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有去處、托育有幫手 滬實事項目傳來好消息

市住建委、市重大辦介紹,2023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共十方面、32項,主要聚焦老小舊遠、幫困扶弱、完善公共服務等方面。截至6月底,32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已全面啟動,總體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累計完成投資30.1億元、佔全年計劃55.2%。其中,開設50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新增2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和3200個社區托育托額、新增1200個平安屋等項目,完成情況好於年初計劃。詳見↓
開設50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
「項目進行時」
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的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旨在協助緩解本市小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引導和幫助小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在市級統籌、區級操作、街鎮辦班、學校協同、社會支持的工作模式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的覆蓋面逐步拓寬,整合的資源日益豐富,惠及的家庭逐年增多。
7月3日,全市579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繼續覆蓋所有街鎮,預計服務小學生近6萬人次。
「特色點位」
浦東新區由團區委、區教育局牽頭相關單位開展,為全區60個辦班點保駕護航:通過完善落實“一點一冊”、安全制度上牆等保障措施,讓安全管理成文可依、隨時可查,筑牢安全防線﹔加強開班期間的巡查,通過全時段、全覆蓋的巡點,實時了解各辦班點情況。此外,為每個辦班點配備應急安全包、醫藥包等安全保障用品,為每位愛心暑托班小學生、志願者配備防暑安全物資。同時,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公益活動菜單,包括科技創新、安全自護、才藝養成、體育健身等類別,共為全區辦班點配送3600余次主題活動。其中,張江鎮辦班點以青少年多元需求為導向,開設科創班、美育班和綜合班。科創班以“雙創”為特色,引進上飛院、上船院、上科院等十余家區域化團建單位的科普活動﹔美育班以“非遺”為特色,與海派皮影文化園“跨界聯動”,讓更多“小小非遺人”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接棒人”﹔綜合班則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積極對接域內派出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力量,同步探索與舞蹈、體育等社會機構的公益合作,讓學生能夠“玩的開心”“學有所得”,找到“快樂不簡單”的答案。
虹口區由團區委牽頭,精心籌辦2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安全管理方面做到全過程有保障,開班前,公安、教育、疾控和消防等部門聯合開展集中驗收檢查﹔辦班期間,辦班點組織人員每天落實接送簽到、健康監測、環境消毒等工作﹔活動配送方面做到全領域有特色,充分整合市、區、街道三級資源,配送德育、歷史、科技、環保、繪畫、體育、健康科普等80余種、近1500場主題活動,引導“虹”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彩虹小當家”﹔志願服務做到全身心有愛心,400余名大學生和高中生志願者在悉心陪伴的同時,自身也不斷成長。其中,歐陽路街道辦班點還充分發揮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場地優勢,安排消防演習、急救自救等安全教育活動,助力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新增2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和
3200個社區托育托額
「項目進行時」
為進一步完善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體系,精准響應幼兒家長多元的托育需求,2023年,市教委落實“新增2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和3200個社區托育托額”為民辦實事項目,為3歲以下的幼兒家庭提供普惠、安全、就近的托育服務,著力打造“15分鐘托育服務圈”。
