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 | 長情陪伴,排憂解難!上海優化營商環境“進無止境”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黃曉慧
2023年03月02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你追我趕、想方設法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3年早春,穿行於上海各區,不論中心城區還是遠郊鄉間,都能感受到這樣的努力。

春節后第一個開工日,上海市發布“優化營商環境6.0版”,各區陸續推出細化落實行動方案。大江東工作室梳理發現,其間既有對此前頗具上海特色的做法,繼續鞏固提升,為企業紓解現時之困、提振發展信心﹔也有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深化市場化改革,體現上海牢牢“佔據”跨國企業產業鏈全球布局首選地的決心與魄力。

楊浦區致力打通營商服務“最后一公裡”,多了首席服務員,“辦不成 我來幫”

開熱線、搭平台、設專班,“隻要助企業長成參天大樹,都會舍得投入”

“隻要符合楊浦高質量發展方向的,再好的資源我們都會舍得投入﹔隻要願意和楊浦共同成長的,再長的時間我們都願長情陪伴﹔隻要能為企業排憂解難的,再大的困難我們都將堅決克服。”2月16日,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在該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作出“三項承諾”,公布了25033259的“區長營商環境熱線電話”。楊浦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方案同時發布,釋放“全域優環境、全員促發展”的強烈信號。

細看這份“楊浦改革方案”,聚焦科創雙創,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集成創新”是一大亮點,其中十大實事項目可看作營商環境“微創新”的集成體,既升級了5年來楊浦區改革探索出來的首席服務員、政銀通、稅立方、長三角雙創券等創新做法,又推出了信用惠企服務“一件事”、“才聚楊浦”人才服務平台、指尖上的“政策工具箱”、穩就業保用工一站式服務、知識產權檢察站等新項目,企業遇到溝溝坎坎,在楊浦都能找到“爬坡過坎”的工具。

“楊浦方案彰顯了宏觀視野,也滿足了市場主體需求。”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秘書長倪奕鬆希望,政府更多關注初創企業,幫助他們發展壯大。

營商環境猶如土壤,滋養企業成長,需要政府在“培土”環節恰如其分地發力。樹起“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口碑的普陀區,2022年建立重點企業服務“系主任”“班主任”工作機制。根據所屬企業系列,理出36個“系”,由相關區領導擔任“系主任”,相關行業或街道鎮、地區中心領導擔任“班主任”,協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困難。

春節過后首個工作日,十余位企業代表與普陀區領導齊聚一堂,吃了一頓特別的新春開工早飯。企業代表面對面提出的難題,“系主任”“班主任”們跟進解決,“清親”之間,提升企業服務能級。“系主任”“班主任”牽線“靠普貸”助企紓困保市場主體,推動了市場復蘇和經濟重振。這一機制也增強了區域產業鏈韌性,“引進一家、帶來一串、落地一個、帶動一片”,形成集聚效應。

普陀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現場

“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達到93%,新增市場主體12萬戶,雙雙位居全市第一。這兩項指標的躍升,讓奉賢區更加堅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雲模式”,加速推進“四個一”雲審批模式,“線上審批是常態、線下審批是例外”。在“雲上晨會”平台,相關負責人任“群主”,主動問、調研找,形成問題清單,打造“敲定解決方案、明確辦理事項、全程跟蹤問效、開展專項督查、企業評估反饋”的新流程,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加速各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大江東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末,奉賢區已舉辦“雲上晨會”151場,邀請企業380家,提出問題363個,解決問題351個,解決率96.7%。通過“雲上晨會”跟蹤服務重大工程及重點產業項目40個。

黃浦區的“隨申辦”,多了知識產權模塊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做強上海“講規則”優勢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優無止境”——響亮說法背后,是堅定的政務服務與社會建設理念。不僅救急,更要治本,才能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黃浦區改革方案圍繞市場主體最關切的“高效服務、公平監管、法治保障、開放創新”,聚焦“堅決落實該辦的事、全面做好能辦的事、持續優化創辦的事”,提出6方面26大項135條工作舉措。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企業創新。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監管、服務聯動,設立黃浦區知識產權綜合公共服務窗口、上線“黃小知”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直通車、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變“知產”為“資產”,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活力。2022年,黃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幅居全市第一。

