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大江東︱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為“第一動力”做強引擎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姜泓冰 黃曉慧 宗晨亮
2023年07月03日08:47 |
小字號

“基礎研究特區”擴區,“大零號灣”劍指世界級科創灣區,18項新招為創新主體放權“鬆綁”……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蹄疾步穩,不斷為創新“第一動力”做強引擎。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1月考察上海時提出的殷切囑托。錨定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的目標,上海著力形成科創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增強策源功能,優化創新生態,推動協同創新,上海勇蹚激流,兼程並進。

深耕基礎直追前沿,“基礎研究特區”支持“無用之大用”

中科院上海分院入選“基礎研究特區計劃”的青年科研人員。資料圖片

前不久,同濟大學34歲的青年教授施宇智收到了一筆180萬元的新增科研經費,用於微納光學領域研究。來自上海“基礎研究特區計劃”的支持,讓施宇智和他的團隊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地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

看似“無用”的基礎前沿,卻有誕生顛覆性創新的“大用”。深耕基礎、直追前沿,支持“無用之大用”,兩年來,上海在全國首開先河的“基礎研究特區計劃”,一邊探索、一邊優化,在首批6家試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基礎上,今年又擴充了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3家高校試點,重點圍繞雙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領域,引導鼓勵試點單位用好自主權,努力產出重大原創成果。

比施宇智更早入選“特區計劃”的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斌,更能體會“特區之特”。兩年前,作為中科院上海分院首批入選“特區計劃”的37位科學家之一,他潛心研究近16年的“遺傳譜系示蹤技術”獲得了渴望已久的支持。

這項技術好比在人體小宇宙裡架設觀測的天文望遠鏡,破譯細胞之間的“接頭暗號”,揭示細胞的“前世今生”。這一生命科學中基礎又前沿的領域,因技術難度高、成果產生慢,國內外研究者寥寥。志趣在此的周斌以“愚公移山”的堅持,帶領團隊發展雙同源重組示蹤技術,成功揭示了體內冠狀動脈和心肌細胞的起源,為探索器官原位再生研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浩瀚幽暗的“人體宇宙”隻不過劃亮了一點微光,漫漫探索路仍需要更多的薪火照亮。“特區計劃”試水改革,給了周斌盼望的長周期支持——“‘特區’沒有硬性要求我們做什麼、匯報什麼,沒有工程化的指標盯著,也不需要每年都撰寫研究進展報告,我感受到了寬鬆和自由,可以專注於自己喜歡、擅長的探索研究。”

針對當前基礎研究環境存在的“快魚吃慢魚”現象,“特區計劃”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減少各類申報所佔據的時間精力,保障科研團隊充分、穩定的經費。對於基礎科研,特別是“從0到1”的需要漫長周期的研究工作,“特區計劃”給予了寬鬆的環境和自由的土壤。周斌認為,失敗風險較大的原創性探索,需要寬鬆的環境,但寬容失敗並不意味脫缰野馬似的“瞎想”,入選“特區計劃”者大多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准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項目可行性非常重要。

對此,中科院上海分院圍繞上海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布局實施了25個前瞻性的基礎研究項目,聚焦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環境氣候、物質材料等領域。上海交通大學以《自然》雜志出版的“125個科學問題”為榜,促進跨領域、跨學科交叉研究,20個項目主攻海洋、能源、健康、信息和前沿交叉領域。復旦大學根據學校的學科特色,著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原創研究,17個項目重點聚焦物質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學、環境氣候等領域。

上海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上的持續發力,在藍天夢、中國芯、創新藥等世界科技強國角力的主戰場上持續供給,造就了原始創新成果迭出的高光時刻:2022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其中三項由上海科學家參與或主導﹔出自上海科研團隊的兩款抗新冠病毒創新藥,均獲批附帶條件上市,關鍵時刻貢獻抗疫力量﹔潘建偉院士領銜的實時量子密鑰分發屢破世界紀錄,其中關鍵技術結合使用的正是上海科研團隊新研制的核心器件……2022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4.2%,上海科學家在《科學》《自然》《細胞》上發表論文120 篇,同比增長12.1%,佔全國總數的28.8%,基礎研究持續高質量產出。

從“創業苗圃”到“科創雨林”,創新種子快速生根成長

在2023年初舉辦的張江高科895孵化器創業營現場,大企業高管為航空航天領域創業者進行創業輔導。資料圖片

與自然界生態系統近似,科技創新生態體系關乎創新的源頭活水能否連綿奔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體系是上海建設科技創新新高地的關鍵所在

在寸土寸金的張江科學城,張江高科舍得拿出一幢樓1萬平方米搭建芯片測試公共服務平台,隻為幫助中小微企業獲得便捷而優惠的測試服務,降低創新創業成本。

“新品測試,對做芯片設計的中小微企業來說是一大難:自身搭建測試平台成本太高,外借測試平台要麼等太久、要麼費用太貴。近幾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重塑促進創新鏈的融合,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創新涌現、要素集聚,迫切需要資源串聯、平台支撐。”張江高科下屬的895孵化器負責人傅曉纓有十余年孵化從業經驗,她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張江正從一個個孤立的“創業苗圃”向創新資源、要素富集的“科創雨林”轉變,孵化器的角色定位也從“管家”“紅娘”向“合伙人”“公共平台搭建者”轉變

起初,這樣的轉型,業界存疑:國資背景的孵化器,能靈活適應市場變化,成功“孵出”硬核科技企業的未來嗎?除了為初創企業提供場地租賃優惠,還能做什麼?

