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疆一流現代化教育體系
上海援疆正逐步探索出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為重點,涵蓋師資隊伍、課堂教學、人才培養的教育援疆體系建設,全力打好“組合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推動喀什地區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 邁向現代化。
“咱們國家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出的信號最早是從咱們的新疆喀什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聽到老師講解到這個信息,孩子們好奇的眼眸閃現著激動的光芒,顯得更加興奮和自豪,紛紛小心撫摸著實驗操作台問:“這就是電視新聞上說的,真的北斗導航系統嗎?”
這是上海援疆在喀什六中建立起的
航天科普館試運行時,
六中的同學們
看到這些高科技的教學設施后,
抑制不住內心的驚喜
而發出陣陣的贊嘆時的一幕。
很多同學說,
這仿佛在夢中一樣
……
但這並不是夢,
是真實的教育。
葉城縣棋盤鄉伊勒尼什村的孩子們會用熟練的普通話交談。攝影/孫中欽
2010年3月,根據中央的決策部署,上海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由原來的阿克蘇地區的“一市二縣”調整為喀什地區的莎車、澤普、葉城和巴楚四縣。從當時至如今,上海不僅派出了多輪次的援疆教育工作者,還於 2019 年成立了援疆教育集團,啟動“玉蘭工程”,組建“名師工作室”,以此來重點建設好喀什六中核心校和四縣一批標杆示范學校。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社發組組長,喀什地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磊表示,上海援疆正逐步探索出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為重點,涵蓋師資隊伍、課堂教學、人才培養的教育援疆體系建設,全力打好“組合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推動喀什地區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 邁向現代化。
玉蘭花已然綻放
2016年,應喀什地區要求,喀什六中成為上海對口學校。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資金項目支持下,為喀什六中帶來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全面提升了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水平,教育質量在這些年裡更是有了大幅提升。
2021年9月,上海市特級校長肖銘作為上海基礎教育“組團式”援疆教育人才總領隊,帶領90名教師包機抵達喀什,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干練的作風被譽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的智力援疆“輕騎隊”。肖銘本人擔任喀什六中校長。
肖銘(左二)在喀什六中新校區施工現場。
在肖銘看來,上海教育精細精致的特征,經植入到了從教育理念、學校管理到課堂教學等學校辦學的多個方面。
尤其在課程方面,在上海師范大學的支持下,肖銘設計並親自實驗《“山海同心”思政人文綜合教育活動課程》,通過閱讀認知、體驗表達、行走考察三大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中國話、中國詩、中華史、中國路、中華志的多方位文化思想教育和“認知、情感、美感、意志、行動”多方位的浸潤。目前,“山海同心”系列已經形成了18門課程的完整體系,受到當地教育領導和同仁的高度認可。
為了保証課程高質量實施,肖銘還引進上師大人文學院《中華文史經典精讀》課程,請院長和近十位教授通過線上線下為當地師生講課。學校缺少中國書畫方面的教師,他就自己編寫《中國書畫欣賞與表達》講義,帶教當地教師,每周六晚上用近兩小時時間,親自給學生開課,受到當地師生歡迎。
此外,新民晚報、上海昆劇團等單位也多次來喀什六中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
上海援疆並未止步於此。因喀什六中位於中心城區,校園規模受到制約,到目前為止,隻有高中部,不利於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提升和長遠發展。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達喀什后,就開始對喀什六中新校區建設進行謀劃和推動。“歷經一年多時間准備,去年11月開工的上海援建的新校區建設進展順利,全部主體已經完成結構封頂。”肖銘表示,建成后的新校區佔地268畝,將會是一所初高中齊備的現代化大型寄宿制學校,而這也為喀什六中實現“喀什龍頭、南疆領先、全疆一流”這一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喀什六中原本是當地一所較有影響力的民族中學,隨著南疆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學校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要從一所民族中學變成一所符合當下需要的現代化中學。”肖銘表示,通過上海援疆在軟硬件上的大力推動,喀什六中實現了快速轉型,一所現代化中學的態勢已經成型。
