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巴青少年“手拉手”主题交流活动在沪举办

7月2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祖国情・中华行”静巴青少年 “手拉手”——“静巴同心忆党史 红途接力再出发”主题交流活动在上海静安区启幕。活动以“红途寻访”“寄语分享”“文化交流”三大板块为核心,串联起红色传承与青春对话,新疆巴楚县师生代表、“静老讲堂”宣讲团团员、曹家渡街道老同志代表等140余人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跨越万里的初心之约。
活动当日,巴楚县青少年率先踏上“静老红途”思政研学线路中的“漫步苏河”篇章。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静安区少先队队长化身“红领巾志愿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还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英雄史诗,带领同学们穿越战火硝烟,触摸那段不屈抗争的民族记忆;移步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静老讲堂”宣讲团的杨继龙、何华章两位老同志,引领青少年登上上海市最高的“云端”楼宇党建阵地,远眺静安发展新貌,在城市变迁的壮阔图景中,激励孩子们从人民城市的见证者成长为建设者,让青春力量融入时代脉搏。
活动现场,电影《八佰》精选片段的播放与红色知识问答环节,让 “八百壮士” 视死如归的报国情怀直抵人心;老同志饱含深情的讲述,更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随后,巴楚县师生与静安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的学生代表共同参观“静老红途”思政研学线路展,部分巴楚学子还专程前往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在红色足迹中聆听静安与上海的革命故事,让初心使命在沉浸式体验中愈发清晰。
在“青少年党史学习月”里,活动现场举行了庄重的授旗仪式。罗敏、孙晓红、黄欢为3支静安区关工委“静老正能量”红色寻访小分队授旗,寄语队员们从老战士的革命故事中汲取信仰伟力,筑牢思想根基。区政协原主席陈永弟则以深情寄语点亮青春理想,他希望青少年们“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像塔里木河的流水般奔涌向前,如沙漠胡杨般坚韧生长”,并通过明信片将这份嘱托遥寄巴楚县第三中学的学子,让红色种子在边疆沃土中破土萌芽。
文化交流环节成为两地情谊的“连心桥”。阿拉格尔乡第一小学的苏热亚・艾力同学化身“巴楚代言人”,从红海景区的芦苇摇曳到胡杨林的四季画卷,从飘香的新疆美食到浓郁的民俗风情,娓娓道来家乡的多样魅力;巴楚县第二小学的苏买娅・塞米同学则分享了上海研学的感动瞬间,石库门的红砖墙、弄堂里的老故事,都成为她心中难忘的记忆。巴楚青少年们更以歌舞传情,带来《巴朗仔》《Sumay Kuyi》《沙雅麦西来甫,Waka WaKa》《石榴花开》等民族舞蹈,集体朗诵《我的祖国》则将家国赤诚推向高潮,让多元文化在交融中绽放光彩。
自上海静安区与新疆巴楚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两地合作的触角不断延伸,“静安巴楚一家亲”的理念早已融入血脉。此次活动不仅让巴楚师生深度感受上海的红色底蕴,更搭建起两地青少年与老同志的双向交流平台,在孩子们心中铺就一条串联情感与梦想的“连心路”。这既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更让跨越万里的情谊在红色传承中愈发深厚,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鲜活注脚。
(来源:上海援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