“產業重塑帶動創新重構、市場轉型,國資的公共服務屬性恰恰是我們的優勢。”傅曉纓認為,作為“孵化器最集聚、孵化形式最多元、孵化鏈條最健全”區域,張江的創新創業有其獨特性,這裡的創業者很多是從大企業、大院所出來的資深人士、科學家,擁有成熟的技術團隊,“他們起點高,創業成功率也較高,就考驗我們的土壤能不能接得住這些創新的良種了。”

如今,張江“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體征日漸鮮明:這裡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初創期企業需要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孵化器可以作為“紅娘”,為企業鏈接設備、技術、資源﹔這裡擁有成熟的融資市場,企業需要資金“撐腰”,孵化器可以為企業對接找到社會資本﹔上海三大先導產業的公共服務平台正在張江完善,孵化器挑起搭建的大梁……傅曉纓說:“張江的科創總結起來就是‘事在人為’,良種隻要落入張江的沃土,就能得到充分的陽光雨露、自由生長。在張江,街頭、咖啡館隨處可見背著雙肩包的科創人,看著他們從一顆顆種子開始一點點成長起來,我們很有成就感。”

青芯半導體科技就是這樣的“良種”。2019年末,創始人楊浩帶著一個整建制研發團隊來到張江創業,在提供一站式創業環境的895孵化器“創業苗圃”天之驕子辦公樓扎下根。除了拎包入駐的便捷和辦公場所租金減半的優惠,令青芯半導體受益頗多的是,參與由孵化器打造的895創業營,得以深度接觸一批專家學者、業內資深人士和創業同道,從他們身上充分汲取創業的養分,“許多創業者出身科研,是企業運營的‘門外漢’,創業營的導師幫助我們繞開創業的‘坑’。”

短短兩年間,“幼苗”迅速拔節生長,這家公司從最初十人不到的團隊成長為百余號人的企業,所研發的高性能芯片也相繼通過專業測試機構和客戶的認可。2022年,張江高科在陪伴企業的過程中看到其潛力,擇機完成對青芯半導體的投資,進一步助力企業茁壯成長。楊浩說,當時尚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投資手續辦理頗為不易。張江高科想方設法推進投資事宜,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張江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地為服務器芯片國產化做些實事。”

895孵化器的蛻變,是上海構建科創生態體系的一個生動實踐。放眼全上海,張江科學城、“大零號灣”、G60科創走廊、楊浦科創帶,規模成型的四大科創集群已呈現出東西南北鼎立之勢。從一組組數據也能感受創新生態體系的日臻完善帶來了強勁研發動力:上海現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超500個,孵化服務企業近4萬家,企業技術創新如火如荼,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2萬家,研發總支出同比增長22.2%,新增155家科技小巨人 (含培育) 企業,累計超過2600家。

推進高校企業協同,打通創新鏈條“裉節”

6月25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專題調研高科技企業。陳正寶攝

如果說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讓創新生態體系的“策源”功能更加完備,那麼,推動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是打通創新鏈條“裉節”、提升科創策源效率的重要環節。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科技大學多年磨合形成的科創“共生”關系,就是一個生動案例。

作為上海科技大學孵化的首家高新技術企業,疊境數字的初創人員大多數來自上科大,企業自帶上科大基礎研究的“養分”。他們通過光場技術、智能視覺、三維重建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出行業領先的數字孿生城市、智能數字人等新潮科技產品。但是,公司成立四五年,年營收額遲遲無法跨過“千萬級”門檻。

職業經理人張朝華在2021年加入疊境數字擔任CEO。在他看來,疊境數字業績上不去,症結在於對技術應用場景不了解、對市場動向不敏感,產品落不了地。經過半年“診脈”,疊境數字將基礎前沿的研究課題剝離出來,由上科大根據其需求定向研發。

“研發成功后,我們從高校獲得核心技術,專利授權費按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賣得越好付得越多,賣不出去就不支付。研發費用成為可變成本。”張朝華說,這種科研分工的合作模式類似“接力跑”,高校偏重基礎研究,做出應用“苗頭”時,企業接過來做轉化落地研發。對科技型小微企業來說,尤其要降低“犯錯成本”,才能持續發展。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疊境數字呈現的“上帝視角數字孿生城市”驚艷眾人:一個交通路口被用三維方式實現1︰1的數字化還原,延遲在1秒以內,讓管理人員擁有了“上帝視角”——三年前,數字孿生城市技術剛剛問世,曾苦於缺少應用場景,是張江給了產品第一塊“用武之地”,目前這一技術已陸續部署應用於上海多個區的城運平台。

科學家敢干、資本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一個“敢”字,展示了上海推動科技創新不拘一格、競相突破的可喜局面。

在全球音視頻實時互動市場的“隱形冠軍”聲網,技術團隊正研究攻關多路媒體流同步採集實時傳輸等最前沿技術,不僅能在線上多視角還原手術室,還能實現醫生遠程查房、“隔空”ICU探視等。“上海是國內最早提出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城市,向科創企業開放醫院、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音視頻實時互動領域20多個行業賽道、200多個應用場景很多在上海能找到,並有望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場景標杆。”聲網副總裁崔博說,企業自主創新的50多項全球發明專利、持續的研發投入,是他們在新賽道上大展拳腳的底氣。

從科創企業的成長,窺見一座城市構建創新生態體系的方式轉變,從落項目、建設施、進企業、引人才的簡單要素聚攏捏合,到如今圍繞創新鏈“裉節”改革破題,創造條件讓科創要素在一起化學反應,科技創新范式正在上海深刻變革,創新策源能力正在上海不斷強化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