法治保障,猶如一道清晰精准的航標,指引企業揚帆航行。在崇明區,百年老店江南造船集團正為新型用工犯難,“傳統的項目外包模式,越來越難適應目前的生產需要,外包公司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容易發生工期滯后、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企業負責人正考慮推行勞務用工改革,計劃對在廠1.8萬名務工人員逐步通過同一公司平台管理。為避免轉型過程的勞動用工風險,崇明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指派區仲裁院和局執法大隊相關人員聯合上門,充分了解企業需求,結合“人社政策您點單”活動,專門制定宣傳手冊,多次主動上門提供政策宣傳、問題講解等服務,讓企業一再“點贊”。‍

崇明人社局主動到江南造船集團調研,提供專業服務

坐落在金山區朱涇鎮的上海永太服裝金山有限公司起步於1997年,現在是國際品牌優衣庫的代工廠,產品銷往25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2021年,工廠出品的280萬件高檔西服零次品、零投訴、零延期,成為全球6家優衣庫優秀工廠之一。市場環境低迷,永太公司卻訂單不斷,正籌劃投資新的服裝面料工廠。公司創辦人、董事長李長虹是本地人,曾到外地投資建廠、在東南亞管理過工廠,他認為,“守誠信、重品質、講規則的營商環境,形成了‘上海制造’品牌特性。法治規范,注重規則,讓企業在肥沃土地中根扎得更牢、更放心大膽地闖。”

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是金山區鞏固“上海制造”優勢、優化營商環境的首要改革任務。“三團一平台”組團式聯系服務企業是“金山方案”亮點——法治體檢、法治宣講、法治咨詢三個服務團以及‘法護金企’微信小程序服務平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上海南翼包裝有限公司系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而來,面臨一系列股權方面“疑難雜症”。前不久,“三團一平台”中的法治體檢團隊來開專題會,逐條指出該公司股權設置的法治風險,提出優化股權結構的針對性建議。“專業指導下,我們整合公司股權,完善股權退出機制,解決了長期以來想要解決的問題。”公司董事長羅金生告訴大江東。

良禽擇木而棲。更多企業、人才到金山投資興業,區域發展活力有效激發。金山區每年新設市場主體數約佔上海市十分之一,始終保持前列。“十三五”期間,金山區法治體系對營商環境貢獻率超過30%,全市排第二、郊區排第一,2021年營商環境法治保障考核居全市前列。

金山區司法局協調法治體檢團上門為企業服務

為企業創新開天辟地,最好的陪護就是“常伴左右”

把市場主體和創新人才的感受度,作為衡量營商環境第一度量衡,上海各區行動方案,都將重心對准創新創業人才,堪稱傾囊而出。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前沿,青浦區最亮眼的當屬制定實施“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在青年人才支持、科技創新扶持、人才公寓多樣化支持、海外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並制定新城人才安居政策。

曾在哈佛大學就讀計算機與統計學本科的黃瑞杰,將他致力為企業數字化能碳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落“滬”,青浦(長三角)留學人員創業園為他提供優先支持辦理落戶、資格評定、評選表彰等支持,可以優先申辦海外人才居住証,參加社會保險、繳交公積金、享受人才專項發展資金。營商服務團隊還提供企業注冊、稅收代辦、商務信息咨詢、培訓、項目申報、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目前,青浦區實現留創企業32家,留創孵化項目29個。留學回國人員落戶增量加速,截至去年底,青浦區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市常住戶口業務辦理量581人,較上一年同期增長270%。

青浦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為海歸創業者提供多項便利服務

國際知名時尚企業嬌韻詩公司2021年落戶靜安區,區裡一直有專員提供一對一、全方位服務。2020年,得知嬌韻詩有設立海外實驗室計劃,靜安區積極提供選址方案。考察多個城市后,靜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中選,一天時間便幫企業辦出証照,“靜安速度”令企業嘆服。

嬌韻詩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鐘曉鳴說:“靜安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對中國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未來會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更持續穩定的高投入。”目前,靜安區囊括了嬌韻詩的商貿、電商版塊業務,最新的研發版塊也順利落子。

最長情的陪護就是“常伴左右”、相互成就。全球知名藥企賽諾菲收購相關藥品經營資質企業、重新拓展銷售業務、新設大數據企業,其間,靜安區一直陪伴左右,提供相關支持。國際時尚品牌COACH的跨省業務整合、升級中國區總部、集團轉型加大電商板塊業務投入等發展過程,也時時可見靜安區的扶持。該區著力打造“金牌”店小二、“全能”店小二,全力以赴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貼心的服務。

(本文圖片均由各區相關部門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