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复活”的“竹节草”二次登陆,上海这样应战

7月30日16时4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消息,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二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不少上海市民还记得,去年9月最强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时的场景:最大风力14级,海浪涌动、狂风骤雨、树木倒伏。
虽然,与“贝碧嘉”相比,“竹节草”似乎弱一些,不过,上海仍然预警不断、有效应战。
超大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人流车流密集、高楼大厦林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生产、交通、居住安全……每一次极端天气,都是对城市应急水平、抗压能力的实战检验。每一次应对不当,都可能造成不小的破坏力。
上海市委领导要求“坚决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在岗在职在责,严阵以待、毫不松懈”,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必然选择。
7月30日这一天,从港口到居民区,从高速到下水道,上海各处,各部门守土有责,共同守护城市安全。
这棵“草”生命力顽强
从台风形成看,这次的“竹节草”,颇有“一波三折”的味道。
早在7月23日,南海热带低压就已加强成为台风“竹节草”,随后一路向北,于7月25日减弱为热带低压。气象部门一度预测其强度会进一步减弱,没想到这棵“草”生命力顽强,在7月27日再度发展为台风,并逐步向我国浙江沿海靠近,于7月30日早晨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
在此前后,台风带来的风雨已经对上海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0日清晨,浦东新区万祥镇一农村自建房屋顶防水棚被大风刮下,浦东新区消防救援局泥城消防救援站现场指战员经3小时的切割破拆,转移至安全地带。
浦东新区,东大公路一处桥面,道路上的隔离护栏被大风吹倒,完全挡住了非机动车道,各种碎片散落一地,对过往车辆形成安全隐患。
杨浦区,邯郸路上一个小区里,5楼居民窗口外的遮雨棚被风刮落,挂在窗口摇摇欲坠,一旦掉落,后果不堪设想。
闵行区,沪闵路旁的一个加油站,伴随台风的到来,雨水大量涌入,站内严重积水,影响加油站职工和进出车辆人员的安全。
……
上海中心气象台7月30日中午更新暴雨黄色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海大部地区6小时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积涝、农田受淹、交通拥堵等情况,致灾风险很高,请特别加强防范。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同步将全市防汛防台Ⅲ级响应行动更新为Ⅱ级,全市上下密集行动。
此前,上海住建部门对全市4628个房建、市政(非交通类)工地全部实施停工措施,对重点区域的1100余个建筑工地组织施工人员避险转移。到30日上午10时,已转移安置超28万人。
上海消防部门进入紧急备战状态,3个水域专勤站、20支水域专业队和16支供排水专业队全员在岗,舟艇、全地形车、救生衣、排涝设备等装备上车携行,全面做好“防大汛、救大灾”的应急准备。
上海警方加强对外滩江堤区域巡查,劝离滞留游客,及时发和消除安全隐患。
上海公安机关加大街面及备勤警力投入,屯兵街面、定点守护,确保快速出动、快速处置各类突发险情。30日交通早高峰,公安交管部门累计出动勤务力量3100余人,全面加强路面巡逻管控。
东大公路上的隔离护栏迅速被民警扶起加固,交通秩序很快恢复;邯郸路旁小区的雨棚,被消防员爬出屋子取下;加油站里的积水,消防员们花了3个半小时抽干……一个个隐患被快速处置。
“海啸”预警应对让市民定心
7月30日午间,“竹节草”风雨正大,另一则消息又引起了全民关注。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于当天上午发布海啸黄色警报:由于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8级地震,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会对我国部分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其中海啸预计抵达上海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9:09,最大波幅为30-100厘米。
再叠加台风和台风带来的海浪预警,作为港口城市的上海,沿海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上海外高桥边检站方面介绍,早在7月28日,外高桥口岸在港的20余艘国际航行船舶便已加快装卸作业,陆续选择提前离港、离境或前往锚地避风。
而洋山港,也于7月29日6时起暂停集装箱码头的空箱进提箱作业。往日繁忙的港口进入“船离、车停、人撤”的防汛抗台时刻。桥吊升起吊臂,集卡集中停放,空箱转移避风,机械防风锚定。
“我们组织了小洋山岛附近的182条船舶进行避风;小洋山岛上设置8个临时安置点,已收纳1842人;已向浦东临港方面转移员工、船民1003人。”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分局民警说,防汛防台,已经做好准备。
“上海沿海各岸段代表潮位站均不会超过警戒潮位值。”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给出科学判断,让市民定心。
上海内河,黄浦江上轮渡停航,苏州河上游轮停运。“放行后,请跟随警车依次通过隧道,减速慢行,注意安全。”很多骑车人靠轮渡跨越浦东浦西,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畅通,浦东交警部门对多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实施管制,有序引导非机动车通过隧道跨江。
30日下午3点半左右,一阵强降雨袭来,上海交通大动脉中环路内圈金沙江路下匝道附近,河水倒灌形成严重内涝,最深处淹到人的小腿,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普陀区多部门对积水开展排涝保畅。
该处所属的普陀区多部门联动紧急排险,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管制,路政抢修人员调集大功率抽水泵,全力展开排水泄洪作业。各方努力下,浑浊积水缓缓退去。
正忙碌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消息,台风“竹节草”的中心已于30日16时40分前后在上海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
挥别台风,申城恢复如常
7月30日,奉贤公安交管支队民警对路面倒伏树木清理处置,恢复交通顺畅。
30日下午17时30分左右,位于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的金汇港南闸启动开闸放水,利用潮汐原理,上游河水源源不断涌来,汇入下游杭州湾,降低内河水位。
临近奉贤的金山区,枫泾镇一幢居民楼顶,一太阳能板严重变形,倒在楼顶,随时有掉落风险。消防员们做好防护,爬到坡顶上,把太阳能板切割后吊至地面。
闵行区虹许路一小区,大树因台风倾倒砸到车辆,9名消防队员协作将树拉起,现场安全隐患被消除。
“慢一点,防止颈椎二次受伤!”“担架,担架!”降雨量最大的宝山区,一位骑车的老人不幸在风雨中摔倒,头部卡在了排水渠的的缝隙里,情况紧急,消防员们给她做好防护,奋力铲开水渠边缘,把老人解救出来。
自7月29日20时到30日18时,上海消防部门共接处警481起,其中因台风引起的警情达231起。
奋战至夜间,好消息传来。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于30日18时19分发布海啸警报解除通报,预计地震引发的越洋海啸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经综合研判解除海啸警报。
台风“竹节草”正逐步远离上海。7月30日22时,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更新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将全市防汛防台Ⅱ级响应行动更新为全市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并最终解除。
铁路部门宣布恢复开行经沪苏湖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际铁路、沪苏通铁路、金山铁路等线路的旅客列车。交管部门宣布解除对G40沪陕高速长江大桥的临时封控措施。地铁方面宣布,7月31日上海地铁全线网按计划正常运营,“请大家放心乘坐。”
细致周密、众志成城,挥别“竹节草”。今天一早,细雨微风,申城恢复如常。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部门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