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招親?這場“虫虫大作戰”不簡單

眼下正值暑假,這個周末,在四平路街道就有一場持續兩天的活動——“比武招親”。當然小朋友們不是為自己比武招親,而是讓他們親手養大的雄性獨角仙們進行一對一打擂台比賽。
7月15日下午,在位於控江旭輝Mall 廣場上的彩虹科學站,一場擂台賽正式打響。現場約100名小朋友帶來了他們親手養大的雄性獨角仙。
獨角仙們正以車輪戰的方式1對1進行對抗。擂台以圓木做底,模擬獨角仙在自然環境中的競爭。擂台上,每對獨角仙隻要用自己頭上的長角,將對方頂到前腳並離開底座,便計1分,先達到5分者即可勝出。可見,要想保住分數,獨角仙們還需要有一對強有力的前腳。為了此次比賽,獨角仙的小主人們在平時就不斷訓練它們。
胡藝凡小朋友:“我會假裝旁邊就是對手,在家裡自己給它裝木頭,我用毛筆給它訓練的時候,隻要碰到它的底盤就會往下低。我們希望它的腳能站住,就測試了一下它,發現它的底盤非常穩。”
現場10個擂台同時比賽,在第一輪100進50的比賽中,獨角仙們的狀態是最佳的。在裁判員的輪番挑動下,受到外界刺激的獨角仙紛紛舉起長角,迎戰對方。擂台上相互對抗的獨角仙,有的雙方勢均力敵,招式上有來有往﹔有的體型大小懸殊,但勢不可擋。當然也有“摸魚”選手,擂台上磨起了“洋工”。
據了解,這些獨角仙都是小朋友們從虫卵狀態開始飼養的,需要經過一年的精心照顧,才能來此比賽。車輪戰過后產生的“16強”選手,將各自獲得一隻雌性獨角仙。“16強”產生后,它們還將繼續為小主人而戰,爭奪冠亞季軍。為了獎勵將獨角仙喂養得強壯的小朋友們,活動方准備了獎杯與禮品頒發給他們。當然,小朋友在比賽中的收獲可不隻這些。
高健是同濟大學生物學博士,也是此次活動主辦方——彩虹科學工作室的創始人。他表示,因為獨角仙本身就是上海本土的昆虫,具有非常好的科普優勢。而且它飼養非常簡單,小朋友基本都能夠勝任。小朋友們從它很小的卵開始養起,等變成幼虫,然后變成蛹。每年的7月份,就會變為成虫。這個過程它生命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小朋友們在自然課中也學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希望他們在親手養獨角仙的過程中,去觀察,去記錄,去學習。
其實,每年夏天四平路街道都會舉辦這樣的獨角仙比賽,至今已是第七屆了。活動不僅讓強壯的獨角仙們“招到了親”,也讓小朋友們在喂養獨角仙的過程中,學習更多自然知識。做到親近自然,熱愛自然。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