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口腔健康三级服务网络,将老年人口腔列入全身健康管理

近日召开的2025上海市口腔健康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海将依托“市-区-社区”三级口腔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本市每年口腔健康服务人数超过80万,综合干预人数超过50万,口腔健康水平持续提升,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11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处于全国前列;老年人牙周健康率较2015年也提升了10个百分点。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口腔疾病已成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并且会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阿尔兹海默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积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同时也能促进全身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蒋欣泉表示,依托“市-区-社区”三级口腔健康服务网络,上海已构建特色口腔健康管理模式,儿童患龋率逐年下降,成人口腔健康“知信行”显著提升,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正逐步纳入全身健康管理体系中。
今年全市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推进口腔健康工作,首先对照聚焦5岁和12岁儿童患龋率两个关键指标,完成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继续推进口腔健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推动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服务和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提升市民口腔健康水平。
其次,继续巩固“市-区-社区”三级口腔健康网络,健全社区口腔健康服务标准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全科、儿保、妇保等岗位医护人员的口腔健康管理系统化培训,打造多元化口腔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提升社区口腔健康服务能力。
最后,在三级口腔健康服务网络基础上,探索有效联动二三级医疗机构优质口腔服务资源,形成医防深度融合、协同高效的同质化口腔健康服务模式。与此同时,上海还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开展口腔疾病与其他慢性病的多病共防共管,强化共同危险因素控制,促进口腔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