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建設和美鄉村,金山這裡按下“美顏鍵”!

2023年07月24日16:40 |
小字號

清澈見底的河道、干淨整潔的宅前屋后、蜿蜒向前的柏油路……走進金山區朱涇鎮的田間埭頭,隻見村裡處處“舊貌”變“新顏”,令人心曠神怡。

“現在家家戶戶的宅前屋后都干淨整潔,孩子們周末、節假日也更願意回農村住了。”朱涇鎮待涇村村民李阿婆說。

巧用“三堂一室”

助力人居環境提升

待涇村位於朱涇鎮最西側,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等稱號。在鄉村治理的道路上,待涇村一直在積極探索。連日來,待涇村在全村范圍內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穩步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在整治前,我們先利用‘三堂一室’,召開了一場村民座談會,向村民宣傳人居環境整治重要性的同時,也聽取村民的意見。比如,有村民提出,秀涇9組的幾片竹林影響了自留地的採光,竹葉還會掉到屋頂的天溝裡,引起排水不暢的情況。經過村委會與竹林涉及的3戶人家積極協商,最終同意將竹林復墾。”待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彭雷輝表示,因為進行了充分地提前溝通,村民的配合度很高。偶有不太配合的村民,就邀請“老法師”調解工作室的兩位老同志一起參與,他們是村裡的鄉賢,在村裡比較有聲望,溝通后,村民們大多都能配合。

據了解,待涇村共有35個生產小組,現有蔣涇22組、蔣涇10組(蔡家溇埭)兩條示范埭,今年將創建秀涇9組、秀涇4組2條示范埭。這4條埭恰好位於待涇村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村裡計劃通過發揮示范埭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全村的人居環境水平。

自蔣涇22組成功創建示范埭以來,為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運行管理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牢牢鎖住”,待涇村推出了人居環境“積分制”模式。村民通過參與宅前屋后整治、志願服務等方式獲取積分,累計積分可以兌換相應禮品,通過發揮“小積分”的作用,調動起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優化的積極性,並喚醒了村民的自治意識,進一步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以工代賑”促整治

讓村民倍感幸福

位於朱涇鎮東部的牡丹村,今年也啟動了新一輪的人居環境優化工程,其中,宅前屋后亂堆物、不規范養殖現象一直是整治的重點和難點。為此,牡丹村工作人員多次上門開展宣傳教育。

據統計,今年以來,牡丹村共拆除雞鴨棚70余個,清除垃圾200余噸,清理瓜棚等亂搭建100多個,鄉村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過程中,牡丹村還採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鼓勵村民自行拆除雞鴨棚、清理亂堆物,村裡統一向村民支付人工費、雞鴨損失費等費用。此外,牡丹村還組建了一支由村民組成的整治隊伍,在公共區域清理垃圾、打掃衛生,協助拆除違規搭建的雞鴨棚,在村民允許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整理房屋周邊的雜物並堆放整齊。

家住牡丹村沈庄2組的王昌萬就是整治隊的一員,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他每年能增收1萬多元。“我退休好多年了,閑在家裡也沒事,平時我就在村裡修剪和養護綠化。這工作挺好的,離家近又自由。”王昌萬說。

接下來,朱涇鎮將繼續圍繞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憂,持續優化人居環境,實施村庄改造項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提升“顏值”和“內涵”,打造內外兼修的鄉村新生活、新風貌。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