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文化| 体育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人气爆棚 将办1267项阅读活动

2025年08月14日13:15 |
小字号

将举办1267项阅读活动,数量再创新高。开幕首日人气爆棚,从业者感慨——

“上海书展真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上海是一座造梦的城市,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可能是最让人沉醉和感动的那个梦。

昨天一早,上海展览中心近延安中路的几个入口,蜿蜒有序的队伍提示:一年一度的书香盛宴就要“开席”。

81岁的退休工程师葛道远家住浦东,“年年都来书展!”排在他身后的85岁姜老伯告诉记者,“从年轻时就是家、新华书店、工作单位三点一线,书展怎么能不来呢?”

尽管是工作日,上海展览中心里的火爆人气为各地图书从业者注入信心。“上海书展真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在新书《光的觉醒:1925年五卅运动回溯》分享会上遇到不少知音。

让好书找到读者

今年上海书展将举办1267项阅读活动,数量再创新高,上海展览中心大厅中心活动区无疑是书展最重要的展示舞台。从开幕首日在这里举办的多场阅读和首发活动,就能看出上海书展的某种气质。

上午9时书展开幕,第一个登上中央舞台的是“行进的风景2025——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启动仪式。自2023年“行进的风景”系列活动在上海书展首次落地以来,中国作协已连续三年在这里搭建文学与读者对话的平台。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行进的风景2025”将举办4场活动,赵德发、祝勇、孙惠芬、王尧四位作家将带来新作《大海风》《国宝》《紫山》《桃花坞》。“《大海风》是我的第10部长篇小说,我的第一部小说——写于1996年的《缱绻与决绝》改编的电视剧《生万物》今晚就将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杨幂、欧豪主演。”分享最后,赵德发的这个“预告”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中午12时,“中华经典通识”“中华经典百句”系列丛书新书分享会上,陈引驰、江晓原、李晓杰、徐兴无、王家葵、詹丹多位学者在台上一字排开。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感动地说:“中午时段,依然有这么多读者留在这里,亲近传统文化,这就是上海书展的魅力。”

今年书展第一天,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亮相朱东润“陆游三书”分享会。“今年是伟大诗人陆游诞辰900周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朱东润先生所著‘陆游三书’《陆游选集》《陆游传》《陆游研究》,作为朱先生的弟子,来书展向更多读者介绍这套书,我义不容辞。”陈尚君说。

新书与旧书同台

来自大连的李先生一家三口把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留给上海书展,拖着两个行李箱的这家人说,“前几天看到上海书展的预告,立刻买票了。”

上海文艺出版社展位推出图书盲盒,新书展台上,不仅有每本新书的详细介绍,有的还附上了豆瓣评分,给读者提供参考。“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出版人越来越意识到要与读者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我出你买’‘我卖你买’。”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解析新书推介越来越“卷”的门道。

今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老读者罗伟树满脸笑容地举起最新“斩获”——在天津市古籍书店摊位淘到的一本《吴承恩小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苏兴,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专家。我家里有他写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多部经典的研究专著,看到这本写《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一定要收。”天津市古籍书店工作人员给老罗递上手写收据——3元。

四川毛边书局的摊位前,两个从常州来的大一新生吴修远、吴承优买下一本《阿Q正传》,小心翼翼地拆开塑封包装。“背后标价还是旧币,35元买下。”吴修远告诉记者,他们俩早上7时半坐高铁来上海逛书展,“纸质书的触感、味道是不可取代的,特别是像这样的旧书,仿佛能闻到历史的味道”。毛边书局这次带来很多和上海有关的旧书、旧资料,如上海昆剧团的“上海四川艺术交流演出”节目册。

在北京中国书店展位,除了3000册旧书,首发新书《旧书是美丽的》让很多读者心有所感。“这句话是我们大家的心声。”中国书店副总经理刘易臣说。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施晨露)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