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户外室内体验宠物友好,体验接纳与规范

体验宠物友好 体验接纳与规范
上海无疑是国内宠物友好程度最高的城市。新建的室外休闲娱乐场所、绿地公园,普遍允许宠物进入并设有宠物服务设施,宠物宾馆、宠物泳池正在兴起;许多热门商业体频频借节庆举办萌宠社交活动,热度堪比亲子项目;而徐汇滨江那家供宠物歇脚的著名咖啡馆门前,“最靓的仔”永远是一只奇装异服的小狗或小猫。
人们倾注于宠物的前所未有的关爱,究竟是何种情感?宠物的“进步”是否代表着人类的“退化”?通过对许多爱宠人士、宠物从业者的深入了解,我寻找答案——人寄托在宠物身上的关爱,人对宠物融入社会所制定的新规则,也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寻,也隐含着对社会进步的思考和期许。
猫狗,现代人的生活搭子
新上海人舒琴过着“一人一狗吃饱,全家不饿”的简单生活。
在上海7年,柴犬“诺诺”是舒琴最重要的家人和生活搭子。
这个“90后”东北姑娘,主理着一家绘画工作室,同时是一个宠物社群的发起人。她的事业风生水起,但这几年的生活中发生了不少变故,因此越发与小狗有了相依为命的感情。
“诺诺”最早是舒琴与男友一起买回来的,起初两人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小狗,后来他们分了手,她开始单独饲养“诺诺”,“单亲小狗”似乎比以前更聪明懂事。而3年前舒琴的母亲在老家病逝,她无法赶回去见最后一面,也是小狗陪伴她度过痛苦。
但舒琴还是振作了起来,她准备重新装修她在上海郊区买的小房子,改善自己和“诺诺”的生活。她画了图纸,在每个房间布局小狗的娱乐空间;准备安装实时对话摄像头,让她在外也可以和小狗交流。
作为一个宠物社群的主要管理人,舒琴和“狗友”们一起挖掘生活乐趣,他们结伴入住依山傍水的“宠物友好”民宿,为小狗举办生日会,还带着狗狗去游泳池、去露营、去拍写真;她教“狗友”们画油画,画下自己的小狗最动人的样子,有时甚至是一幅遗像。
对宠物的爱,也许更是现代人寄托情感的出口。现代社会中并不是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以“热爱”为基础,但与宠物有关的工作,“热爱”几乎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动力。
资深驯犬师阿当也是资深爱狗人士,开办“当当优宠”狗学校已经有8年了。他的驯犬师员工是清一色的小伙子,他们都喜欢每天和几十条小狗相伴。
很多年前,驯犬并不是一个“正规行业”,虽然也有宠物驯导师执业证书,但含金量不高,也没有详细的行业规范,全靠自己摸索。
除了爱狗,驯犬师更要善于与人打交道。在阿当眼里,来他这里“报班”的,都是有生活态度的“狗家长”,并不都是别人想象的“有钱有闲的年轻人”。他通常会先和客户深聊一番,找到主人的诉求点,再给小狗制定一份课程表。比如,根据学习内容(比如,不乱吠叫、能定点大小便、不开口咬人等)定制课程时间,一般费用在5000元到10000元,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到半年不等。听他说,有些小狗回家后达不到预期要求,还会一次次“回炉”呢。
通过“给小狗做规矩”这件事,他看到许多家庭的喜怒哀乐——有一个家庭,宠物狗咬伤了老人,为一家人惹了大麻烦,狗的去留问题还引起了家庭矛盾;另一个家庭,小狗因一些坏习惯被邻居投诉,邻里关系日益紧张;还有些小狗,因为家里添丁、主人换工作没时间陪伴它等原因,患上忧郁症,很需要帮助……
驯犬背后,既有人宠关系,也有人际关系,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阿当说,他也开不出一张“万能药方”,只能带着驯犬师团队用爱心和耐心去慢慢“破冰”。
这些年来,阿当积累了数千名客户,也和不少人相处成了朋友。尽管资源越来越多,但他坚持专业性、深耕宠物培训,不想拓宽业务边界。目前他正在开发智能驯犬板块,与工厂合作开发宠物训练机器人,不仅可以让智能系统陪伴宠物玩耍,还可以训练其大小便、按时吃食等,打造有市场竞争力、难以被仿制的智能驯犬产品。
宠物消费,依然是片蓝海
这几年,人们越来越愿意在宠物身上花钱。
“宠物鲜食”的出现就是一个例子。商业分析师不久前给出定义:宠物鲜食是指原料新鲜的、未经过高温膨化的、未经过长期贮存的食物。也就是说,它肯定更有营养、更美味,当然也更贵。
记者连续走访了多家“宠物鲜食”店,发现这些店很有趣。
徐汇区瑞平路保利时光里B2层,记者走进“盒马鲜生”旁的“派特鲜生”店,这个迷你可爱的“宠物版盒马”,正是“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的新项目,据说已经获得了融资,成为宠物行业的新热点。
“派特鲜生”的货柜布局有序而有趣。冰柜里是各种宠物饮品和调味酱,包装无不精巧;开放式料理台摆放着十几种新鲜肉类和内脏,每种食材的营养价值和功效都有介绍,消费者可以任意搭配肉类和蔬菜并称重,像给自己选一款赛百味汉堡那样给猫狗选一份美食;最实惠的是各种宠物零食的试用装,单份价格从0.9元到5元不等,是宠物吃1—2次的食量,主人几乎不会感到消费压力。
从这家店出来,记者又来到位于龙腾大道的宠物烘焙店“除七”。店里有各种定制蛋糕,主打款“芳草摇尾地”上,一只用奶油做成的“潦草小狗”活灵活现,西蓝花和羽衣甘蓝粉做成了草地,里面藏着各种新鲜蔬菜和肉类。388元的售价不菲,当然这个价格包含了狗款和猫款的选择,也可以在蛋糕上定制自己宠物的形象。
