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初見上海·崇明篇︱離都市不遠,與生態很近,在這裡“崇”憬“明”天!

記者唐小麗
2023年01月19日10:03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你,還記得

第一次聽聞上海的時間嗎?

第一眼看到上海的景象嗎?

這座城市與你有著怎樣的溫情故事?

也許是新鮮、也許是感動、也許是驚喜、也許是期待……上海,風雨洗禮后磅礡脈動依舊生生不息。即日起,人民網上海頻道聯合上海各區融媒體啟動“初見上海”大型系列採訪,尋找這座城市裡各行業平凡而不普通的人,記錄他們與上海初見的美好故事,感受那一刻治愈的心動。

本期,人民網上海頻道和崇明區政府新聞辦、區融媒體中心合作推出《初見上海·崇明篇》,帶你了解他們扎根東灘濕地呵護鳥兒家園、“把脈”大型設備實現工匠夢、執著水產養殖的“生態夢”…

故事一:守護崇明東灘,為鳥兒守護家園

“東灘濕地寧靜祥和,這也是我愛上上海的理由”

——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傅小生

傅小生,江西新余人,1998年從江西來到上海。當過老師、從事過市容環衛管理工作,如今在上海崇明守護著一片淨土——東灘濕地。

在上海生活了25年,傅小生見証了這座人民城市的發展變遷。

“第一次坐公交車經過外灘,看到東方明珠,覺得這棟建筑真的是雄偉壯觀。”25年前“初見”上海,讓他記憶猶新。如今,上海“三件套”刷新著城市的天際線,讓人不得不感嘆上海的發展速度。

從江西來到上海,傅小生首選的是教育行業。在楊浦區某中學任教的數年間,他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向這座城市汲取他的未知。但即便做了25年上海人,傅小生還是笑著搖頭,滬語對他而言始終隻會聽不會說,“謝謝儂”已是他表述的極限。

初來上海,氣候未讓傅小生不適應,江西悶熱多雨,上海濱海臨江,除了梅雨季,氣候舒爽,十分宜居。但飲食上,江西人好辣,上海人喜甜,好在傅小生適應能力強,很快也適應了上海人“紅燒肉裡要加糖”的飲食習慣。

離開教育行業后,傅小生進入了綠化市容系統。“現代化的城市更需要整潔的市容環境,也需要從業者更細致的觸角。”

世博會、各類重大活動,給上海的綠化市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傅小生堅守崗位,默默奉獻,感受著精細化管理帶給這座城市的巨大變化。

“每次走在上海的街頭巷尾,看到道路寬敞整潔,綠地舒適宜人,市民共同守護生活的環境,由衷感嘆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和市民的文明素養”。

2019年,告別了市區的工作,傅小生來到了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這裡和市區完全不一樣,視野開闊,地廣人稀,一個禮拜看到的人還不如市區裡一天看到的多。”

崇明東灘濕地位於全球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是候鳥重要的越冬地和補給站。寬闊的濕地水面和豐富的食物資源讓候鳥在這裡得到充分的休憩和能量補充。

“每年都會有一百萬隻次的候鳥光臨東灘,我們工作做得好不好,鳥類數量就是最好的評判標准”。

2016年至今,東灘越冬小天鵝數量從60多隻躍升至1000多隻,白頭鶴數量連續數年保持在100多隻,成為名副其實的“白頭鶴之鄉”。候鳥遷徙高峰期,管護巡查、生境維護、科研監測、科普宣教等工作異常忙碌。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學習完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傅小生激動地說,“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為子孫后代留住這片淨土,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努力。”

2019年,中國黃(渤)海棲息地(一期)申遺成功,江蘇省鹽城的兩處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而包括崇明東灘在內的11處候鳥棲息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目前已進入關鍵階段,崇明東灘或將成為上海首個世界自然遺產。

“東灘濕地寧靜祥和、生機盎然,是地球留給人類的共同財富,這裡也是我愛上上海的理由”。

故事二:為大型設備“把脈”的人

“我馬上就要成為一名新崇明人了!”

——上海冠華不鏽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電氣工程師周勝勇

每天早上,在上海冠華不鏽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華)的生產車間裡,總能看到一個穿著水泥色工裝、拿著筆記本電腦穿梭於各個生產設備間的人,他就是冠華的高級電氣工程師周勝勇。

周勝勇每天都習慣性地去車間轉一轉,為這些“大家伙”“把把脈”。

今年37歲的周勝勇,祖籍山東濱州,原本一直在老家工作生活。2007年,他的岳父岳母被外派到崇明的供銷社工作,在和岳父岳母的聯系溝通中,讓他對上海有了“初印象”,也漸漸對這個國際大都市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向往。

於是在2010年,周勝勇毅然辭去老家穩定的工作,和妻子來到上海打拼,憑借著自身過硬的技術本領,在浦東一家電氣公司站穩腳跟。

“在上海的這幾年,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海納百川’。在醫療、就業、教育、人文、民生等各個方面都非常穩定,我們生活在這裡很有安全感。”

