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聯動”再升級,化解矛盾於基層

“我衷心感謝街道司法所,是你們對事件的妥善、及時處理,以及過程中盡顯出的公平公正,給予了我們群眾安全感。”日前,四川北路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員收到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雙重感謝”的背后,是街道司法所將市民熱線並入“三所聯動”平台后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故事。

將12345熱線並入“三所聯動”平台
今年以來,四川北路街道司法所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並於日前將12345熱線處置並入“三所聯動”平台,聚焦轄區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及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
日前,四川北路街道12345市民熱線接到一則求助電話,電話中居民稱自家的水管閥門被樓下住戶損壞,想要修復水管卻碰到了阻撓,導致自己斷水近48小時。
街道司法所在接到委派工單后迅速分析、細致研判,第一時間將本案引入“三所聯動”機制,並迅速協調派出所、律所、居委會、城管、物業等多個部門開展調解會。據了解,兩戶居民因鄰裡糾紛矛盾積怨已久,協調會上,司法所調解員、派出所民警和律師齊心協力,為兩戶居民講清“情、理、法”。
經過耐心細致的詢問,雙方的矛盾點症結逐漸被厘清。原來此前一樓住戶因屋頂漏水問題向二樓交涉,卻遭到“冷處理”,於是就毀壞了二樓住戶的用水閥門。而二樓住戶表示很“委屈”,自己對衛生間進行過檢查,並無發現漏水現象。調解會上,二樓住戶還表示,如果經相關機構認定是自己原因造成的漏水,願意承擔相應的賠償。
經過反復調解,首場協調會初步達成了方案,先恢復二樓的生活用水問題,再對一樓的損失進行商討。第二天,各相關部門在進行實地勘查漏水情況后,緊接著又召開第二場協調會,民警首先告知一樓住戶私自切斷他人用水所面臨的處罰,律師則從專業角度建議一樓住戶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和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鑒定兩種方式進行維權。
司法所調解員和居委工作人員動之以情,從中化解矛盾,歷時三天,最終雙方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不久之后,求助人家中恢復了用水。事后,在街道司法所的回訪中,當事人還對於處理結果表示感謝。
無獨有偶,在8月9日發生的美食城小商戶們遭遇二房東斷電,導致無法經營,其中多家揚言要採取報復行為的事件中,街道司法所第一時間啟動“三所聯動”機制,當晚就恢復了供電。翌日,經過三所多方勸解,二房東和小商戶們達成調解協議,順利化解矛盾。
記者從四川北路街道獲悉,自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並入街道“三所聯動”工作平台試點以來,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綜治中心牽頭,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城運中心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以“1+3+N”工作模式為基礎,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數據梳理組、案件受理組、推廣宣傳組、綜合協調組,列明了各組的責任分工,明確了案件調處的“五個一”(即確定一個范圍、建立一個標准、規范一個流程、形成一套機制、建立一支隊伍),推動矛盾化解走深走實。
據統計,自試點工作以來,“三所聯動”新收12345來源工單7件,目前3件已經調處完成,答復滿意,4件正在協商調處中。
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
“三所聯動”平台致力於為社區治理提供新的矛盾化解路徑,對於群眾、單位碰到的棘手問題,從法律出發、努力尋找切實方向,發揮好法治思維,通過法治方式,將矛盾糾紛成功調處,走出了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而“三所聯動”機制的建立也打破了過去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在解決矛盾糾紛時缺乏合力“各自為戰”的現象,有利於高效多元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中的“難點、痛點、堵點”,是虹口區近年來傳承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探索,也是我區創新基層治理的特色品牌和金字招牌。
今年以來,四川北路街道司法所在平安虹口建設協調小組總體框架下,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不斷擴充片區網格化黨建律師力量,推動“三所聯動”機制向居委、樓宇、街道網格等層面延伸,並結合轄區特點、因地制宜,在商務樓、醫院、學校等區域內推進“虹馨·三所聯動”糾紛調解工作點建立工作,為企業和特定群體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助力護航本區經濟社會與質量發展。
此外,街道還以綜治中心為平台,居委、派出所、司法所及其他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共同加強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有效提高響應速度和化解成功率,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四川北路街道的例子是本區“三所聯動”機制不斷健全和發揮效能的縮影。近年來,本區“三所聯動”機制不斷深化,在商鋪租賃糾紛、加裝電梯糾紛調解方面都有成功案例,讓“遇事找法、法在身邊、隱患清零、共建共治”的良好法治氛圍蔚然成風。
商鋪租賃引發糾紛,“三所聯動”促成和解
“三所聯動”化干戈 電梯開通皆大歡喜
在深化“三所聯動”機制過程中,虹口區堅持由區委統籌、區委政法委主導,從黨委層面最大限度調動各級組織。目前,全區已建成9個派出所矛盾糾紛調處室、8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98個居委會法律服務室,並簽約11家律師事務所。230名社區民警、113名律師和310名社區干部調解員有機整合,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體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三所聯動”機制在全區形成。在涉及大額賠付款的民事糾紛中,建立了訴調對接綠色通道,提升矛盾化解成功后的執行效率。
為方便群眾主動“遇事找法”,虹口區開發了“三所聯動”小程序,設置“法律援助”“調解預約”“線索舉報”等欄目,有法律問題咨詢,律師會在24小時內回復﹔有需要調解的矛盾糾紛,可以在線預約。自今年4月上線以來,平台每月都能收到340多個線上的矛盾糾紛調解預約、200多個線上法律咨詢。
虹口區“三所聯動”機制還探索將解紛工作延伸至社區圍牆外,目前已深入全區10個商圈、3家醫院、4處工地、31所學校。今年上半年,虹口區糾紛類警情環比去年下半年下降40.2%。
(來源:上海虹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