柜台C位摆放着由鸵鸟肉、鹿肉、马肉、火鸡肉配上肉桂、迷迭香等香料制成的宠物零食,这些许多人都没享用过的美食让记者很犹豫。店员姑娘推荐说:猫狗大多会喜欢这些香料和肉类,不信试试?这里同样有价格友好的试用装。
满眼都是宠物消费,李佳琦直播间商品部负责人Rachel却说,宠物消费是一片蓝海。拥有自有IP品牌“奈娃家族”的美腕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宠物消费赛道,甚至鼓励员工带宠物一起上班,让猫狗也成为“选品师”和“试吃员”。
Rachel敏锐地感到,宠物消费赛道近3年增速超快,多个国货宠粮品牌很受欢迎,在研发、营销、渠道等领域都不亚于知名外国品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各类宠粮的成分、营养配比,不再盲目依赖进口产品,而是综合考量国产宠粮在性价比、适配性等方面的优势。”
在Rachel看来,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宠物消费呈清晰的“需求金字塔”型:第一层是满足基础温饱,第二层是宠物周边环境的丰富,第三层则是满足宠物的精神需求。对应到商品,第一层即是吃得好,主粮、零食、驱虫药等;第二层则是玩具、爬架等用品;第三层则更侧重精神需求,如陪伴旅行等。而她整个团队的工作,就是通过直播间的选品策略,向人们倡导科学养宠的生活方式。
宠物殡葬也在兴起。宠物陪伴主人的时间有限,它们的身后事亦“丰简随意”,宠物殡葬机构可以提供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的服务——由专人上门接走宠物尸体,火化后把骨灰做成纪念品送回给主人;也可以为宠物安排一场体面的告别仪式,用宠物毛发做一幅肖像画。一位宠物殡葬师说:“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发不了财,但每天都在凭着良心、靠着爱心做事。”这句话也许可以概括宠物行业大部分从业者的职业心态。
宽容与接纳,是种“安全感”
还有一个现象,这几年新建的室外休闲娱乐场所,越来越注重宠物友好。看到一群小狗在城市草坪的特定区域里欢跑且没有惊扰到其他人,我们往往会心生欢喜,这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爱狗,而是感受到社会氛围的安全、和谐与接纳。
而适度的宠物友好,也不全然是猫狗可以随意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是给宠物主人多一些选择,也让惧怕动物的人不受打扰。
我来到徐汇滨江西岸梦中心一带,体验宠物的幸福生活。
低密度商业街区,休息日到处是遛狗的人、到处是盛装的小狗。大多数小狗穿着好看的生理裤,这归功于主人的文明意识,防止小狗在公共场所随意小便、标识气味;许多小狗彬彬有礼,对停下来观看自己的人表示友好,看得出,它们也已熟悉人类社会的规则了。
从家庭空间到户外场景,人宠相处的物理边界正在扩展。许多商店、艺术空间门口都贴着“宠物友好”标识牌,有的店门口安装着宠物牵引绳的挂钩,还备有宠物饮水器。牵狗的人走到店门口,总是会先询问一声狗狗是否可以入内,得到的往往是友好的许可。
整个街区有一份“宠物友好公约”,每个条款都清晰明确:比如,标明这里可携带宠物进入,也准备了免费借用的宠物推车,但上海市禁养犬、异宠除外;宠物须由成年人牵宠物牵引绳携带入场,大型犬需佩戴嘴套;“公约”要求宠物主人承担照看责任,妥善处理宠物产生的排泄物。
而一些饭店也有各自版本的更详细的带宠约定,一家总是排长队的网红泰国餐厅门口写明:第一类,博美、吉娃娃、比熊、马尔济斯等超小型犬,可以在室内就餐;第二类,牧羊犬、萨摩耶、金毛、松狮等其他犬,可以在户外就餐。我看到,许多宠物在这家店里熟门熟路,甚至能自己找到熟悉的座位,而宠物主人也普遍很注意文明用餐,将小狗、小猫放在紧靠自己的座位。
西岸梦中心还明确标识了宠物友好卫生间,循着指示牌不难找到。卫生间的门是移动式的,按一下按键就会移动打开,方便宠物进入,里面有足够容纳大型犬的空间,还有安全扶手和宠物牵绳挂杆,整体被打扫得很干净。
当天我们还体验了宠物专车。7公里左右路程,平常打车价格在20元左右,滴滴打车的宠物专车价格翻了一倍。我们选择的宠物专车在下单10分钟后抵达,车里除了后排座位有宠物安全扣之外,其他并无两样。朋友说,因为她的吉娃娃狗体形不大,平时外出时她把小狗放在随身提包里,一般不会被普通网约车拒载,但带狗出门看病时她都会叫宠物专车。
朋友心心念念想体验带狗坐高铁。她说,可以带小狗到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热门城市去玩,有不少班次可以选择,在中国铁路“12306”客户端可以预约“宠物托运”,购票后还要提供一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而一张宠物单程车票的价格在四五百元。她在小红书上看过许多相关测评帖子,网友发布的照片和视频里,能看到清洁消毒过的宠物箱,以及恒温恒湿、有新风系统的独立运输空间,这些都让她觉得很安心。
看来,全社会对宠物友好的规范化程度正在慢慢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栾吟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