那時候,周勝勇也經常會在周末帶著妻兒來崇明和岳父岳母聚聚。“崇明的感覺和市區又完全不一樣,讓人感覺很放鬆很自在,不由自主想多待一會。”

為了遵循自己內心的感受,周勝勇在2014年舉家從浦東來到崇明,進入了冠華工作。家人都在身邊,企業也為其搭建了一個持續進步的舞台,周勝勇決定扎根崇明,在冠華埋頭鑽研,如今已成為公司的“技術大拿”。

在一次廠區巡邏中,周勝勇發現一台意大利進口的拋光機閑置許久,受疫情影響,如果請外商來維修需要長時間等待,還要支付高達數萬美金的維修費,更要承擔一定的疫情風險,時間長、成本高、風險大,怎麼辦?

束手無策之時,周勝勇決定帶領技術團隊啃下這塊“硬骨頭”。看不懂意大利文的說明書,他就找來外語詞典一個詞一個詞地查。連續奮戰30多個日夜,終於找到了故障點。“那段時間,晚上做夢都是檢修方案。”周勝勇笑著說。但這些辛苦都是有意義的,實現自主維修后,不僅確保了進口設備的順利檢修和正常運行,一年還能為公司節約維修費近500萬元。

這只是周勝勇多年技能升級路上的一個縮影,自主研發編程、制作點膠作業控制系統,為企業每年節約成本約12.47%﹔帶領團隊設計自動三工位車底機,每年為公司創造90多萬元利潤﹔研發具有放氣孔的鍋蓋及煎鍋,該項目榮獲第三十三屆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優秀創新金獎……截至目前,周勝勇帶領著團隊完成技術攻關項目30多項,其中涉及技術革新、解決國外技術封鎖、新產線研發、環境保護等多方面。2022年,在周勝勇帶領下,公司研發部榮獲“2022年全國工人先鋒號”,他本人也榮獲2022年度“崇明工匠”稱號。

“我已經把崇明當作自己的家了,有時候過年回老家反而不適應了。”今年,周勝勇已經提交了人才引進的落戶材料,即將成為一名新崇明人了。

故事三:水產養殖“生態夢”

“做農業全憑良心,保護生態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上海春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竑

稻田裡,沈竑正欣慰地看著自己養殖出來的野生甲魚張牙舞爪、活力十足。

來到崇明二十多年的沈竑,是浙江湖州人,目前在崇明從事生態水產養殖研究工作。

1995年,沈竑第一次與崇明結緣。說起原因,還是老東家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在背后的助推。

“當時人工蟹苗繁殖不出來,全靠捕撈天然蟹苗,且價格昂貴。我正好作為局裡海洋生物調查項目的負責人來到崇明,研究蟹苗的人工繁育。”沈竑回憶著初次來到崇明時的情景,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稻香,伴隨著這股稻香,他的“生態夢”逐漸在心裡生根發芽。

“周一來崇明,周六回市區”的“城鄉切換”模式,讓沈竑犧牲了很多家庭時間,在這裡的生活環境也十分艱苦,僅有的娛樂就是守著一個圖像模糊的電視機。即使是這樣,他始終堅守突破蟹苗培育技術的初心。

經過日夜不停的苦心鑽研,終於,顯微鏡下的河蟹胚胎出現心跳,試驗成功了!在這裡,他看到了發展的機遇,也找到了“生態夢”實現的可能。

“我一直有個生態夢:如果所有生物都能在自然界中處於一個平衡狀態,那麼這個世界的生態環境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在談論自己的理想時,沈竑的眼裡散發著光芒。

在實現了成功培育人工蟹苗后,沈竑在崇明豎新鎮大東村、響哃村流轉了700畝土地,繼續自己的夢想。

他發現,農藥削弱了農田生態系統自然控害的作用,尤其是對中性昆虫的傷害特別嚴重。於是,沈竑開始嘗試用“小龍蝦”來測試水稻中含藥量,以此來控制水稻的質量。

“很多人起先不理解。我跟他們說,你們敢不敢讓我往你們的水稻地裡放小龍蝦?如果能生出小龍蝦寶寶,那就是真正純天然的‘好’水稻。”

當看到自己的田裡真的出現小龍蝦時,那些農民一一都信服了。

大量的實驗再加上當地農民的配合,讓沈竑成功打造了一條“稻-蝦-鱉”共生的產業鏈。在這種模式下,水稻生態無污染、小龍蝦肥壯、野生鱉營養價值高,大大增加了土地產生的經濟效益。

“做農業其實全憑良心,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去做水產養殖,才走得更長、更遠。”

      

【相關鏈接】

初見上海·楊浦篇丨記者夢、落戶夢、創業夢 夢已“楊”帆起航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