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集体“塌房”,卫生巾焦虑如何解?

近年来,卫生巾质量问题频频曝光,从“长度虚标”到“针头虫卵”,从“荧光剂超标”到“翻新二手货”,每次“塌房”都在透支消费者对卫生巾安全的信任。针对多种乱象,消费者该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建立更规范的卫生巾行业秩序?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消费者,听听她们的声音。
乱象频发:消费者遭遇了什么
28岁的闵女士是一名职场白领,当被问到是否遭遇过不合格的卫生巾产品时,她表示买过实际长度缩水20%的牌子,因此自己现在格外关注卫生巾的长短是否达标。“没想到大品牌也偷工减料,现在买卫生巾都要拿尺子量。”她还坦言,早在去年部分卫生巾品牌暴雷后,便开始关注选购和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小红书上经常刷到,我都会看。”
同样买到过质量不佳的卫生巾的还有39岁的刘女士,“有一次拆开卫生巾,发现里面有黑色污渍,客服只说‘可以退款’,但不敢继续用这个牌子了。”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倒并没有留意过“缺斤少两”的问题,但会更关注产品的原材料,还坦言自己对卫生巾的相关安全标准一无所知,“比如荧光剂、ph值这些,也不知道数值多少是达标。”刘女士说,“以前是没有安全意识,现在是不知道判断标准。”
32岁的赵女士是一名宝妈,她告诉记者,“现在只敢买医护级产品,贵点但安心。”美团医药健康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卫生巾行业质量风波以来,医用妇科护垫日均搜索量激增10倍以上,而在购买医用妇科护垫的用户中,25-35岁的90后占比近一半,主要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成用户占比更高。
当被问及对卫生巾产品安全与质量的期许时,所有受访者的诉求都很明确:清晰的标识规范、严格的检测标准、透明的质量报告和可靠的售后机制。
政策不掉队:最新《国标》在路上
目前,市售卫生巾产品主要受到两个国家标准的约束:第一个是《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这是一项201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推荐性国标,规范了卫生巾长度偏差(±4%)、吸水倍率(不得低于7.0倍)、pH值(4.0-9.0)、甲醛含量(≤75mg/kg)等指标,但因常被企业钻“-4%的负偏差”空子而被批“模糊”。另一个则是《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这是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强制性国标,主要涉及生产环境的消毒条件、毒理实验要求等,但毕竟已实施近23年,部分指标显然严重滞后。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社会各界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规范产品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新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并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
除此之外,记者还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到,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下达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此新国标将可能细化内吸收层长度、材质安全等,堵住企业“偷工减料”的漏洞。
消费者自保:提高警惕,破除羞耻
作为快消日用品,卫生巾单价不算高、也没有复杂的工艺。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卫生巾并不会反复对比,细究成分。简单来说,就是警惕性不强。
相较价格不菲的其他类型产品,单价较低的卫生巾产品往往让消费者陷入“维权是否小题大做”的误区,从而最终选择“小事化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有部分消费者不愿发表过多看法,并评价其“太过私密”。今年刚满17岁的高二学生秦同学坦言,自己在买到伪劣产品后最多会“避雷”一下,更换品牌,甚少会上升成维权事件。
一直以来,因羞于维权而默默忍受劣质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卫生巾羞耻”一方面加重了“卫生巾焦虑”,客观上也“纵容”了各种行业乱象。
“破除卫生巾羞耻,必须从源头抓起。”针对这一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庄渝霞建议,在中学进行生理知识和性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构建女性自信文化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青春期月经与合格卫生巾产品,是影响女性青春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该被忽视和污名化。”庄渝霞认为,只有当女性能够坦然谈论并严格监督这一必需品时,羞耻感衍生的沉默与焦虑才能真正消解。
行业自救:少点营销套路,多些质量较真
数据显示,目前卫生巾行业品牌在代言人、概念营销上的投入巨大,许多卫生巾企业“卷”的不是安全与质量,而是广告与噱头。在这样的价值坐标影响下,产品质量仅在标准“下限”徘徊,最终导致恶性竞争。
从“应付国标”转向“追求品质”,真有那么难吗?
卫生巾企业若能减少例如精美包装、图案和香味等方面的“伪创新”,让卫生巾真正回归其安全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市场若能建立完整、透明、直观的可溯源供应链,让每片卫生巾“身世可查”,情况是否会不一样?
卫生巾作为女性刚需消费品,安全应是底线而非奢求。新国标即将落地,但唯有企业真正敬畏质量,消费者敢于较真,监管持续高压,才能逐步缓解“卫生巾焦虑”。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不需要‘塌房’后的道歉,而是从生产线上就开始的敬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