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征集网络平台落地上海

人民网上海7月3日电(马作鹏)“没想到我在线上提交的关于优化《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的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了!”前不久,杨磊举着手机,在“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上反复确认这条喜讯。
如何推动民主立法参与更广泛、更便捷、更高效?近日,“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正式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发布。该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探索网上立法联系点建设,构建更加高效畅通的民意收集渠道。
作为上海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十大行动”之一,这片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的红色沃土,再度成为数字化赋能民主实践的“试验田”,为超大城市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梅园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的一名采集员,两个月前,杨磊参与了“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试运行期间的线上立法征询,对《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领域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内容。
不久,这条建议就搭乘“直通车”驶向了专业立法机关并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相关细则的修订中。她十分感慨:“我先前也多次参与基层立法征询工作,如今开放了线上小程序平台,动动手指就能够提建议,真方便!”
今年以来,在上海市人大法工委的指导下,普陀区人大“先行先试”支持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谈上伟介绍,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普陀区成立由区人大法制委、曹杨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和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在原来线下立法联系点工作基础上,构建线上立法征集与执法监督全链数字化闭环,实现立法民意常态化征集。将前端应用场景与后台驾驶舱相联通,实现手机端一键式便捷操作、个性化精准参与、多形式激励推广。
他还表示,该平台将“我要约代表”小程序纳入“直通车”平台,加强区人大信息化项目整合,拓展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服务民生的网络渠道,切实为提升人大立法参与和监督质效、代表履职效能提供有力的数字智能支撑。
“‘直通车’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开展2部法规草案的线上立法征询,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较传统线下模式,参与率提升了近3倍。”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许春辉介绍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