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機場聯絡線建設最新進展

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介紹,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機場聯絡線建設最新進展來啦。嘉閔線7標豐茂路站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嘉閔線15標迎賓三路站基坑順利開挖,機場聯絡線12標7#風井至凌空路轉換井右線“智馭號”盾構機順利接收。詳見↓
嘉閔線7標
豐茂路站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6月16日,伴隨著成槽機的轟鳴聲,嘉閔線7標豐茂路站主體結構地下連續牆施工正式啟動,標志著目前國內單體最長地下車站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7標豐茂路站位於嘉定區澄瀏中路與豐茂路交叉口,為地下二層雙島四線車站,共設4個出入口、3組風亭。車站總長度為1286米,相當於4個市域鐵路標准車站長度,是目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單體最長的地下車站,總建筑面積為78110平方米。豐茂路站是嘉閔線馬東動車運用所與規劃寶嘉線的接軌站,未來也是寶山主城區、嘉定新城至虹橋樞紐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站點。
豐茂路站施工范圍內地質條件復雜,主要為淤泥質黏土、粉質黏土、黏質粉土等軟弱地層,且地下水較豐富,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超長異型深基坑施工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上海申鐵的統籌部署與組織協調下,項目團隊採用深基坑變形自動化監測、RJP牆縫止水和深層真空降水施工工藝,通過現代化工程管理模式和智能安全質量管控平台,依托物聯網、計算機信息、BIM技術和揚塵在線監測、綠色施工等一體化系統,打造智慧工地平台,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通過精准數據採集、智能數據挖掘分析和智慧綜合預測,合理統籌施工進程,最大程度確保施工安全和項目推進。
嘉閔線15標
迎賓三路站基坑順利開挖
近期,嘉閔線15標迎賓三路站主體基坑順利開挖,標志著項目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15標迎賓三路站為地下三層單柱雙跨島式車站,車站總淨長244米,標准段淨寬20.6米。現場基坑內多為淤泥質粘土,該土層呈流塑狀,具有壓縮性高、強度低、滲透性小和靈敏度高等特性,施工過程中對結構變形控制和基坑穩定性具有很高技術要求。
為確保基坑順利開挖,項目團隊嚴格按照上海申鐵編制的“9+1”重大工程風險管控相關制度要求,從技術、物資、設備、安全等多個方面進行籌劃部署,通過組織多次內部推演,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並成功通過專家組驗收,為此次基坑順利開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嘉閔線全長44.04公裡,途經嘉定、閔行2個區,全線共設15座車站,最高時速160公裡。按照規劃,它是上海市域鐵路網絡中,重要的南北向主軸干線,是串聯起嘉定新城、虹橋樞紐、閔行等重要新城及交通樞紐的主要線路,也是“軌道上的長三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機場聯絡線12標
7#風井至凌空路轉換井右線
“智馭號”盾構機順利接收
近期,機場聯絡線12標7#風井至凌空路轉換井右線“智馭號”盾構機本體全部進入接收井,這是12標第三台順利完成接收的9米級大盾構,目前最后一台盾構機掘進還剩198環,項目隧道區間掘進施工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12標7#風井至凌空路轉換井區間隧道右線長約5.7公裡,區間共計3164環,採用9米級土壓平衡盾構機推進,最大縱坡11.53‰,區間隧道埋深12.1至21.55米,線路縱斷面總體呈現“W”字坡,該段區間共設9處聯絡通道。隧道區間掘進出7#風井后轉入啟航路,后沿亭東港敷設,線路沿S1迎賓高速南側向西敷設,最終到達凌空路轉換井順利接收。
“智馭號”盾構機搭載了最新自動巡航系統,實現盾構機“無人堅守,自主推進”一鍵式智能推進模式。目前,自動巡航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數據模型自主判斷推進,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期間創下單月掘進461環(829.8米)的國產9米級土壓平衡盾構機單月掘進最好成績。
7#風井至凌空路轉換井區間右線全長5695米,為機場聯絡線工程最長的盾構區間之一,施工過程中有3個A級風險點和5個B級風險點,在超長區間隧道內保障軸線控制十分具有挑戰。根據實際情況,項目團隊採取了精研施工環境、成立重大風險應急小組等措施,同時借助於自主巡航系統對盾構姿態、同步注漿、出土控制更為精確的特點,實現成型隧道質量好,以高標准完成區間盾構掘進施工。
機場聯絡線全長68.6公裡,途經閔行、徐匯、浦東新區3個行政區,全線共設9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60公裡。項目建成后,虹橋和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間運行時間可控制在40分鐘左右,與多條既有及在建軌道交通實現換乘,方便沿線市民和旅客出行。同時,還將進一步增強浦東和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服務長三角城市群,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資料: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