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园区人才年金计划落地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假设我们的员工现在享受到企业年金,之后工作变动离开了上海,还能不能继续享受”“如果员工两年后离职了,之前缴的金额能不能带走”……最近,“企业年金”成了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企业人才讨论的高频词。
在市、区人社部门指导下,昨天,2025年上海首个园区人才年金计划在宝山区顾村镇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落地,这也是在全市产业园区层面率先落地的人才年金项目。
为企业减少隐性成本
“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对高级研发工程师、技术组长等核心人才的稳定性特别看重。我们也愿意通过企业年金进一步留住他们。”一位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发挥企业年金对园区企业稳定队伍、引才留才的激励作用,调动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是顾村镇大力推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年金计划的初衷。
顾村镇经发办主任奚晓灵表示,园区获批人才年金示范园区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随之提升。“一方面能以更优厚的职工养老待遇吸引行业内人才加入,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幸福感。”他还提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核心人才不再流失,实际上降低了企业频繁招聘、培训新员工方面的隐性成本。
先行建立再扩大覆盖
现场,5家企业进行了企业年金计划意向签约。
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园区人才年金计划核心在于对暂不具备为全员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可为符合其发展战略需求的核心人才先行建立,等企业发展和条件成熟了,再结合实际发展,逐步将企业年金扩大覆盖至全员。眼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先行加入计划的员工,并自定义企业缴费标准,缴费金额最高不超过员工工资总额的8%。
园区向市人社局完成备案后,参加的企业只需要向园区提交申请并审核通过即可,无须再逐一备案,而且之后的缴纳流程也不用再跑腿。银行建账后,线上申请并定期汇款即可。
当前,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已集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近千家,重点落地企业约300家,上市、挂牌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5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其中,涉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上下游全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占比超过80%,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应用生态圈。(记者 吴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