截至6月底,新增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1712個,佔全年計劃85.6%﹔新增社區托育托額5308個,佔全年計劃165.8%,已提前超額完成年初目標。
「特色點位」
中心城區
積極推進公辦幼兒園開設托班
楊浦區著力盤整資源,在“建”上下功夫,區教育局優先在區內新建幼兒園內(如延吉幼兒園國泓部、新躍幼稚園錦州灣部)開設2個托班。在“並”上做文章,積極調控小班招生資源,騰挪空間,在有余額的公辦幼兒園內(如五聯幼兒園、市東幼兒園、本溪藝術幼兒園)開設2至3個托班。在“用”上動腦筋,在設點資源豐富的公辦幼兒園內(如明園村幼兒園、第二藝術幼兒園、市光二村幼兒園)開設2至3個托班,有效緩解幼兒入托壓力。
浦東新區根據區域內入托需求,及時調整托班開設布局。上鋼新村幼兒園是最早的工人新村幼兒園,也是區域內家長認可度高、口碑好的優質幼兒園,今年幼兒園進行園部調整,把新村部調整為托班部,增設班級,並將環境改建得更符合2-3歲幼兒身心發展需求。同時,幼兒園注重托班教養結合,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合理安排一日活動﹔組建托班“雙証”師資隊伍,開展托班教研,實現研訓一體化﹔努力構建家園社協同育人機制,共建教養資源、共商教養方式,實現家園社一體化。
多方協同
以街鎮為主體建設社區托育“寶寶屋”
靜安區堅持貼近需求、多方參與,江寧路街道改建蔣家巷居民小區內一處兩室一廳的民用房屋,融合原有中式裝修要素,打造成“寶寶屋”,讓幼兒在類似家庭的熟悉環境中體驗日常生活經驗,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大寧路街道開設全市首家園區中的“寶寶屋”,為園區內彈性工作制年輕白領們提供臨時照護服務。街道與區教育部門搭建平台,由園區黨組織與公辦幼兒園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園區提供“1元租金”的場地,幼兒園依托教育專業提供專業化的建設與服務支持,實現資源共建共享,讓更多群眾受益。
普陀區充分考慮適兒改造,便捷預約,其中桃浦鎮社區“寶寶屋”打造為“半開放”的適兒空間,讓幼兒可觸及家長“視線溫度”,有效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增加其在玩中的安全感和陪伴,也為家長提供直觀了解幼兒狀態和從業人員陪伴情況的路徑,有效緩解家長對托育服務的陌生與焦慮。同時,普陀區率先試點完成“社區寶寶屋”“隨申辦”線上預約功能,確保嬰幼兒接領安全,讓家長實現足不出戶的“躺平式”操作,便捷提供每一個家庭的隨“約”而安。
新增1200個平安屋
「工程進行時」
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延伸服務群眾觸角,滿足國際化超大型城市社會面防控和應急處置實際需要,市委、市政府將“平安屋”建設列入2022—2023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上海公安機關按照要求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全市“平安屋”外部安裝統一式樣的燈箱,內部配備防暴裝備和必要的急救、消防設備,落實人員佩戴“平安志願者”袖章,開展24小時值守。同時,上海公安機關以“平安屋”為載體,組織發動保安員、平安志願者、樓組長、商戶店員等各類群防群治力量,配合開展應急處置、巡邏防控、基層治理、防范宣傳、為民服務等工作,著力構建公安機關“一呼百應”、人民群眾“全民皆防”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新建“平安屋”627個,佔全年計劃52.3%,累計接受群眾求助5500余次。
「特色點位」
寶山公安分局充分發揮屬地優勢,與上海大學達成合作共建新機制,以弘基廣場“平安屋”為大學生平安志願活動實踐實訓基地,以“平安寶山,安全校園”為主題,打造平安屋“寶藏”青年志願服務隊。今年“五一”前夕,平安屋“寶藏”青年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大學生積極報名,熱情地投入到平安志願服務活動中。大學生參與活動后,紛紛表示佩戴了平安志願者袖標就代表了一份責任,協助民警共同守護平安,獲得感滿滿。
為進一步增強水域治安駕馭能力,上海公安機關還將“平安屋”建設延伸到水上。閔行公安分局在轄區水域建設全市首個“水上平安屋”。“水上平安屋”安裝大幅標識燈牌及燈箱,提高水域辨識度﹔內部設立調解室、民警工作室等功能區,並加配救生衣、救生圈、醫藥箱等救護器材。“平安屋”內配備24小時值守力量,為遭遇惡劣氣候、船舶故障或突發險情的船隻、船民提供緊急靠泊、人員撤離和救助服務。
市公安局邊防港航分局因地制宜篩選出10艘新型環衛船作為“水上流動平安屋”改造投用,並從專業隊伍中選拔100余人作為首批“水上流動平安屋”巡防值守力量,組織開展送教上門和崗前培訓,結合實戰科目演練,提升值守人員應急處置能力。
目前,全市水域已有10余個“平安屋”,為市民群眾提供保護和幫助。下一步,上海公安將繼續探索“平安屋”建設,努力實現“陸域、水域”全覆蓋,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資料:市住建委、市重大辦、團市委、市教委、市公安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