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百年四川裡,煥新再出發!

2023年07月28日15:19 |
小字號

四川北路街道轄區內分布著大量建於上世紀20至40年代,房齡已近百年的老建筑、老弄堂,其中不乏有優秀歷史保護建筑。為響應群眾對居住環境改善的訴求,從2022年起,虹口對山陰路歷史風貌保護區和四川北路沿線一帶啟動城市更新項目。眼下,修繕成果逐漸顯現,老建筑們逐一煥新亮相。在推動城市更新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故事?生活在此的居民群眾又有哪些獲得感?記者走進了四川裡。

修舊如舊,老弄堂又“靚”了

鐵鏽紅鏤空的電線架、光亮的不鏽鋼信箱、干淨敞亮的廚衛空間……城市更新過后,位於四川北路上的四川裡在走過百年歷程后迎來了“蝶變”,交錯縱橫的老弄堂褪去古舊的外殼,煥發盎然的生氣,居住在此的300多戶居民也迎來了新生活。

沒有入地的電線被鑲嵌在鐵鏽紅色的裝飾條裡。

四川裡是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舊式裡弄小區,由12棟房屋組成,小區內的41號大院還是日系風格建筑。由於建造年代久遠,房屋修繕前,小區存在牆面斑駁、廚衛公共空間臟亂、弄內公共設施陳舊老化等諸多問題。為了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社區品質,四川北路街道按照“外修風貌、內提功能”要求,將四川裡列入了“美麗家園+”工程項目改造,和山陰路歷史風貌區裡的老建筑一同啟動大修。

同時,為將建筑文脈與城市更新深度融合,原汁原味還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風貌,街道還認真考証原始設計資料,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把關,對重點保護部位、細部按原式樣、原材質、原工藝進行修復修繕。整個修繕過程秉持修舊如舊和保護利用兼顧原則,既改善了小區面貌,又提升了居住安全性能。

改造項目從居民屋裡走到了屋外和弄堂裡,對屋面翻修、外牆整修、道路翻修、廚衛公共部位改造等進行了裡外“大換血”,讓百年老弄堂的整體外觀變“靚”了。

如今,走進四川裡,不少居民都忍不住駐足仔細打量一番。“四川裡真的變了,我從未見過它這副模樣。”63歲的居民沈英自打結婚之日起就住在四川裡,如今孫女都要上中學了,期間見証過幾次“小修小補”,但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修繕。老弄堂的變化,讓她感慨萬千。

沈英是一名社區黨員,大修工程隊進場前,她就主動到居委會報到,成為臨時黨支部的一員。施工期間,她和黨支部成員一起主動征詢周邊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將居民意見進行反饋。例如,有居民反映,屋頂經常漏雨,導致牆面斑駁不堪,通過溝通,施工隊最終在每棟樓的屋頂和晒台都鋪設了防水材料,讓居民們告別漏水困擾。

解決居民家中漏水問題。

為了防雨,晒台均鋪設了防水材料。

同樣受益的還有居住在41號大院裡的龔菊仙,此次廚衛公共空間改造讓她尤為滿意,“之前廚房間陰暗潮濕,雜物亂堆,一到黃梅天,跳蚤爬到腿上,燒菜像跳芭蕾舞一樣。”她告訴記者,此次大修,街道管理辦不僅拆除了違建,消除安全隱患,施工隊還鋪設了牆磚地磚,為樓裡的五戶居民統一安裝了獨立的水槽和櫥櫃等設施,讓公共廚房間變得整潔又明亮。

全過程人民民主,溫暖居民心

房屋修繕對居民來說是改善生活的好機會,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四川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黃昌偉介紹,舊裡小區公用部位侵佔現象普遍,且人員結構復雜,為提升居民群眾的參與度,將居民的需求盡可能融入到施工中,在工程落地之初,居民區黨總支以零距離家園理事會為平台,牽頭房管部門、施工隊、居委會、物業、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成立臨時黨支部,將支部建在項目上,化組織優勢為治理效能,推動大修工程順利進行。

居民家門口新設的報箱。

期間,有一件事讓黃昌偉印象頗深。居住在弄堂裡的一位居民幾年前因病導致癱瘓在床,一直在家裡、醫院兩地輾轉。改造前由於門前是上下台階,每次坐輪椅進出十分不便。大修期間,該居民提出將台階改為坡道的想法,但有周圍鄰裡提出不同意見。

如何在不影響居民出行的情況下,解決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黃昌偉一方面動用群眾工作法,將這部分居民邀請進零距離家園理事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另一方面啟動“網格吹哨、科室報到、多方響應”的“你呼我應”網格化黨建機制,會同相關科室、施工隊實地勘察,根據弄堂間距和輪椅寬度設計出合適的坡道寬度,最終找出了兩全其美的辦法,取得了左右鄰裡的理解。坡道建成后,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就醫便利度。

房屋修繕還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大修期間,居民區黨總支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為居民搭建協商議事平台,鼓勵大家建言獻策,不斷完善大修細節和加強設施建設。諸如針對居民提出的,弄堂居民年齡偏大,看不清宣傳欄告示的意見,居民區黨總支在社區黨建辦的指導下,啟動服務群眾經費,在活動室門前安裝大幅顯示屏,及時公布相關通知。

此次大修也讓居委會和居民之間有了更加深入的鏈接。黃昌偉表示,老弄堂硬件設施提升后,接下來,還將立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進一步打造弄堂管理委員會,吸納更多力量參與社區事務管理,不斷增強居民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近年來,四川北路街道通過“美麗家園+”改造工程,按照“一小區一方案”的思路,從微更新到房屋大面積修繕,實施全過程管理,讓一幢幢老建筑、一個個老弄堂重煥新生。接下來,街道還將根據《虹口區深化黨建引領住宅小區治理工作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指示,通過黨建引領、三駕馬車協同配合、部門聯動、業主自治等,不斷加強“品質物業”建設,讓老舊小區不光有顏還有質。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