喀什六中全新的航天科普館。
而喀什六中的發展也已深深打上了上海援疆的烙印。“大家談到六中,就會想到上海援疆。學校的玉蘭班更成了喀什六中的新標志。”肖銘表示,通過口口相傳,美麗的玉蘭花已在當地綻放並深入人心,“從今年的招生情況就可見一斑,在其他同等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招生分數線比去年高了30多分”。在新校區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招生人數、完善辦學條件之后,喀什六中未來必將建成教育援疆的示范校、標杆校、帶教校,發揮援疆教育核心校的功能。
著力打造南疆一流
理工類職業院校
在莎車縣城西北部,建設中的莎車縣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暨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籌)(以下簡稱“喀理工”)已初具規模,一道融合人文與自然的城市風景線正逐漸成型。
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效果圖。
整個喀什地區有將近 460 萬人口,對教育的需求也非常大。以新疆人口最多的縣莎車縣為例,教育人口約36萬,佔到總人口的40%。另一方面,本地各族群眾,大多更偏向於在本地接受技能培訓並就業。喀什地區教育部門和上海援疆前指做的一番調研發現,喀什地區原來隻有一所高等職業類院校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再加上各個縣的一兩所中等職業類學校,遠遠滿足不了整個職業教育的需求。
在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謀劃和推動下,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籌)最終選址在莎車縣辦學。莎車分指工程項目工作專班成立,確定由莎車縣教育局負責校區建設。莎車縣教育局副局長、援疆干部張權表示:“學院地址是2020年底確定的,規劃面積約為 1300 畝,項目規劃(征用建設)用地 889 畝。”2021 年,學院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5月,項目開工,近千名黨政干部、技術人員、建筑工人夜以繼日持續作戰,搶人員、搶時間、搶技術施工周期, 保証項目順利進展。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實現結構封頂。
硬件建設的同時,喀理工的機構籌備也隨即展開,包括人員、學院和專業的設置等等。上海援疆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工作隊領隊,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干英俊有了新身份——喀什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籌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負責推動學院設立申報等軟件建設。
2020年,干英俊和同事們剛接手職教援疆工作。當時擔任喀什職院教務處處長的他和隊員們幫助學校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新專業開發申報、科研立項、專業技能大賽、實訓室規劃和建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上,實現了“從無到有、提質培優”的新突破。
中期輪換后,工作隊更有“底氣”,而繼續第二輪援疆的干英俊成為前后兩期援疆教師隊伍的橋梁。“一場比賽的上下半場,我都參加了。”如今,干英俊帶領著工作隊成員走上了全新的“賽場”。
據介紹,學校的申報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目前自治區教育廳的專家組已經對我們進行了指導。接下來,相關人員可能要到自治區進行答辯,然后專家還會再來進行實地評估……”干英俊表示,在教育部完成備案后,喀理工才算有了正式的名分。
在專業的申報上,喀理工設置6個學院,包括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健康護理學院,機械電氣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2023年擬首批申報招生6個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和護理專業。
“南疆地廣人稀,學院和專業的設置都是根據我們前期調研的結果來定的。有的是南疆發展大量需要的,如汽車類和電子信息類﹔或者是當地最稀缺的,像醫護人員,但培養一個醫生的周期太長,設立護理專業,從培養一個全科類的護理人員開始。”張權進一步補充道,“為了充分利用好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的資源優勢,我們首創了‘院包系’的形式,即一所上海院校對應支援二級學院(系)的建設,這在教育援疆歷史上是第一次。”
