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松江区浦江之首“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年05月06日09:37 |
小字号

松江浦江之首“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69%

锻造乡村文旅“韧性生长力”

记者昨天从松江区石湖荡镇获悉,石湖荡镇的核心旅游区域浦江之首“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2.5万人,同比增长69%。

浦江之首民宿项目负责人丁伟欣喜地说,“五一”假期民宿一房难求,其余的庭院BBQ、青蛙养殖垂钓也吸引了诸多游客,预计整体收入超50万元,“光庭院BBQ的预订人数就达千人以上”。

当城市游客涌入浦江之首这片斜塘江、圆泄泾、横潦泾三江交汇的三角洲,钓龙虾的童趣欢笑、庭院炭火的滋滋声响、文创小店的草木清香,正交织成一幅“文旅商体农”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大早,不少游客早早抵达浦江之首,新增的流动饮品车和老奶奶集市已开摆。在浦江之首有米社区内,白墙黛瓦、花墙草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自带艺术感,吸引游客纷纷打卡拍照。钓龙虾、钓青蛙、露天烤肉、小院咖啡、文创小店等吃喝玩乐项目供游客一站式体验。

其中,垂钓项目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浦江之首有米社区九墨·二序民宿项目上,沈哲宇、顾宥莘点名要玩钓龙虾,两个小朋友在父母的带领下,特地组团从青浦赶来体验。“在网上刷到这个地方的,还不错。”开钓约半小时,他们已收获了不少劳动果实。市民高女士惊喜地发现,有米社区内还新增了线香、香珠文创小店。“很喜欢逛这种小店,闻一闻,很放松。”

在丁伟看来,浦江之首民宿项目九墨·二序之所以火爆,主要是依靠其他综合性业态赋能民宿。“最早我们这里只有餐饮,后来业态逐步完善。”丁伟表示,要逐步形成“餐饮引流+场景留客+体验变现”的组合拳,不做千篇一律的“网红村”,而是要形成让游客“来了还想来”的体验闭环。

比如,游客最关心的餐饮在不断升级。“游浦江之首,必去有米社区。”这是游客南来北往的经验之谈。过去到有米社区,吃一碗土灶焖菜饭、喝一瓶有米汽水,几乎是标配。如今,去九墨·二序吃个露天烧烤,乡村烟火气管饱管够;天气好了,还能去稻谷田园亲子农场玩一玩龙虾垂钓。

九墨文化合伙人张晔告诉记者,如今的有米社区主要还是做周末经济,新开的庭院BBQ不仅“五一”假期备受热捧,平时也周周爆满,想要预订至少提前两周。

今年第一季度,以浦江之首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乡村游游客量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营收410余万元,同比增长83%。数据背后,是创客们投身乡村、建设乡村的激情与干劲,以及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冷静思考。

石湖荡镇党委书记翁雷均表示,乡村文旅不能止步于“流量狂欢”,更要通过文旅商体展联动,构建更具吸引力和韧性的“产业生态”。

是文旅型的乡村,还是社区型的乡村?这样的思考,不单是政府在做顶层决策时商讨的核心问题,也是乡村创客搁在心窝子上的大事。

2022年,丁伟和张晔、金佩峰、张国阳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将公司搬进了村。刚进有米社区时,他们都看到了有米餐厅的火爆。“但除了餐饮,还能做些什么呢?”他们不约而同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而今,九墨文化品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光有美食饮品项目,还兼做乡村文化推广、科普教育、研学服务。九墨社区以“展现乡村之美,助力乡村发展”为使命,不仅集结了一批有想法、有活力的大学生,通过“小红书”为有米社区代言,还在村里承包了近3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并推出时令蔬菜月卡及年卡。

“要做就做独一份的。”在九墨·一叙新辟的空间内,一批形态各异的鹿角蕨正绽放着勃勃生机,丁伟透露,未来,还将在有米社区打造鹿角蕨研学空间。他和伙伴们希望,乡村的未来也能像鹿角蕨一样有“韧性生长力”。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李成东 通讯员 王梅)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