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书记邢德纯:“大家有需求,尽管找我们!”

“朋友圈迅速扩大,哗啦啦加了好多人;工作量与日俱增,基本没有闲的时候;还学会了掌握‘巧’方法,实现高效工作。”说起街区工作的变化,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乐活街区二党支部书记邢德纯感悟颇深。
这一年里,他从最初对街区工作半知半解,到快速响应商户需求,再到如今主动策划为新就业群体谋福利,每一步的成长,都让他真切感受到了街区工作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事事有回应,商户需求“放心上”
2024年8月,95后邢德纯被任命为街道乐活街区二党支部书记。
街区工作“这盘棋”怎么下?他曾琢磨着——党务工作下沉到网格,主要是与居民、沿街商铺紧密联络,以党员为抓手,实现街区工作全覆盖。但当他真正接手后,发现自己想得片面了。
今年初,瞿溪路制造局路一家沙县小吃后厨水管漏水,老板急坏了,找物业没解决,居委会又下班了。正好看到邢德纯走访时留下的名片,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邢德纯立刻联系了网格站站长反馈情况,随后协调城建及物业值班人员处理此事。不到半小时,问题就解决了。6月,该店被淹,老板再次联系了邢书记。
商铺漏水处理中。受访者供图
从给商户留名片,到商户第一次电话求助、第二次微信联系,“靠谱”的邢书记不仅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商户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因为两次漏水事件,这次物业直接开展了整体管道维修,解决商户的后顾之忧。
协同组织盒马妇女节活动。受访者供图
开展“新”冰乐公益活动,为户外新就业群体送清凉。受访者供图
邢德纯认为,街区工作更像搭桥,把沿街商铺和企业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让更多的社区、街区的力量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大家有需求,尽管找我们!”他常常这么说。
身为街区书记,邢德纯协同构建了乐活淞园网格党群服务站,整合城运、城建、城管等3部门常驻力量,派出所、市监局、党群中心等10部门报到力量,建立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凭借着这一机制,他多次解决了沿街商铺油烟扰民、群租等诉求。
前阵子,附近某大型公共设施夜间施工,吵得居民睡不着,引发了不少居民区投诉。施工工地在兄弟街道,但居民区却在乐活街区。邢德纯等与兄弟街道协商后,带着居民的诉求走访了工地,要求减少噪音污染。
“工地很快给出了整改方案。”邢德纯说,施工要持续到2027年,他计划带着整改措施跟居民好好解释。“我们还准备探索预警机制,让居民心里有底。”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新模式
“乐活街区属于半淞园街道的第三网格,靠近黄浦江,除了沿街商铺,中央科创区也在网格范围内。”考虑到中央科创区的特殊性,邢德纯主动联系中央科创区企业,通过走访联系,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走访辖区企业。受访者供图
例如,鼎博大厦里的中碳普惠云和沐曦两家企业,先后提出成立党支部和党组织整建制转入的需求。“中碳普惠云是一家年轻的公司。我们与营商部门一同上门走访,了解该公司成立党支部的想法与规划,仔细评估后,我们协助他们推进党组织的成立工作。”党支部成立当天,中碳普惠云还诚挚邀请邢德纯列席,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党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更是驱动业务创新的关键力量。邢德纯说:“后续,街区可以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对接社区,促进绿色低碳花园建设。”
“沐曦想把党组织关系转入辖区。我们后续将通过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与中央科创区企业进行党建联建。”邢德纯说,目前,企业的党支部筹建工作还在稳步推进中。
街区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大情小事接连不断,时刻考验着街区书记的应对能力。邢德纯感慨:“当好街区书记,得有充沛的精力。”
在街区工作上,邢德纯没少下功夫。在黄浦区首个新型保障社区璟湾建设中,邢德纯协助打造“淞畔璟彩+”党群服务站,针对新就业群体聚居特点,创新兴趣社团+社区治理的融合机制,联系居委会先后组建运动、文化、健康等9大社群,月均开展滨江夜跑、红色citywalk等文明实践12场,覆盖2000余人次,有效促进青年群体从“租住客”向“治理者”转变。
他还组织协调辖区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增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实现了园区、社区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网格,为超大城市新型社区治理提供鲜活样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