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就近找工作不費勁!普陀這些就業站點“盤活了”

2023年09月12日14:36 |
小字號

如何在居民“家門口”、企業“樓門口”,提供“一站式”就業公共服務?如何將就業服務資源送到群眾“心坎上”?答案就在“社區”。

社區是為民服務的前沿,是就業政策和工作舉措落實的關鍵一環。今年上半年,普陀區啟動“15分鐘就業服務圈”建設工作,積極打造基層零距離社區就業服務站點,全力營造普陀良好的就業服務環境。

在普陀的基層,一個個“神經末梢”正在被激活,就業服務順利送到了居民“家門口”,廣大求職者得以“近”享人社服務的便利。

服務延伸構建

“樂業鄰裡圈”

目前,各類就業公共服務開展、業務辦理主要集中在普陀區就業促進中心、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如何將常態化就業服務延伸至基層,將服務活動下沉到居委社區?這就要求服務的方式從“撒胡椒面”變為“精准發力”。

普陀區高校畢業生招聘會

“陣地建在家門口,隊伍沉入網格裡,服務送到心坎上”,是普陀區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了深化基層網格建設,普陀全區十個街鎮在人口較密集的片區均打造了社區就業服務站點,形成標准化、規范化的社區就業公共服務。每個服務站點都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政策及業務能力培訓。

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充分發揮社區功能,讓社區居民和企業就地就近享受更加優質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

為了幫助更多人群獲得就業機會,普陀區積極構建多元服務格局。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社會力量入駐“15分鐘就業服務圈”,協助就業公共服務部門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就近就地提供就業服務。

目前,邦芒人力資源與曹楊街道、智聯招聘與真如街道成功對接,已安排專人駐點展開公益性合作。在曹楊街道“招聘夜市”開展的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上,邦芒直聘專員就帶來了頗多服務,“我們這邊有很多企業供求職者去挑選,同時會根據不同求職者的需求,為他們匹配職位,推薦不同的崗位。”除此之外,直聘專員們還提供簡歷修改、面試技巧指導等“增值服務”。

擴面提質營造

“樂業生態圈”

“我今年7月找到心儀的工作啦,成為了一名城市軌道交通站務員,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我要感謝街道就業工作人員對我長期的幫助。”小嚴激動地說。這是普陀區營造集就業服務、創業幫扶、技能提升為一體的“樂業生態圈”以來的眾多成功案例之一。

普陀區正在構建以區就業促進中心為示范性服務陣地,以10個街鎮為服務主戰場,以若干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為服務半徑,形成覆蓋全域的“1+10+N”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服務活動100余場,向服務圈配送職業指導開放日、沉浸式求職體驗日、社區“創友圈”、求職能力實訓營等特色就業創業主題活動20余場,開展技能培訓活動10余場。

“15分鐘就業服務圈”社區服務站舉辦“家門口”招聘會

就業服務,少不了崗位,而崗位的主要來源渠道在企業。

供需對接資源入“圈”,便成為關鍵步驟。“圈內”企業自然是首選,普陀區人社部門組織對接盒馬鮮生、熊爪咖啡、英盾保安等“圈內”優質企業,為畢業生量身定制合適的崗位,並開展崗位技能培訓。

據了解,今年以來,普陀區人社部門已引導800余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近4000個,幫扶近500家創業組織、初創企業解決困難需求。

此外,還有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存在職業規劃不明確,焦慮、迷茫的困境。對於他們而言,參加就業見習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給自己的簡歷“添磚加瓦”,又能實打實地加滿實踐技能點。

在普陀,不少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就業優勢,如顧正紅紀念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等已成為首批“紅色就業見習基地”,正在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實崗鍛煉的機會。普陀區人社部門表示:“從校園到職場,變化很大,通過加大就業見習組織力度,拓寬高校畢業生的見習渠道、增強他們的崗位實踐經驗,從而幫助順利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問需解困形成

“樂業便民圈”

做好基層就業公共服務的關鍵在於群眾的需求得到了解決,群眾的難題得到了破解,如果外表光鮮亮麗,卻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那也只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實施“政策找人、政策找企”專項行動是普陀區見實效、真落地的一計妙招。真正“沉下去”,走到重點群體和企業身邊,真實了解他們的訴求,不斷優化社區就業服務站點的服務功能。

甘泉路街道就是這樣“捕捉”到了2023屆高校畢業生小萬的特殊情況。小萬是財務管理專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因試用期未通過導致失業在家。站點工作人員為其啟封個性化“就業服務檔案”,開展了全方位的就業幫扶:“一對一”職業指導、就業促進政策講解,崗位推薦……最終,站點工作人員推薦小萬應聘成功上海寶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財務助理見習崗位,助其邁出就業第一步。

深入社區開展“一對一”職業指導

普陀區人社部門走出“態度”、走出“溫度”,著眼於實實在在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甘泉路街道在“15分鐘就業服務圈”內設立“陽光就業實踐點”,組織轄區內殘疾學員,學習咖啡制作和西式烘焙等職業技能,並對接轄區內企業就業崗位,助力上崗就業。

長壽路街道舉辦“沉浸式招聘”活動,組織高校畢業生走入企業,體驗生產工作情況,並在現場開展面試活動,使供需對接更具實效。

宜川路街道則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開設職業指導開放日活動,為求職困難的畢業生提供集心理疏導、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為一體的就業服務......

普陀區正在通過構建“家門口”的就業公共服務陣地,營造良好的就業服務環境,努力樹立普陀標杆,示范引領提升基層就業公共服務品質。

據悉,普陀區將堅持重點建設與全面鋪開相結合,全域布設“15分鐘就業服務圈”社區就業服務站點,在現有10個服務圈社區就業服務站點的基礎上,2024年末全區站點數量翻番,到2025年末社區就業服務站點實現全區片區全覆蓋,並強化優質站點示范引領作用,爭創一批市級示范站點。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