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改革,浦东正发力

汇聚13家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3800余家中外资金融机构提供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这一数字正是浦东近年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成果的具象化显现。
春和景明,生机焕发。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浦东再次开启一场金融创新“试验场”。
探索金融改革“浦东智慧”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引领者,“陆家嘴论坛”自2008年以来,这场金融盛会见证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
“陆家嘴金融沙龙”在上海中心启动
不久前,浦东又推出一张迈向世界金融舞台的“闪亮名片”——“陆家嘴金融沙龙”。
前瞻、开放、融合、创新……一周一主题,一月一轮次。广泛集合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多元资源,紧扣时代主题,回应市场关切,展现开放格局,探索创新变革,向国内外传递深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强音,为全球经济发展与金融治理贡献“浦东智慧”。
“这不仅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关专业人士表示。
“引领区建设、浦东综改、自贸区高水平开放等系列重大改革,金融相关超过百项,也为金融机构业务升级、产品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浦东新区区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谭蓬表示,浦东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两大平台,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可见,浦东金融创新之大局。
更为重要的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探讨之中,上海金融中心的新势能,将不断被激活。
四大关键板块共论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个月以来,上海黄浦江畔,关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目光。
首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现场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劲秋……众多金融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和产业实践代表,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输出核心观点与务实建议。
大国博弈与汇率波动,倒逼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构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陆家嘴金融沙龙”现场
AI技术深度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跃迁;
探索企业价值驱动型并购重组路径,以战略性整合突破发展瓶颈;
推动商业银行以跨境金融服务为纽带,链接本土创新与国际市场,助推中国经济在开放共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期许它能成为见证中国金融的韧性成长,为制度型开放从“浦东单点突破”向“全国系统集成”的战略跃迁不断贡献“实践活水”。
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建言献策
回溯看,历届“陆家嘴论坛”,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全球金融治理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同样,“陆家嘴金融沙龙”的创立,寄托着推动会议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创新试点,有效促进产融对接与合作的期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浦东新区举办“陆家嘴金融沙龙”系列活动,为国内外金融界提供交流平台,为促进金融改革与开放、破解产业发展痛点、加速金融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浦东样本”,这将全面彰显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的引领力、辐射力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在交通银行总行业务总监兼上海分行行长涂宏看来,“陆家嘴金融沙龙”不只是一场中国金融界的思想盛会,更是紧密连接各方力量,向国家金融改革贡献“浦东智慧”的高端平台。
“‘陆家嘴论坛’与‘陆家嘴金融沙龙’共同构建起‘战略—执行’一体化的生态格局,不仅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吕昊表示,上交所将与浦东新区在“陆家嘴金融沙龙”的举办、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弄潮儿向涛头立。
金融改革需要不断更迭,保持活力。可以预见,新的金融创新,将从此开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