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同期活动上海城博会上,看新质生产力正构建“未来城市”
“上海方案”:以人的需求为导向
10月30日至11月1日,世界城市日同期活动2025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一款基于“人因工程”技术的解决方案首发亮相,直击地铁站动线设计痛点。
通过穿戴设备捕捉眼动数据和脑电信号,系统便能“读懂”人们在找路时的情绪变化,再根据这些真实反馈,打磨并提升AR引导系统和灯光引导系统,不仅让未来的地铁站导航更符合普通人的出行习惯,而且预计能让分流决策响应速度提升30%,人员换乘效率提高10%。
城建行业迈入深度转型期,创新动能涌现速度不减。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新质生产力已深度融入建筑生产和城市运营当中。
“建筑业必须勇担重任,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加速迈进,以建设创新、宜居、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人民城市为目标,为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方案’。”展会承办方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崔明华说。
20款建筑AI产品集中亮相
在展示现场,上海市“模塑申城”住建行业人工智能优秀案例、创新应用场景首次集中披露。
入选的国内首个建筑人工智能MaaS系统与开放服务平台“云工大模型”,是面向行业开放的建筑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一年来已打造出系列智能体与智能终端产品,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累计使用近3000万人次,落地工程项目超1000项。
和往年相比,今年人工智能产品的密度明显增加,机器人随处可见。在上海市住建行业人工智能展示区,约20款建筑人工智能产品集中亮相,深度渗透施工、拼装、巡检、测量、焊接、转运等多个核心环节。它们不是跟风炒作的噱头,而是有了实打实的落地应用,融入上海工程建设管理的全流程。
建设行业正为新技术开辟万千应用场景。灵活穿梭的“机器狗”,只要搭载不同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便能化身为适配各类工种的专业建筑作业者。
搭载3D相机和控制器,它成为工地实习生,有望在未来正式上岗。这款波纹管检测机器人可以适应不同的复杂环境,避免人工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检测效率。换上喷枪与供漆系统,它又能变成粉刷高手,尤其适配特殊部位作业。如果搭载运动感知、扫描导航和自主避障模块,它就是智能扫描机器人,在面积约7000平方米、相当于17个篮球场的商业中心走廊里,只用22分钟就能完成单层全景扫描。
即便没有灵活四肢,人工智能产品也能大显身手。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工作人员富秋实说,带来的两套智能基坑降水系统,虽然看似是不起眼的小箱子,却能按预设安全水位自动启停水泵,实时预警异常降水工况,规避深基坑施工突发安全隐患,目前已应用于浦东机场T3航站楼项目。
人工智能到底能发挥多大效能,关键在于匹配到真正合适的应用场景。上海市村内路桥智能体应用,则为村内路桥设施构建了专属数字底板,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隐患识别、算法评估、知识决策与闭环追踪,大幅提升巡查质量。
面向未来出行率先谋篇布局
2024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的出行方案,上海首个“AI定制需求响应式”公交平台,如今已经落地。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首个“AI定制需求响应式”公交平台已在奉贤试点,只要市民预约,AI大模型将自动采集附近所有乘客出行需求,并根据不同个体起始位置、到达目的地、周边公交资源分布、运行能力及不同方案对区域整体通行效率影响,即时计算出最优接驳线路。把传统的“人等车”变为“车等人”。
车辆的线路和发车时间根据乘客需求定制,服务范围设定在以地铁、片区为中心的1公里至3公里内。在奉贤落地之后,公交车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原本定点公交仅10人乘坐,引入这套系统后,乘坐人数增至50人。
当工地机器人还在让观众们忍不住驻足惊叹时,许多高科技已深度融入城市运营的细节处,满足人们出行方面的细分需求,更添人文温度。
“人因工程”的亮相,更凸显了这一发展趋势。“人因工程”的核心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它通过科学解析人的生理特征与心理规律,优化相关产品、流程及环境,最终将人们模糊且难以精准描述的“不适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人因工程实验室负责人李加悦介绍,首发亮相的基于“人因工程”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今针对日均客流超80万人次的全球顶级交通枢纽,人民广场地铁站的特性,进行了量身定制。
面向未来出行,上海已率先谋篇布局。“我们在上海地面道路运营领域深耕数十年,这些成熟经验有望延伸至低空领域。”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低空经济实验中心负责人姚子男表示。当下,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未来低空交通空间的规范化使用同样至关重要。
在起降设施布局方面,首条商业化跨海低空航线——临港至嵊泗低空客运航线已实现首飞,目前正计划打通“规划—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条。
在低空经济自主标准体系建设上,探索各类航空器低空起降点的建设要求,制定了上海首个《低空起降场布局指南》。在低空经济城市综合体规划领域,构建起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共同体,为上海、成都等地量身打造低空经济城市综合体规划,相关概念方案已具雏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