其是民營新興產業企業的表現更值得關注。(記者 俱鶴飛)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