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合一】“网格吹哨”全链响应,星河综合网格激活“商居混合”新效能

真如镇街道星河综合网格
是典型的“商居混合型”治理网格
覆盖多个居民区与商业体
人口结构多元,治理需求复杂
为提升治理效能
星河综合网格
坚持党建引领“多格合一”
实施“双网格长”机制
整合多方资源
聚焦高频事项源头治理
跨部门协同治理
网格资源配置优化等关键环节
提升了居民诉求解决率与满意度
更激活了治理内生动力

星河综合网格实行“双网格长”模式,联动市场监管所、城运中心、党建指导员、群团服务员等下沉力量,整合公安、执法、综治、绿容、房办等多部门资源,形成93人专业网格团队。
构建“1+1+6”会议机制(党建联席会议、临时支部会议以及日沟通、周例会、旬研商、月调度、季盘点、年评估等),建立常态化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多部门资源,推动“多格合一”,促使多方力量、服务、主体在网格中协同发力。
明确部门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网统管、多方协同”格局,推动需求与治理深度融合,构建“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保障治理事项“五办”标准落实。
聚焦12345高频诉求
以党建引领源头治理

星河综合网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物业管理质量高频事项进行“源头治理”,以“三驾马车”协同联动为目标,用好“双业红”平台,强化业委会履职能力及对物业的监管能力,着力推动“红色物业”服务联盟,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将小区物业管理中“业委会履职能力提升”作为书记领办“第一题”和网格重点事项。
网格共覆盖28个自然小区,其中27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目前正常履职21个,处于换届阶段6个。为提升业委会履职能力,网格多次开展业委会委员赋能实训日活动。
同时依托网格联席会议机制,整合综合行政执法、公安、房管等力量强化源头治理,建立“时时有回访、周周有接待、月月有实训、定期有答疑”的全周期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居民诉求解决率和满意度。
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
共同破解治理难题
网格聚焦“三跨”复杂问题以及流动设摊、占道经营、市容管理等治理难点,持续深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整合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资源,创新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巡查-现场会商-同步整改”的协同治理模式,有效提升联勤联动工作效能;针对复杂矛盾纠纷,实行“一事一议”专项处置机制,强化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实现问题处置闭环。


杨家桥第二居民区地处星河综合网格北部,与万里街道相邻,沿街商铺大多存在跨门营业、占道经营等市容环境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网格联合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整治真南路杨家桥段沿线29家商铺。行动中采取“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方式,现场劝导整改6家存在跨门经营的违规商户、流动摊贩,对9家拒不整改的商户依法立案查处,同时责令相关快递网点清理占道包裹。
为巩固整治成效,网格与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了跨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执法数据实时互通和案件派单处置。4月6日,通过该平台发现万泉路富平路存在大量无牌电瓶车违规占道导致行人出行不便问题,经排查确认为某车行售卖车辆。通过联合执法,于4月14日完成全部清理工作。目前该协作机制运行良好,有效提升了交界区域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统筹网格资源配置
激活治理内生动力
网格以“资源共享楼宇赋能”为突破口,通过星河综合网格街区党支部深入开展排摸、走访、调研,积极引导网格内的更多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慈善活动等各项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楼宇治理新格局。通过强化街区党支部、网格力量与区域化单位的三方协作,为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网格员在走访摸排中发现,“两企三新”员工群体集中反映暑期子女看护难题——十余名儿童面临暑假“看护真空”。针对这一迫切需求,街区党支部立即启动“网格吹哨”机制。网格长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团工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协调楼宇企业提供星河党群中心作为活动场地,联动材添教育机构派出志愿者团队,整合优质教育课程资源。
在各方通力配合下,“儿童公益成长营”于两周内顺利开营,首批15名孩子全部纳入,后续根据需求扩招至30余名。此次“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企业助力”的多方联动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楼宇职工子女托管难题,更形成了服务新兴领域群体的长效工作机制。
图文:星河综合网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