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提升改造16座 浦東"環上公園"建設持續推進

浦東新區新聞辦介紹,“環上公園”是生態浦東美好畫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浦東新區計劃4年內改建16座“環上公園”,其中2座去年已完成改建開放,今年將建成4座。詳見↓
環上公園
浦東計劃4年內改建16座“環上公園”
浦東22座環上公園示意圖
沿著上海外環高速,有一條長98公裡、寬約100米至500米不等的大型綠化帶,如同一根“翡翠項鏈”,緊緊環抱著上海主城區。伴隨著上海的建設發展,這條“翡翠項鏈”不斷擴大延伸,為淨化城市大氣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間,上海規劃在環上布局50座公園,規劃總面積1732公頃,形成連續的50個環上公園群體系。在這其中,浦東有22座環上公園,規劃面積727公頃。其中,提升改造16座環上公園,規劃面積 516公頃,提升改造數量及面積全市佔比近50%。
2022年,浦東已有2座環上公園完成升級改造。其余14座環上公園將按“2023年建成4座,2024年建成5座,2025年建成5座”的計劃加快推進。
首批2座環上公園已完成改建開放
2022年,全市首批6座環上公園開建、完工並開放,其中就包括位於浦東的金海濕地公園和沔青公園。作為市示范性項目,這2座如今已成為市民新晉熱門打卡地。
金海濕地公園
金海濕地公園總面積41.8公頃,是上海外環綠帶上唯一一個以濕地為特色的公園。
身為上海第一批命名的12個野生動物棲息地之一,金海濕地公園此次的改造尤其注重優化生境,旨在為野生動物打造更適宜生存的棲息地。
為吸引更多鳥類來金海濕地公園棲息,在原有湖泊、洲島、灘涂的基礎上,通過適當人工干預,完善水生境系統,增加淺石灘、引鳥植物類型,營造一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地。
今年春天,完成環境改造和生境營造后的金海濕地水體吸引了鴛鴦們在此繁殖,還有小鸊鷉、黑水雞等常見水鳥在湖邊草叢中定居,這些小精靈不僅是公園的一道風景,更是城市生態文明的一張名片。
貼心的是,園內增設了南北走向的架空科普觀察長廊、聯通區域內的島嶼和蘆葦蕩,為市民提供一個科普濕地、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最佳窗口。
園內的科普館以“城市與濕地共生”為主題,是一處融合濕地科普、自然體驗、親子活動和研學培訓為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生態濕地科普基地。在這裡游客既能通過望遠鏡仔細觀察遠處的濕地與飛鳥,也可以通過館內展陳內容進一步探索濕地的趣味與奧秘。
公園內的“小森林”是休閑散步的好去處,白沙灘則受到了不少孩子們的青睞,在上面玩耍嬉戲,感受“海邊”的游玩樂趣。白沙灘對面還有專門設置的帳篷區,滿足喜歡露營的市民的需求。
地址:浦東新區民唐路198號
開閉園時間:每天5:00-21:00
貼心提示:園內不可放風箏、騎自行車,寵物禁止入園﹔可露營(公園入口處白沙灘旁有指定的帳篷露營區域)﹔園內設有小賣部1個、咖啡吧1處、自動售賣機5個。
沔青公園
沔青公園位於康橋鎮,北依外環南河、南至川周公路、西起申江南路、東臨沔新路,佔地面積約60.4公頃。
作為橫沔古鎮的“后花園”,改造后的沔青公園延續古鎮文化為主題的風貌特色,在保留、保護現狀生態郊野基底的基礎上,為市民展現集民俗生活體驗、生態漫步、宅院游賞、娛樂休閑、體育運動多功能為一體的歷史生態風貌。
古典美可以說是沔青公園最大的亮點之一,公園圍繞中心湖體形成環湖游線,串聯“海棠春歸”“凝霞秋色”“沔水荷畔”“夢澤飛鷺”“青沔鄉情”五處景致,精心構建“沔青五景”。
其中,湖心島的“海棠春歸”是獨具特色的江南自然風景園,運用“借、放、障”的造景手法,將小島與公園環境相融合,展現古今交融的古鎮民居風貌。
作為一座生態公園,公園北部風景林將林帶與南河銜接,有落羽杉林、香樟林等樹木形成生態綠廊,更有水林景觀的交融作為加持。
公園擁有親子樂園、橋下運動空間、水樂園等,為市民提供多功能、全齡段的公共活動空間。
此外,為提升游客游園的舒適度和便利性,公園為游客提供了增設全齡段的游園交通工具:電動觀光車2台、兒童電動小火車2台、觀光游覽自行車40輛等。
