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丨催生新质生产力,浦东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在浦东,一座外观酷似“鹦鹉螺”的银白色建筑——上海光源,已成为科创地标。其同步辐射装置释放的光,亮度是普通X光的百亿倍、千亿倍,能让人们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观察物质,如同多用户的“超级显微镜”,助力病毒结构、古生物化石演变、飞机发动机叶片金属疲劳测试等前沿研究。
在浦东,这样的“国之重器”建设不断提速,已落地1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为当下科学家提供有力的科研硬件支撑。
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是浦东的创新密码。面向“十五五”,浦东聚焦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一主线,全力探索科创纵深路径。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
近日,新一期895创业营在浦东开启招募,本次重点聚焦为“未来产业”提供强大支撑的“智算”上。895创业营的背后是张江高科895孵化器,作为科技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多年来,平台聚焦高科技硬核初创项目,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发展、茁壮成长。截至目前,895孵化器已累计投资20个项目,投资金额约7亿元,其中5家企业已上市。
在浦东,像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这样,既提供空间载体,又衔接资本市场、政策服务的孵化基地还有很多。它们是浦东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2021年,浦东推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鼓励龙头领军企业协同多方力量进行创新,大手牵小手,拓展业务空间。如今,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数量达到103家,赋能企业近6000家。不少大企业在“招揽英才”时,都会主动亮出自己“GOI”企业的身份。
浦东积极落实《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2023年制定《浦东新区孵化载体全链升级高峰高原计划》,提高孵化载体发现、培育、孵化、服务创新企业的能力。今年,复星新禾孵化器、司南半导体超级孵化器成功入选上海新一批高质量孵化器。至此,获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的浦东孵化器已达7家。如位于张江的复星新禾孵化器,重点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依托复星医药集团资源,发挥全球创新药基金优势,开展全球化创新药项目与突破性技术筛选等。
此外,浦东还拥有创新型孵化器202家,科技企业加速器9家。
“全链条”打造创新“试验场”
瞄准“全球新”,浦东“全链条”发力,加速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近日,在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上,又成功完成一项企业技术需求的成功对接。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敏锐捕捉到基于3D培养技术的体外评价模型技术面临的成熟度不足、建模成本高、自动化技术待完善等问题,将技术需求清单发布到浦东“揭榜挂帅”平台上,期望借助外部力量突破。经过上海长三院专业团队的多方对接和综合研判,最终由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揭榜。双方将合作开展该技术的优化与升级工作,重点攻克自动化建模与成本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此次合作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新药研发与精准医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年前,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作为科研组织创新的“试验场”,“揭榜挂帅”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截至4月8日,平台已累计发布政府类榜单项目20个、企业类榜单项目542个,意向金额超过14亿元,成功揭榜企业类项目53个,合同金额超1.29亿元,体现了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厚植科创策源土壤,构建“热带雨林式”生态,才能让创新浓度更强,企业“成长”得更舒适。
目前,一辆辆拥有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的汽车在浦东驶入“高速路”。日前,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划定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通知》,这意味着浦东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范围进一步扩大,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跑”。
保税区域正在全力建设国际医疗器械智造基地、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跨境研发生产先行区等,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医协同、开放创新、深度融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
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模力社区”,已集聚垂类模型上下游生态企业近200家,正加快大模型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下一步,随着大模型应用落地成为行业共识,浦东“模力社区”将通过联动上下游,助力企业大模型“拥抱”更多应用场景,不断与各领域交叉融合,促进千行百业数智转型。
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国产大飞机C919、国产大型邮轮、国产创新药……不少全国首次、全球首创,都源自浦东。
在强大的科技孵化能力的加持下,浦东“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迅猛发展。浦东开疆辟土,以科技引领三大先导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
目前,浦东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最完善、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竞争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链结构不断完善。其中,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剑指”世界级集成电路设计特色产业园。
在生物医药领域,浦东也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今年1月,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就跑出了“加速度”:今年已获批上市2款1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浦东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21个(占上海3/4),创新医疗器械31个(占上海58.5%)。
由人形机器人“带领”的技术革命成为“核爆点”。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今年以来,浦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多个重磅进展: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1月21日在浦东启用,机器人在这里集中训练叠被子、拧螺丝、焊接等技能;3月11日,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浦东揭牌,助力浦东加快行业集聚,促进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和落地应用;随后,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傅利叶等头部企业都开放了自己的数据集。在浦东,人形机器人正进入“软硬件”均高速发展的阶段,硬件产品实现多元场景落地,开源生态促进技术扩散和迭代,人形机器人正从“跑起来”迈向“跑得快”。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找准政府和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中的着力点,浦东持续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带动全国产业链升级,提升全球影响力。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