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传统建筑,增添城市活力!“一尺指数”解码消费新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浦东新区消费市场火热,其中,咖啡消费成绩更是亮眼。
春节期间,“一尺花园”咖啡店浦东门店日均客流量稳定在9301人次,营业额较平日增长18.09%。在过去的2024年,“一尺花园”浦东区域总营业额更是突破了1.2亿元,同比增长59.03%。这一年,共计217万人次走进位于浦东新区那些隐匿于历史建筑间的“一尺花园”咖啡馆,其中单日最高接待量近1.74万人。
“一尺花园”,这个从浦东走出来的品牌,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热捧。
激活传统建筑商业价值
在浦东合庆镇陶家宅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咖啡香气与百年银杏的斑驳光影交织。这座百年老宅,见证了“一尺花园”的诞生。
据“一尺花园”创始人褚玉玺介绍,在创业初期,团队专注于开发生活方式类产品,需要一个实体空间来展示和体验这些创意。一次机缘巧合下,他们相中了这座古朴的陶家宅,开启了创业之路。起初,这里是一家独具特色的民宿,为往来的旅人提供休憩之所。随着客人对咖啡的需求日益增长,一间小小的咖啡店在老宅中应运而生,“一尺花园”的雏形也逐渐显现。
在老宅改造过程中,褚玉玺始终坚持“减法原则”,保留建筑主体结构,让老宅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如今,“一尺花园”的陶家宅店已成为品牌的“流量担当”。据“一尺花园”合伙人张梦翔透露,2024年该店年客流量约26万人次,营业额达到了1700万元左右。
“一尺指数”折射城市新活力
传统建筑、咖啡、美食在偶然之间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模式,从陶家宅店出发,“一尺花园”在全国迅速扩张了60多家门店。其中,2024年“一尺花园”在浦东新区新增了5家门店,使浦东地区的总门店数达到17家。他们用独特的商业方式激发了传统建筑的新活力。
今年1月24日,在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支持指导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会同上海一尺之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一尺指数”在沪正式发布。
它由综合指数和结构指数两部分组成。综合指数涵盖客流量、营业额、消费量、关注度、好评度和成长性6个分项及14个子项;结构指数则有客流结构、营业额结构、消费量结构、关注度结构、好评度结构、成长性结构6个分项和34个子项。
综合上海所有“一尺花园”的数据,其中关注度排名第一的为浦东合庆镇陶家宅1号店,客流量年度排名第一的为滴水湖西岸店。“一尺指数”的发布让“一尺花园”不再是单纯的一家咖啡店,它更像一把“尺”,衡量着城市商业的新活力。
一杯咖啡催生“微旅游”
以“一尺花园”为代表的新型“第三空间”的出现,给城市区域发展带来了变化,远郊门店同样可以凭借独特魅力获得大客流。
“陶家宅所属区域周围都是工厂,以前来这里游玩的人不多。我们开店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开车来这里享受、度过休闲的一天,其实这也是‘微度假’‘微旅游’的概念。”张梦翔说。
这个名为“一尺花园”的复合空间,不仅让昔日工业厂房林立的城郊区域焕发新生,更通过“咖啡+”模式串联起文旅消费产业链,构建出独具特色的都市“微度假”经济圈。
“一尺花园”的魅力还远不止于此,它巧妙地将文化与艺术空间融入其中,成为了一处独具特色的综合体验场所。每家门店都精心留出空白空间,用以展览各类艺术作品。
从一杯咖啡出发,“一尺花园”通过创新的消费场景、产业链的巧妙延伸以及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文旅商深度融合、城市更新和商业更迭探索出新的可能。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