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永丰街道:“乡邻相帮团”解锁小区“自治新密码”

松江区永丰街道真玉路八段小区始建于上世纪末,面对老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服务需求多元的社区情况,仓吉居民区党总支以报到党员为治理生力军,深入推动报到党员赋能社区治理,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专业服务破解难题、机制创新夯实基础,探索出一条报到党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实现社区治理从“单一主导”转向“多元共治”。
以党建引领激活治理“共同体”
仓吉居民区党总支立足党员双报到机制优势,突破传统治理模式局限,通过报到党员的专业引领和志愿者的协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完善“1+5+28+N”治理架构。党总支书记统筹协调全局工作;5位组长由社工、楼组长、双报到党员和社区党员构成,以“弄”为单位每人包干50余户,实现分片管理;“乡邻相帮团”20余人负责设施维修与专业服务;N个社区志愿者灵活补充,形成以报到党员为核心的自治共同体。构建“党建+党员先锋队”模式。党总支书记实地考察先进社区学习治理经验,发布“乡邻相帮团”成员招募令,老党员带头响应,带动身边居民积极报名。通过服务频次、专长技能等筛选,10余名双报到党员、7名社区党员及9名居民骨干组成“乡邻相帮团”队伍,年龄横跨60后至00后,形成老中青三代协同的治理梯队。
以“三线并行”打造需求“直通车”
党总支创新建立“线上收集+线下议事+闭环响应”工作机制,推动“乡邻相帮团”高效参与社区治理,帮助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线上组建微信工作群,报到党员担任片区组长实时收集居民需求,通知开展公共区域护绿行动、呼吁奉献爱心援驰西藏震灾区,群内增加社区民警、城管、综治员等力量,帮助化解养狗扰民、争抢停车位等居民矛盾纠纷,形成线上响应网络。线下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党总支召集报到党员在夜间和周末参与议事会,联动职能部门破解治理难题,如真玉路外来车辆占道问题,党总支联合永丰派出所制定“疏导+凭证”方案:联防队员驻点引导车流,“乡邻相帮团”成员实施小区车辆“一车一证”精准管理,快速化解通行难题。优化需求响应工作链,党总支打造“提出诉求—党员响应—效果反馈”完整链,实现居民“需求直通”。居民在微信群里直接@“乡邻相帮团”成员提出诉求、预约上门时间,成员上门后填写“工作清单”记录时间、地点、事项等,交由信息专员统一建立问题台账追踪进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
以“专业赋能”编织睦邻“幸福网”
党总支依托“能人库+组团式”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报到党员专业资源,激活社区互助基因。“组团”发力,服务精准覆盖。根据党员志愿者职业特长分类组建服务小组,推出水电维修、法律咨询、政策宣导、艾灸理发等10余个服务项目,每个服务组由2-3名成员共同协作,有效覆盖服务全时段。“我家水管子坏了,能帮忙来看看吗?”“王阿姨,我十五分钟后上门!”维修团队里的三名成员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处理问题,相互补位、提升服务效率。党员带动,温情长效守护。在报到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社区能人达人纷纷加入社区服务。报到党员发挥水电工专长,全年义务检修电路、更换灯泡;党员第二楼组长长期为老人测量血压;老党员组织义工为独居老人扫尘贴福、上门扦脚;家庭农场主在口袋公园改造中为居民亲手打造休闲座椅;来沪就业的理发店主定期为老人理发;90后律师在休息时间驻点法律咨询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实现专业服务与邻里温情的深度融合。(来源:上海智慧党建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