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雷霆速度!从发现到拆除只用了1.5小时

2025年10月20日16:21 |
小字号

“移民路附近房屋北面新增一处彩钢板违规建筑物,请立即去核实情况。”近日,廊下镇勇敢村的工作人员接到镇城运中心的一通电话,提示辖区内新增一处违规建筑,工作人员随即前往现场核实情况。经过与相关居民耐心沟通、说明政策,对方表示理解并配合整改,仅用一个半小时,该处违规搭建的彩钢板房便被顺利拆除,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村容村貌。

随着无人机全域常态化巡查机制的推行,今年,廊下镇建立了“每周覆盖、动态监测、快速响应”的高效工作闭环。这一空中体系延伸了管理触角,弥补了传统巡查的视野与效率局限,实现了对田间地头、河道边坡等盲区的监管全覆盖与问题早发现。基层治理方式正从“人海战术”向“科技赋能”、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深刻转型。

在生态保护方面,无人机凭借其高空视角与高清拍摄能力,显著加强了对河道及沿岸环境的动态监控,推动水环境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全流程提速,助力水生态持续向好。

在土地与建设监管领域,无人机巡查展现出精准识别与快速响应的技术优势。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未按规定覆盖防尘网、疑似违规动土等行为,实现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建筑活动的智能监督,为规范城乡建设秩序、严守土地红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无人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不论是公共设施的日常巡检,还是应对树木倒伏、道路障碍等突发状况,其快速定位与现场回传能力都极大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为居民营造了更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通过无人机既可实现高空间大面积巡检,也可实现低空间较小范围精确监测,同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精细处理和自动拼接,并很快生成有效成果。”廊下镇城运中心主任戈宏晖表示。

(来源:i金山)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