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強國新賽道 踏上新征程

老廠換新!他們為上海制造企業轉型貢獻航天智慧

記者 唐小麗
2022年12月26日10:4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擎畫了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付諸於扎實有力的行動,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經信領域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為展示上海經信人敢為先鋒、先行探索、帶頭突破,從11月開始,上海市經信工作黨委、上海市經信委與人民網上海頻道開辟專欄,報道上海產業搶抓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數字經濟新賽道,積極布局未來產業的典型案例和生動場景,用更具創造性的探索和實踐,呈現“精神偉力”的奮斗畫卷、“思想偉力”的精彩答卷和“實踐偉力”的壯麗長卷,演繹中國式現代化。

在上海西南一隅,黃浦江支流合圍起一個面積4000多畝的小島,島上綠樹成蔭,環境幽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0所就坐落在這裡。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0所紅旗樓

時間緊、任務重,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時間回撥至上世紀60年代,在位於上海鬆江橫潦涇、遠離市區的地方,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800所邊組建隊伍、邊建廠房宿舍、邊搞研制、邊強化加工試驗,銳意進取,默默付出。

60余年來,800所先后研制、生產了數十個型號產品﹔參與研制了風暴一號、長征二號丁、長征三號、長征四號和長征五號、長征六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二號丁榮獲“金牌火箭”稱號﹔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神舟飛船研制工作,研制的神舟試驗飛船金屬膜片貯箱榮獲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研制的3D打印鈦合金支架成功應用於浦江一號衛星﹔超細長導軌鑄件、鎂合金新材料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分獲“優質鑄件金獎特別獎”“鑄造材料金鼎獎”。

大國重器,就是中國底氣。毋庸置疑,800所為中國航天事業和裝備現代化作出了杰出貢獻,助力國防安全筑起鋼鐵長城。

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各國紛紛制定再工業化戰略,搶佔數字時代發展先機。航天制造作為戰略性、高端制造業、制造強國的名片,在航天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選擇數字化轉型,構建新一代航天研制體系,既是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必然選擇。

作為中國航天和軍工行業的骨干研究所,800所深度剖析自我,認為自身對滿足“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展需求和支撐數字航天建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科研生產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生產決策的實時性、精准度、有效性尚存在差距﹔制造過程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數字化孿生新技術的應用尚不深入等。

“以長征火箭為例,我們的第一個100次發射用了37年多,第二個100發用了7年,第三個100發用了4年多,第四個100發隻用了3年。”800所副所長、總工程師戴錚表示,“任務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緊,這樣的高密度發射、應急規模化生產,倒逼我們必須轉型。”

好的架構成功了一半,轉型要全方位改變

“眾所周知,在一片空地上建房子更容易,在原有的老廠房基礎上轉型難度卻要大得多,‘老廠換新’著實不易。”戴錚坦言,“既然要轉型,就要系統性轉型,從理念到組織再到規劃上,進行全方位改變。”

自2018年,800所就邀請專業咨詢公司全程駐廠論証,按照“戰略分解與需求分析-業務藍圖與模式設計-技術架構與核心項目設計-實施方案與計劃制定”方法論,歷時8個月,完成咨詢報告,確立了全面數字化、適度智能化目標和“5381”工程藍圖,形成所級戰略基線,以規劃為藍本有序推進數字化轉型工程實施。

“好的架構成功了一半,架構未論証清楚之前,一切建設工作暫停。”戴錚表示,為了避免顛覆性變化和重復性投入,所裡成立了涵蓋信息化、業務部門、咨詢公司核心人員的架構論証團隊,對當前系統架構的趨勢和應用現狀進行廣泛調研和分析論証。耗時4個多月,得出調研結論,當前處於數字化轉型機遇期,擬借鑒微服務、中台、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理念,構建新一代一體化平台型數字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航天離散協同制造工業互聯網平台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航天離散協同制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於2021年3月29日全面上線。這是國內軍工行業第⼀個基於微服務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涵蓋七類34個微服務100多個業務場景,覆蓋科研生產和經營管理核心業務領域,全面支撐離散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建設。通過系統構建網絡、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聚焦離散制造領域提供智能化轉型及工業互聯網APP解決方案。平台成功入選2020年工信部特色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點示范。

老廠換新,800所貢獻航天智慧

戴錚介紹道,航天離散協同制造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建設具有前瞻性,從傳統架構直接到微服務架構,是一個跨代的平台,具有全業務在線、柔性靈活、自主可控、敏捷復制的特點。“初步估算,使用該平台后,提升綜合效率20%以上。以此為支點,探索構建工業互聯網應用新模式協同創新生態,實現數據增值與知識創效,賦能離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可支撐未來十年發展。”

面向航天裝備研制全流程的場景升級

企業數字化轉型平台是基礎,場景是關鍵,生態是方向。戴錚表示,“為快速響應業務變化和客戶需求,構建‘平台+APP’產品開發體系,所裡全面梳理全業務場景,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論証成熟一個上一個,上一個就要收到一個的效果。”

按照“不在落后的管理上做信息化、不在落后的工藝上做自動化、不在沒有數字化和自動化基礎上做智能化”原則,800所總結、固化經驗知識,重點推進設計制造一體化、工業數據應用、數字化車間建設等,打造了七類20余個典型應用場景,形成了多個解決業務痛點的應用APP,應用環節效率提升從20%至10倍不等。

艙體無人化智能產線

舉例來說,從年審25萬張到50萬張焊縫底片,單純向勞動力要紅利已不可行,那麼如何提高評片速度?800所大膽實踐了圖像智能識別研究、智能數字射線檢測系統開發,得到了具備圖像篩選能力的智能模塊,海量數據的積累讓系統“耳聰目明”。智能識別功能在多個型號火箭的不同焊縫數字射線圖像進行雙盲測試,統計圖像缺陷識別准確率90%以上,缺陷漏檢率實現了零的突破。通過無損檢測雲平台的構建,以有限投入實現效率、效益提升的最大化,達到了“1+1>2”的目的。

當然,這只是平台上眾多應用場景的其中之一。“數字化轉型是⼀場增量革命,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始終保持闖的勇氣和做的底氣。”戴錚表示,800所將繼續踔厲奮進、勇毅前行,為“老廠換新”上海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航天智慧。(圖片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0所提供)

專題:強國新賽道 踏上新征程——學習貫徹二十大 上海經信在行動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