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從“堵”到“通”,普陀人家門口的這條路發生了啥?

2023年09月13日14:58 |
小字號

以前開車上班經常都被堵在家門口,最近小區門口暢通不少。

在大上海城市花園小區

每到早晚上下學的高峰時段

小區門口就堵得

“進又進不去,出又出不來”

長時間的擁堵讓居民出行苦不堪言

剮蹭、碰撞現象的不定時出現

還為居民們埋下了安全隱患“種子”

就在前不久

小區往日堵成“長龍”的出入口

悄然發生了變化

01 上班出門難,“堵到崩潰”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多,大家最直觀的感覺便是路上的車多了,堵車的情況也增多了,特別是在中小學早晚上下學的高峰期,學校周邊路段成為堵車現象的“高發地”。

“滴滴滴,嘟嘟……”早上6時45分,居住在大上海城市花園小區的居民們便能聽到從大門口傳來的急促喇叭聲和人群嘈雜聲。如果是被堵在門口的“當事車主”,透過車窗就能看見現場人擠著人、車挨著車,仿佛要上演一場“人車大戰”,交通秩序極為混亂。

在大上海城市花園小區向左步行不到2分鐘的位置就是地處宜昌路550號的同濟大學附屬第二中學。位於宜昌路的學校東南門作為學生上下學的唯一出入口,緊鄰十字路口人行道,由東往西100米的盡頭是社會單位,無法通行,於是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長紛紛選擇在小區門口掉頭。

每次學生們上下學的時候,進出小區的車輛和接送孩子的車輛全擠到一起,讓小區大門前本就不寬敞的道路,進不得、出不得,車流量較正常時段翻了一倍不止。

住在大上海城市花園小區的李先生表示,宜昌路上的信號燈時長較學校西側的主干道——常德路的信號燈時長短了很多,這也導致每次等紅燈的時候,宜昌路上的車輛無法快速散開,所有的車子就隻能排起“長龍”。“一旦堵起來了,要等幾十分鐘才能開出去,中途如果有加塞、剮蹭情況發生的話,那時間就更長了。”

02 破解“出門難”,多措並舉

為了破解居民“出門難”問題,大上海城市花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萍萍也曾多次召集“三駕馬車”、居民代表等一同召開討論會,商討緩解交通擁堵的辦法,在早高峰時段,加派保安進行疏導等,但是,這些隻能治標不能治本。

期間,校方也是積極主動作為,多次開會討論,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為接送家長繪制行駛路線圖,詳細標注學生的上下車點位,羅列“禁止在校門口右轉駛入宜昌路停車下人”“禁止在校門口50米內停車等待或違規調頭”“禁止在宜昌路校門口至西邊小區門口間停車等候”等極易造成擁堵、剮蹭等禁止行為。

圖片

並將告示文件通過下發家長群、張貼公告欄、廣播宣傳等多種形式告知學生家長。然而,該措施推行后呈現的效果並不理想,校門口的擁堵情況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

03 同心齊發力,疏堵見效

本著“急居民所急”的態度,朱萍萍向街道發起求助。今年7月份,街道管理辦主動搭起平台,牽頭街道各職能部門、學校管理方、交警大隊、居民區“三駕馬車”、居民代表等就宜昌路交通擁堵問題進行多次研判和溝通討論。溝通交流會上,大家各抒己見,最終商榷出了一個集“管理+監督+反饋”為一體的解決方案。

在管理上,學生上下學時段,由校方主任和一位老師輪流值守在校門口對車輛進行提示、引導,以確保車輛不在校門口滯留、不在小區門口掉頭﹔安排一位老師負責在鎮坪路橋旁指揮車輛在橋底下完成掉頭。在監督上,小區門口增設了掉頭指示提醒牌,並加派社工、保安和志願者在路段進行值守,及時勸阻並指揮部分“想走捷徑”的車輛前往宜昌路盡頭掉頭。在反饋上,若有車輛硬要在小區門口掉頭,小區志願者等工作人員會及時作出阻攔並拍照反饋給學校,學校再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除個別特殊情況,解決方案以此形成閉環,並於9月1日開學首日當天展開實施。

圖片

圖片

“確實不像以前那麼堵了!”無論是據保安反饋還是居民們的直觀感受來說,大家一致覺得困擾小區多年的道路交通擁堵情況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了推進交通管制形成常態有效的管理,后續小區將和校方每兩周之間尋找一個時間節點召開碰頭會,共同討論方案提升、改進不足之處,此外,小區也會外借一個保安代替校辦主任的崗位,和學校老師共同值守在護校‘一線’,做好居民身邊的‘疏堵員’。”朱萍萍表示。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