相關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的前期建設工作最近也已經啟動。“6個專業實訓室的規劃和論証基本完成。此外,我們也已經積極接洽了一些上海和當地優質企業,通過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當地產業結構及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干英俊表示。
隨著新學校申報工作順利完成,2023年9月喀理工將正式開學。未來,這所新校將利用上海高等教育優質資源,以全日制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高職教育與繼續教育並舉,全力打造“類型教育、理工特色、產教融合、校地共長”的南疆一流理工科類高等院校。
建立“帶不走”的
師資隊伍
無論是老校的轉型,還是新校的籌建,都需要大批專業人才等軟件的大力支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上海教育援疆始終把助力當地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幫扶內容之一。
張權抵達莎車后,調研了當地500多所學校,總結莎車教育發展優勢,也發現了瓶頸——在師生互動中,當地教師的教學效果較佳,但仍存在教學理念和策略的短板,亟須拓展和引導。如何加強本地骨干教師的培訓,幫助當地培養留得住、用得好的教師隊伍和管理人才?圍繞這個問題,原計劃進班級頂崗上課的援疆教師轉了崗,改任莎車縣兼職教研員,專注做好全學段教育教研的示范研究。
同時,莎車分指持續加強兩地教學交流研討,上海教育專家通過視頻遠程教育培訓,為當地教師傳經送寶。去年6月,“莎車縣教育教學名師基地”挂牌成立,啟動德育(思政)、語文、數學、歷史、體育、學前教育等6個名師工作室。專家的引領和名師工作室的成立,使莎車縣的教師隊伍更加有生機和活力,為更好更快提高莎車縣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三年來,通過一系列幫扶項目,莎車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整體教育水平已躍升到喀什地區頭部地位。
為了進一步做好喀理工的籌建工作,2021年10月,莎車縣教育局制訂了骨干教師培訓方案,計劃在系統內遴選出20名專業對口、業務能力強的優秀教師,輸送到上海對口幫扶喀什地區的多所職業院校進行為期5個月的骨干教師能力提升跟崗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業培養方案制訂、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專業技能培訓等。
“早在去年12月,20名教師的名單就已經確定了。雖然受疫情影響尚未成行,但從今年3月至今,他們一直在莎車每周進行集中培訓,並線上與上海四所高等院校的領導、導師視頻連線培訓。”張權表示。
據悉,上海援喀職院教師工作隊已經先后為這20名老師組織開展了9場先期專業培訓。講座主題包括喀理工建設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准、“1+X”、校企合作、課程思政、學生管理中的心理調節、教師科研意識、統計學方法與應用等,涉及新學校規劃、專業建設、教師成長與學生管理等多個方面,為儲備師資深入了解學校籌建與自己職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喀什六中中青年骨干教師暑假期間在上海參加培訓。
相比之下,喀什六中的26名中青年骨干教師則幸運得多。在嚴峻的防疫形勢下,今年暑假期間,他們來到上海參加了由上海師范大學舉辦的“雙新”背景下教學與管理方式的變革培訓班。為期十天的骨干教師培訓內容豐富,培訓方式包括專家講座、沙龍研討、文化考察和自我研修四個板塊,旨在結合教育和課程理論的專題學習,幫助教師養成全新的工作思維。
肖銘表示,隨著喀什六中新校區的建成,學校發展面臨新的契機,教師隊伍的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更是有關南疆教育轉型改革的關鍵問題。所幸的是,喀什六中在這方面已經確立了明顯的上海優勢。尤其是2019年加挂了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喀什中學的校牌之后,喀什六中成為上海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的一員,大大增強了學校師資培訓的資源優勢。
肖銘透露,喀什六中接下來的發展目標是成為自治區的實驗性示范學校,面對這樣的任務必須靠骨干隊伍引領支撐,骨干教師需要有與眾不同的眼界與格局。
“通過這次培訓,骨干教師將對新的理念和新的教育發展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新理念新思考靈活工作,注重創新。”肖銘表示,這次培訓不同以往,不是簡單地聽課,而是多方面、多層次地拓展視野和理念,包括文化考察等形式。
得益於上海“大組團”教育援疆新模式,上海的先進理念與舉措,勢必會為喀什地區教育事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動能。
(來源:上海援疆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