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老小区物业难题多,上海基层激活治理新动能

人民网记者董志雯
2025年04月01日13:03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在这里一住就住了半辈子。如今,街道帮我们改造得很好,现在晾衣服更方便了!”谈起小区新变化,隆昌公寓居民王爷爷脸上洋溢着笑容。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隆昌公寓,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人口的流动,原本宽敞的天井被各种车辆以及杂物占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改造后的隆昌公寓。

为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街道组织了多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在杨浦区各职能部门支持下,经过4个月精心谋划和施工,顺利建成2个L型停车棚,9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完善了安防措施,公共区域焕然一新。

定海路街道辖区内,老房子多,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居住的舒适感,一直是街道开展社区治理着力点之一。

近年来,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定海路街道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案例,一批住在老大楼、老小区内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解决。

有着32年房龄的隆昌大楼,去年受强台风影响,居民家中多处漏水,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街道指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联合开展排查,邀请业主代表进行投票,迅速拟定工程施工方,并提交业主大会表决通过,一并通过的还有物业费调价和一系列小区管理规则,也为大楼的社区自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小区公共空间局促,这几年,街道、居委多方汇集民智,引入多元社会力量,打造了小区、楼道内的“金角”“银角”,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

周家小区6号楼空地改造后的街景。

周家小区6号楼前的空地,是小区居民自发搭建的休憩闲谈之地。常年风吹日晒,杂乱无章。居民区党总支邀请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集思广益,确定作为“军工路居民区社区花园——居民议事厅”使用。不起眼的角落,通过环境美化,成了集议事、服务、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睦邻共享客厅。

平凉路2828弄小区花园改造后街景。

平凉路2828弄小区有着老旧社区的共性问题——公共空间少、停车位不足。居民区党总支发动居民,利用闲置场地打造满足活动、议事的党建微花园。楼道内设置了“亲子阅读角”,增进居民互动。物业创新了“华容道”式停车,引导居民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空间。小区还形成了志愿护花、楼道清理等活动机制。

街道负责人说,近年,定海路街道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三驾马车”协同难、服务质量待提升等一系列挑战。

在此背景下,街道召开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推进会。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物业治理难题,启动“五大行动”,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通过网格聚力集约化、云上物业数智化、焕新社区精细化、共建共享多元化、专家赋能系统化五大行动,集业务主管部门、社区多元主体、社会专业力量等协同共治格局,聚焦“一揽子”破解物业治理难题、“多举措”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全方位”筑牢社会安全防线等“问题关键点”,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解决物业治理难题、创造舒适居住环境。

在城市的肌理中,物业治理不仅是社区生活的保障线,更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聚焦社区群众最关切的事情,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一幅“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美好生活新图景正在上海的基层社区徐徐展开。(定海路街道供图)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