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超过汽车 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成“公害”

亮度超过汽车远光灯,照得人眼睛刺痛长时间不适
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成“公害”
“吓一跳,还以为有汽车逆行开进隧道了。”市民吴先生日前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他8月8日晚上驾车经由复兴东路隧道下层时,遭遇迎面强光,光亮程度超过汽车远光灯,让人无法睁眼直视。等强光临近吴先生驾驶的车辆,他才发现是一辆电动自行车。这辆车经过改装,车头装上了强光灯。
记者在投诉平台发现,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强光灯刺目是近期市民投诉的热点。特别是在一些双向没有分隔的狭窄道路,或是电动自行车逆行现象高发的区域,电动自行车发出的强光已成为一种“公害”。
白色光球亮过汽车灯光
当时车内行车记录仪拍下的一段19秒视频显示:8日晚上7时32分,吴先生的车辆正沿着复兴东路隧道北侧下层的车道,从浦东开往浦西,车辆左侧是空闲的“备用车道”。隧道有一定的弧度,大约在8秒时,远处左侧备用车道方向突然出现一个白色光球。此后,光球越来越大、越来越耀眼,看起来似乎是一辆车开着远光灯沿着备用车道逆行。此番离谱的景象吓住不少前车,纷纷亮起刹车灯减速。直至14秒时,视频中方能看清发光的是一辆电动自行车,而驾驶者是一名身着黄色衣服的美团骑手。
隧道内出现逆行强光或只是个案,但市民张先生反映,他每天下班会途经蕰川公路,在杨北路至月罗公路这一段,都能看到迎面逆行而来的电动自行车发出刺眼的强光,让人看不清道路,眼睛也会被深深刺痛,长时间不适。
电动自行车怎么能发出如此强光?8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该段路蹲守,观察路过的电动自行车。这段路由于从立交下方穿过,线路设置复杂,双向非机动车大多挤在东侧非机动车道上通行,这意味着部分车处于逆行状态。傍晚时分,一波波车流来来往往,每一波车流中都能找到几辆加装了车灯的电动自行车。这些车灯形形色色,以杯口大小的圆形射灯最为多见,有的车仅在中间装有一个,有的车则左右各装一个。此外,很多车装的是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射灯。
晚上7时30分许,天色暗了下来,记者在蕰川路3915号站在人行道向南望去,只见非机动车道上一个个明亮不一的光点从远方迅速靠近。7时41分,远处正驶来的一辆非机动车,车头灯竟比旁边的机动车道上的大车还耀眼,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经过身旁时,记者才看清,这辆电动自行车的车头位置亮着大大小小四个灯,强光来自于安装在车头铁架上的方形射灯,亮度极高。
这样的强光让人避之不及。市民计先生反映,航头镇苏杭生活广场周边,途经的骑手所骑行的车辆大多“光芒四射”。8月20日晚,记者在沪南公路边看到,骑手进出苏杭生活广场不仅逆行,还习惯将电动自行车直接停放在非机动车道边。车子没有断电,一些车辆上加装的强光灯常亮着,除了白色强光外,还有更为刺目的黄色和蓝色强光,远远看去如小太阳一般。
骑手用车近半加装灯光
8月19日白天,记者前往共富新村、通河新村等地铁站点周边,观察停放在地铁站周边的电动自行车。记者发现,加装的强光灯尽管大小不一,里面都是不同形状排列的LED灯珠。1个灯里面,灯珠少的有四五颗,多的有三四十颗,有的灯还装有像汽车大灯一般的透镜,用于将光线聚拢。这些灯大多使用支架固定,有的则直接用扎带捆绑在车身上,电源线则从车头开出的孔钻入车内。
记者观察发现,普通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的较少,而外卖、生鲜配送、快递车辆加装强光灯的比较多,粗略统计有近一半的车辆进行过加装。
记者在通河新村站附近与一名众包骑手攀谈,他的车头上吊装着一款正方形射灯,由4个带透镜的小射灯组成。见记者对灯感兴趣,他饶有兴致地介绍,强光灯连入车子本身的大灯线路,因而可以使用车把上的按钮同步开启,且不断开关还可以在黄光和白光间来回切换。“晚上一开很亮很刺眼。”对于射灯的亮度,骑手心知肚明,不过他声称,夜间送餐时,一些小区灯光昏暗不容易看清门牌号,所以才额外装了照明灯。据其称,电动自行车出厂时安装的大灯灯光较为柔和,照射角度也主要覆盖前方地面,而加装的强光灯可以照射正前方,照亮小区内的门牌号。
有骑手也提到,个别骑手出于好玩、拉风、搞怪的心态,在电动自行车上装了很多强光灯,这偏离了正常需求。如在苏杭生活广场周边,记者留意到一辆骑手的电动自行车甚至装了6个圆形射灯,在车辆前方形成巨大而夸张的黄色光斑……
在哪儿可以加装强光灯?骑手声称随便找一家车行都能装。记者走访了长江西路沿线的多家电动自行车车行,证实了骑手的说法。一家车行内有多款强光灯可选,最强的一款共有30颗LED灯珠,连灯带安装老板开价100元。
此外,有车行提醒记者如果需要更亮的灯,可以从网络自行购买,车行提供安装服务。记者在“淘宝”搜索“电动自行车强光灯”,弹出大量搜索结果,价格从几元到百元左右不等,最大的12寸强光灯有着多达80颗LED灯珠,商品介绍中多标注“超亮”“横扫黑夜”“比大车灯都亮”等字样。
专项整治违法改装灯光
记者梳理相关投诉发现,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现象较多集中于郊区。除了上述蕰川路、航头镇苏杭生活广场周边,市民投诉中还提及金山区枫泾古镇周边、金山万达商圈附近以及市区的五角场区域等。
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带来的隐患与汽车远光灯相似。在投诉平台上,有市民描述,逆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发出夺目灯光迎面照射,会使眼前白茫茫一片,瞬间形成视线盲区。
电动自行车加装强光灯是否违法?记者查阅了目前施行的电动自行车国标以及9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国标,其中只限定电动自行车必须装有前灯(近光灯),并参照相关自行车照明装置的国标,对电动自行车前灯的角度、光度数值上限进行了限定。尽管上述照明装置国标中也写有涉及“远光灯”的内容,但电动自行车国标并未提及。业内人士表示,这可以理解为按照国标生产的最高设计25公里时速的电动自行车无需远光灯。
尽管国标没有相关条款,但参考机动车远光灯的管理,远光灯一来并不会处于常开的状态,二来其照射的也主要是更远范围的地面,而非正前方的人脸。目前电动自行车加装的强光灯均不符合上述要求,属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交通违法行为,理应被禁止使用。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中有禁止“其他更改非机动车定型技术参数、影响非机动车通行安全的加装、改装行为”这一条款,是否适用于强光灯的加装?在回复8月7日一则市民咨询的答复中,上海市公安局明确表示:电动自行车改(加)装灯光属违法行为。
7月中旬起,市公安交管部门已针对电动自行车改装灯光违法行为启动专项整治,两周内全市共查处违法行为1500余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相关线索61条。公安交管部门表示,将继续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加)装灯光违法行为,下一步将结合“砺剑”行动持续加大对非机动车非法改装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8月20日晚,记者在苏杭生活广场周边也目睹了执法现场:随着远处刺眼黄色灯光临近,3名交管执法人员拦下一辆骑手的电动自行车,发现其车前竟装有5个射灯,其中4个黄光射灯常开着。“装这个干什么?”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骑手辩解平时不太开的。“原厂的没问题,后面加装改装的不行。”执法人员当即指出骑手的违法行为。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毛锦伟 郑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