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名“雙龍”隊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 今日下船回家【2】

【查看原圖】
“雪龍2號”航行路線
“雪龍2號”航行路線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020年04月23日15:59

人民網上海4月23日電 “我們的任務終於圓滿完成了,現在大家都可以下船回家了。”今天下午,“雪龍2號”隨船醫生、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郝俊杰在微信中告訴記者。23日下午1點40分,經上海市聯防聯控指揮部批准,第36次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186名南極考察隊員和船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開始有序下船,健康安全地回到祖國懷抱。

“雪龍2號”和“雪龍”號於2019年10月先后出發駛向南極。4月23日,結束7萬余海裡航行,雙龍並肩駛入中國極地考察上海基地碼頭。經歷六個多月的風雪交加與斬浪破冰,我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各項預定任務,最后一批隊員乘坐“雙龍”順利返航。

郝俊杰擔任首艘中國自主建造、首航南極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隨船醫生。他介紹,去年10月9日“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途徑深圳—澳大利亞霍巴特—南極“中山站”—宇航員海—南非開普敦—南極“長城站”—南極“羅斯海新站”—迪蒙迪維爾海—澳大利亞霍巴特—迪蒙迪維爾海—上海,歷時198天,是中國極地科考史上科考船航行時間最長的航次之一。

“由於船上空間狹小、人員密集,加上今年新冠病毒肺炎蔓延迅猛,考察船的人員上下船存在較大的風險。”郝俊杰介紹,因此,按照領導的指示精神,加大了醫療保障的力度。其中,為船員開展健康體檢264人次、診療疾病400余人次、健康咨詢600余人次、醫學科研調查2次﹔還為“南極大學”講課2次,講授傳染病和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知識、腦與腦卒中。

郝俊杰表示,“雪龍2號”1月20日在開普敦外海休整、補給時,開普敦的中學生上船參觀,國內派遣的11名科考隊員上船。按照國內的指示,科考隊員們一上船,考察隊便立刻例行測量體溫,並展開14天的醫學觀察。大家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近距離接觸。后來,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日趨嚴重,考察隊不斷加大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觀察的頻次和力度,“雪龍2號”先后107人次接受醫學觀察,其中南非開普敦登船隊員11人、霍巴特登船國內工作組成員6人(集中隔離14天)、返航隊員及船員90人。歸途中,郝俊杰對90人按程序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觀察,每日測體溫、詢問有無症狀等。基於這些工作,考察期間,郝俊杰協助制定了科考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份,並完成了兩篇有關科考船醫療保障的醫學論文。

郝俊杰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同濟大學國家極地醫學中心成員,美國心臟病協會基礎生命支持(BLS)培訓導師。該中心執行主任余萬霰介紹,郝醫生具備扎實、廣博的內科學知識和急救技能,因此被選拔為首次出征的“雪龍2號”科考船隨船醫生。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在船上與國家極地醫療中心主任劉中民等一直保持聯系,新冠肺炎暴發之后,更是常常熱線聯系,“雖然信號不便,但我們船上的醫療保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依然克服重重困難,密切會商后形成並上報極地中心。”郝俊杰說。

郝俊杰透露,考察船條件相對艱苦,如6次穿越“魔鬼西風帶”、頻繁調整時差、手機長期無信號、飲食單調,以及長時間遠離祖國和親人等等,“作為一名醫生,我必須首先克服這些困難,然后盡力去紓解大家睡眠問題、思鄉之情,不能與外界交流引起的孤獨寂寥等等,為科考隊員和船員的身體及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據悉,“雪龍2號”首航,因疫情創下了中國極地科考史上航行時間長(198天)、搭載人次多(264人次)兩項記錄。因為疫情,多國港口紛紛關閉、藥品補給不足,不少原本搭乘飛機回國的隊員都上了船,種種新情況使得醫療保障難度加大。“感謝娘家人的鼎力支持、傾力幫助!”郝俊杰動情地說。據了解,“雪龍2號”科考船198天的超長航程中,未發生一例嚴重疾病,未發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目前,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施虐。兩艘“雪龍”船滿載隊員,他們的健康安全牽動了祖國的心,也備受世界關注。據悉,入境之前,上海市專門召開雪龍號入境專題會議,確定兩條雪龍船入境后由上海市海關負責對全體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指示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全力配合。

4月22日上午10點,船甫靠岸,東方醫院精心挑選的5名技術骨干,在中國極地考察健康保障專家組組長,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教授的帶領下,先后登上兩條雪龍船,開展新冠核酸檢測的標本採集。得益於上海海關的精心准備,186份標本不到4小時就採集完畢。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極地考察醫學技術服務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余萬霰介紹,22日晚21點,海關部門透露,186人核酸檢測結果全部陰性。按137號文規定,兩條船上的全體隊員已在海上超過14天時間,符合上岸后不再隔離14天的要求。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已向極地中心發出了解除隔離証明,批准第36次中國南極考察隊解散,隊員回家。(程國政 軒召強)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金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