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名為“光頭大排檔”的小店藏著上海社區商業的一個獨特樣本:一個店面,兩組互不相識的經營者,兩套完全不同的經營業態,在24小時的循環中默契地交替登場。
燒烤的煙火取代雞公煲的香氣,陌生的兩組經營者交替接手這個小小的空間。雙方之前互不相識,卻在同一屋檐下形成了奇妙的共生關系。這種“時空共享”的商業模式,正在上海許多社區悄然興起,成為小微商戶應對高租金的一種生存智慧。
小店外牆醒目的紅色告示承載著宋凡祥作為小店老板最柔軟的包容與善意:“如果您遇到困難,可以來小店,告訴服務人員來份隨心餐,不用付錢,不必客氣!”這項始於創業初期的善舉,幫助了不少人渡過難關。
面對大環境影響下的消費降級,宋凡祥的破局之道充滿溫度:與奶茶店合作發出“味覺券”、聯合街道參與美食市集、在外賣中附贈“寶貝回家”失蹤兒童信息卡……小小舉措為他吸引來了不少新客流量,讓小店在2025年的前幾月依然保持著8%的利潤增長。
嚴師傅說,為了傳播地方特色小吃,政府還提供了一些補貼——免費提供印有統一嵊州字樣的碗筷、蒸籠、圍裙等。“隻需要門頭和設計按照政府政策要求來就能拿補貼。降低了開業成本,家鄉小吃才能遍地開花。”
目前店裡堂食+外賣每天能有100多單,客單價大概在20到30元,一天營業額2、3千左右,生意好的時候能有5、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