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松江区方松街道以网格党建破解街面"急难愁盼"

2025年04月10日10:00 |
小字号

松江区方松街道以网格党建破解街面“急难愁盼”

“让治理方式更贴近需求”

在松江新城的核心区方松街道,党建工作正变得愈加“有温度”——这里正以“街区—商圈—路段”三级党建网格为纽带,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新兴经济的最末梢,让党建的“红色动能”与街面的“烟火温度”同频共振。

街面上的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正在被网格党建工作悄然破解。从文涵路商户进货受阻,到阳光翠庭商圈的油污困扰,再到快递员的充电需求,方松街道以“街区—商圈—路段”三级党建体系为抓手,为新兴领域和街面商户点燃发展“火花”。

“把党建做到街面上,让治理方式更贴近需求。”方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葛虹表示,通过3个街区党支部、10个商圈党支部和5个路段党支部,街道正在探索党建引领街面治理、服务新兴群体的创新路径。

党建网格“立体覆盖”

“过去街面治理像救火,现在党建网格成了预警器。”文涵路商户的感慨,道出了方松街道的治理之变。面对150万平方米街面、400余名新就业群体、10大商业综合体的复杂生态,方松街道街面治理迎来三层党建体系的协同发力。

随着去年新增塞纳新天地、新城站、阳光翠庭3个商圈党支部,方松街道进一步织密了党建网格:商圈党支部聚焦10个大型商业体,辐射9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路段党支部则以文涵路为轴,串联5个居民区,贯穿南北商业街。

这种模式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15分钟响应圈”,逐步从“有形覆盖”真正走向“治理生效”——街区管“散点”,商圈抓“集中”,路段织“长线”,共同覆盖辖区150万平方米街面,实现“围墙外”无死角。

“成立商圈和路段党组织,是方松多年的工作实践探索,也是街道推动‘两个覆盖’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葛虹说。

把服务做到车轮上

街面上的新兴群体,尤其是外卖员、快递员,是方松街道党建服务的重点。辖区30多个站点,400余名外卖员、快递员每日穿梭其中,充电、休息、学习的需求日益凸显。

在方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茸城e家”,美团晨会多了“小哥10分钟课堂”。从法律援助到交通规范,每周一次的课程“充电”又“充脑”。

这样的“火花”还在持续迸发,从“小确幸”汇聚成大温暖。外卖员、快递员、沿街商户反映电瓶车充电难,方松街道第二街区党支部与东鼎商圈党支部联手安装换电柜,第三街区党支部协调居民区开放充电桩,实现错峰共享,日均服务超50人次。小事虽小,却让街面更有温度。

为街面商户纾解急难

街面上的问题,往往琐碎棘手。在阳光翠庭商圈,后街油污下水井频繁溢流,商户时有抱怨。商圈党支部联合街区力量,找来水务部门一探究竟,发现管道落差是“元凶”,随即整改到位。“油污没了,生意更好做了。”商户刘先生感叹,党建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眼下,街面上的“问题清单”变“机会清单”。方松街道针对商户反映的卸货区冲突,第三街区党支部引入智能预约系统,货车周转效率极大提升。

在方松街道支持下,文涵路“夜市”正焕发蓬勃活力。每当夜幕降临,烟火气息与人气交织融合,为街区注入崭新生命力。“运用好党建引领‘一张网’,更好地激活治理‘一盘棋’。”方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李成东)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