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文化| 体育

前所未有!五部上海原创精品携手奔向文华奖

2025年09月24日18:58 |
小字号

前所未有!五部上海精品携手奔向文华奖

《牡丹亭》《觉醒年代》《海上生民乐》《千里江山图》《江南》代表上海参加终评

“我们将过一个忙碌的国庆节。”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期待而兴奋地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即将揭幕,上昆全本《牡丹亭》率先亮相,10月4日至6日将在四川成都东安湖大剧院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

紧随上昆的《牡丹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觉醒年代》、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上海评弹团的《千里江山图》、上海戏剧学院的《江南》也将代表上海参加文华奖终评,在全国最高水平舞台展示上海近年创作实力,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从历史长河汲取精神力量

舞台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舞台上的全机械转台根据演员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上海的“雨”、北京的“雪”、提灯、火苗,光影交叠,构建出《觉醒年代》宏大的历史背景,也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与《觉醒年代》一样源自观众熟悉的大IP。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歌剧厅参加文华奖终评的《千里江山图》将分为上下集,总时长280分钟。“这是评弹《千里江山图》首次以完整版形式走出上海,也是曲艺类剧目首次入围文华奖终评,凸显海派文艺创作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上海评弹团团长、《千里江山图》主演之一高博文说。

全本《牡丹亭》依托上昆“五班三代”数十年的积淀,通过上中下三台大戏的体量,以今人视角讲古典精粹,构建“主线爱情与副线社会”双线叙事结构,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爱情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现。谷好好介绍,自首演以来,《牡丹亭》足迹遍布世界17个城市和重要艺术节。

国风音乐《海上生民乐》的导演马俊丰介绍,《海上生民乐》大胆探索科技与音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创造性融合。唢呐演奏家胡晨韵说:“每一次演绎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不仅在音乐上呼应,更在气息、技巧和情绪上彼此激发,让唢呐的声音冲破既定想象,真正穿越时空的界限。”

每个入围文华奖终评的上海作品都经过千锤百炼。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原创群舞《江南》根植于环太湖地区民间舞,巧妙融入渔篮花鼓、渔篮虾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髓。《江南》由吕梓民、李丹编导,自2022年开始创排,要传神地表现出小巧克制、一步三颤、软糯随动的江南韵味,必须依靠大量打磨。而音乐中加入了江南特有的评弹,更增添诗性和地域文化色彩。

观众美誉是最好的激励

“我们尽力追求票房,但更在乎观众的美誉度。不少家长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来看《觉醒年代》,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褒奖和肯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舞台剧《觉醒年代》的导演何念说。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暑期期间,许多家长特意将《海上生民乐》列入上海之行必打卡清单。正在学习中国文化的美籍华人小朋友克洛伊给乐团发来手写英文信,分享第一次听《海上生民乐》的感受,“我对所有的乐器都感兴趣,今后还要多看这样的表演!”

《江南》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先后在桃李杯、荷花奖比赛中大放异彩。李丹感到骄傲,“观众在《江南》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渔家灯火和流光潋滟。”许多网友直呼从《江南》中看到汉乐府“莲叶何田田”,看到李清照《如梦令》“误入藕花深处”。

2021年,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驻场版首演,2022年《觉醒年代》与全本《牡丹亭》首演,2023年《江南》《千里江山图》首演。2025年,它们一起奔向文华奖终评舞台,带着新鲜的热气接受观众检阅。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诸葛漪)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