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安心增信心 普陀把“民企”热词转为发展关键

好政策好服务添安心增信心,让企业敢于不断“转型破圈”
普陀把“民企”热词转为发展关键
总数占普陀区经营主体的90.4%,贡献全区70%的税收,提供90%新增就业岗位……在普陀区,“民营企业”是高频热词,如何让庞大的民营经济主体更有获得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期,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六个方面,提出了26项工作措施,体现了政府更加以企业感受度为导向,紧盯经营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寻求破解之道。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高地”,为全面对标《若干措施》,普陀区第一时间对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开展研究,聚焦“优环境、降成本、促发展、保权益”四个方面,以好政策叠加好服务,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企业提振信心。
引导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
在普陀区,民营科技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力军。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694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增幅全市第三。2024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和高成长百家企业名单发布,普陀区15家企业入围,在全市获奖企业数量排名第五。
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普陀区积极引导“区‘互联网+’企业—区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的企业梯度培育,加大对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网络安全、集成电路等领域民营科技企业支持。
同时,引导民营企业与区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协同攻关开展技术创新,其中包括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加强联动、深化对接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精准化的人才供给。
当前,普陀区正大力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为民营企业家们带来更多新机遇。墨泉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精准室内农业的初创型民营企业,在普陀区创新平台的帮助下,入驻“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解决研发场地难题。
“普陀区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资源优势明显。墨泉生物也乘势而上,正与南京、无锡等地的企业展开深入的合作洽谈,覆盖生态农业、新能源光伏等多个领域。这种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产品研发效率。”墨泉生物创始人秦楚汉说,“‘创新里’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初创型民营企业,不少已布局前沿技术和领先产品的开发,从普陀走向长三角,再辐射全国的愿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保障民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为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此次普陀区推出多条措施,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畅通政企沟通机制等。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普陀分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申请、专利预审支持等服务,帮助企业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例如,发明专利授权从2年缩减到6个月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从1年缩减到3个月内。
“上午开会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下午区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就来对接了相关事宜。”华明电力常务副总经理朱强深有感触。分接开关,是电力变压器里的关键部件,也是华明电力的核心产品。朱强坦言,企业在面对不正当竞争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专业指导,“这种实打实的服务让我们很安心”。
面对“执法重”的问题,普陀区创新推出数字版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企业通过“一网通办”即可获取风险预警、政策指导和发展建议,实现经营问题的精准诊断;构建“企业诉讼保全白名单”机制,旨在降低企业诉讼保全成本,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推进“首违免罚”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去年免罚金额就达700余万元。
针对民营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陀区则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搭建平台,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对接银行,利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2024年,上海蓝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曾通过这一通道,抵押1项核心发明专利获得银行授信额度4500万元。今年,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扩大覆盖广度。
上海九州通副董事长吴长海表示,医药流通行业受政策波动的影响较大,“近日,从市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6条措施,到区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部署,政府多次强调检查的公开透明性,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园区平台促民企集聚成势
近年来,普陀区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产业,加速培育智能软件与数智健康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仅智能软件产业便汇聚了近5000家企业,初步形成以“数网芯游”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即以阿里本地生活为引领的数字生活领域,以360为核心的网络安全领域,以灿瑞微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研发与设计领域,以波克科技为龙头的网络游戏及元宇宙领域。无一例外,这些领军企业皆为民营企业。
创办于2013年的上海收钱吧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聚合支付公司。如今,服务超过900万家线下商户,日交易笔数超过5600万。
公司董事长陈灏表示,作为在普陀区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十多年来,收钱吧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资质认定及税收优惠,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信誉与品牌价值;在人才建设方面,普陀区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企业解决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并开展多层次职业培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深耕天地软件园十余年的波克科技,从游戏开发到“游戏+医疗”“游戏+教育”跨界破圈,累计纳税超70亿元。波克科技总经理徐仁彬表示:“区域包容创新的土壤,让我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跟随着区域发展不断转型、业务破圈。”
实际上,天地软件园区内98%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从法律、税务等政务事务的资源链接,到员工住宿、个人发展等配套扶持……正是园区事无巨细的服务,让不少民营企业收获了长足的发展。
据了解,作为产业和企业聚集的主战场,位于普陀区的天地软件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长风生态商务区、“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桃浦智创城等一批园区载体各具特色。它们依托科研实力、人才资源和产业链优势,为一大批民营企业提供合作平台,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周楠 通讯员 张成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