地址:川周公路2740號
開閉園時間:5:00-21:00
貼心提示:園內不可放風箏,寵物禁止入園﹔可以騎觀光游覽自行車,可以帳篷露營。園內有4個自動售販機、2輛移動式餐車和2個固定式便利售販點(小賣部)﹔游客服務中心內設置了閱覽室、母嬰室,並提供Wi-Fi、便民針線、雨傘、醫務用品、急救用品、微波爐、直飲機、童車及殘疾人推車租賃等服務。
今年年內還將新添4座環上公園
按照計劃,今年浦東還將新添4座環上公園,目前這些公園正在改造升級中。想了解具體詳情嗎?趕緊看過來↓
孝親公園
孝親公園位於高東鎮,東至外環高速,南至光燦路,西至外環百米綠帶邊界,北至航津路,總用地面積約20.87公頃。
作為一個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生態休憩公園,孝親公園此次改造將在保有基礎生態服務功能的前提下,通過梳理和優化公園道路系統,塑造主題空間,完善公園配套服務設施,打造以敬老康體為主題、社區服務為特色,面向不同群體的特色化地區公園。
孝親公園鳥瞰效果圖
改造后,孝親公園將分為三個功能區:休閑漫步區、康養活動區和活力水林區,分別打造自然生態的漫步空間、敬老愛老的活動空間與水林間串的聯節點。
孝園效果圖
屆時,園內還將形成孝園、芳香園、鳴翠廊、駐蝶園、清風台、芳華亭、和風亭、慢行環道、重陽廣場、童趣林、林溪台、聽雨園等多處景觀節點。
和風迎春效果圖
高科路公園
高科路公園南至創新西路、北至高科東路、東至唐豐路、西臨外環高速,總佔地面積約26.26公頃。
公園以森林游憩為主題定位,整合現有水網、森林、生態基底的優勢資源,設計可遠觀的湖心鳥島、可探秘的叢林密徑、可親子互動的生活花園、可游憩的特色海派游園等,為市民打造一個集交流、運動、文藝、體驗為一體的“文藝森林”。
改造后鳥瞰效果圖
整個公園將形成“一帶、一廊、四區”景觀空間格局,“一帶”是指分別為百米林帶中的一條多彩綠道,“一廊”指一條環形慢行游廊,“四區”則是指文化森林區、藝術集島區、生活花園區和海派游園區。
濱水休憩游廊效果圖
未來,市民在園內不僅可以進行豐富的親水體驗和叢林探索,還有機會參與林下展覽、叢林帳篷等文藝范兒十足的活動。
森林畫展效果圖
秀南公園
秀南公園北至外環線,南至秀康路北側,東至梓康河,西接康梧路,建設面積約20.13公頃。
公園以森林閱讀·互動交友為設計主題,力求成為以“周末閱讀休閑+日常休憩”功能為主,集林蔭閱讀、休憩交流、休閑健身於一體的郊野型生態休憩公園。
改造后鳥瞰圖效果圖
公園改造后將形成雙環結構、動靜分離。其中,西側的生態體驗環將通過增加生態綠地、新增湖面棧橋、將臨水廊架等設施翻新的方式,為游人提供休閑漫步、親水休憩的服務功能。
東側的林下互動環將結合“人文藝術+自然生態”主題,增設林蔭閱讀、休憩交流、休閑健身空間及若干濱水休憩停留空間,增加公園的趣味性及功能性。
湯巷公園
湯巷公園改造工程位於外環林帶浦東南段,東至康新公路,西至外環羅山路立交,南至康人路,北至A20外環高速,改造總面積71.12公頃。
入口親水區效果圖
在滿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時,湯巷公園由南至北將分為生態游憩、生態共生和生態留野三大生態片區。同時,將重組體育運動游線、露營休閑游線、騎行運動游線、生態體驗游線四條游覽線路,串聯起生態空間和活動場地,增強公園的整體游覽性。
體育競技區效果圖
其中,體育運動游線將為運動愛好者提供2.3萬平米健身、運動設施,包括10片球場,涉及足球、籃球場、網球、門球、滑板、動感單車6項體育運動﹔還將為小朋友增設“水樂園”“平衡樂園”,為老人設置智慧健身場。
露營區效果圖
露營休閑游線將依托林下及水岸空間,為游客開辟露營區域,引入林中小徑,並在沿路設置休憩設施及垂釣平台,讓游客盡享靜謐、休閑好時光。
綠道貫通效果圖
騎行運動游線以“騎行+跑步+慢步道”組合的形式,構建總長1.5km綠道。未來還將與沿北公園、沔西公園的綠道無障礙連通,完善浦東環上“慢行系統”。
生態河道效果圖
生態體驗游線則將維持碳氧平衡,營造適宜鳥類、無尾兩棲類及昆虫等生物棲息的多樣化生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資料:浦東新區新聞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